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9,(4):47-4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央行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央行表示,这些举措提升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能力。目前央行还在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他国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  相似文献   

2.
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等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延等国家和地区累计签署了总计达65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相似文献   

3.
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等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累计签署了总计达65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相似文献   

4.
美元的稳定贬值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各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的通货比例影响有限。不过,由欧元和美元组成的双寡头局面正在结束,而主要的挑战者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最近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与一些外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并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促进人民币的主要离岸市场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外界猜测中国已准备好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人民币可能一开始是作  相似文献   

5.
黄慧  于良 《产权导刊》2009,(8):15-17
早在2001年中国就开始了货币互换。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陆续与各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这不仅对缓解贸易融资,稳定区域经济育帮助。长远看,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10+1”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的新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0+1”框架协议的签订,中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下面从近几年双边科技合作的新进展入手,提出了双边科技合作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     
《天津经济》2012,(6):85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为尽可能缩减自身外币债务,希腊与高盛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希腊减少了自  相似文献   

8.
货币互换是指两国央行之间签订的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金融管理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联储基于不同目的多次与其它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央行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于2001年开始使用货币互换工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实践对我国央行进一步实施、完善和拓展货币互换工具的使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央行接连与外国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这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不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作为20世纪80年代三大金融创新业务之一的互换,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将对货币互换机理和理论基础进行浅析,并分析其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沪港经济》2009,(3):22-25
东亚区域内金融合作正在加强 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央行宣布签署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约定的3年期限(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和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约定规模之内,双方可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双方还同意探讨将互换货币兑换成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及比例。  相似文献   

11.
陈迪迪 《中国经贸》2009,(10):147-150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越发明显。本文试从中国近年来频繁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出发,阐述了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并从宏观、微观角度套用相关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所需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蓝图,还针对国际化后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讨论并在最后给出了整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东亚区域内金融合作正在加强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央行宣布签署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约定的3年期限(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和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约定规模之内,双方可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双方还同意探讨将互换货币兑换成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及比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东亚金融合作抵御金融危机的路径入手,分析了"清迈倡议"下货币互换的本质及缺陷,讨论了区域流动性安排的新制度——东亚外汇储备库其实质是将各国间现存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网络进行统合,由区域协议网络转向单一协议。如果东亚外汇储备库最终能够建立起来,这将使得东亚金融合作进程完成对"清迈倡议"的超越,首先是CMI框架下危机救援机制得到扩展和强化,其次是新机制将成为迈向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武装力量飞行安全检查处处长亚历山大.别尔赞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航空飞行安全状况”会议召开期间对记者说,俄、哈两国国防部打算互换航空事故资料。别尔赞解释说,两国准备签订关于在国家飞行器安全飞行领域开展合作的专项协议,此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出口增长构成怎样的影响?为弄清该问题,文章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6~2013年中国出口贸易HS6分位数据构建动态的"产品-市场"二模网络,重新解析并测算了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市场边际以及产品边际。在此基础上,文章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设立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以及外管局批准的RQFII额度三个相关指标衡量人民币国际化,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出口增长多元边际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能够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作用渠道主要是通过促进集约边际及市场边际来实现,但其对产品边际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确实是提升已有贸易关系额度和推动出口市场扩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9,(8):18-18
中国与阿根廷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姿态鲜明但不动声色,目的是通过将人民币范围扩大至亚洲和拉美,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该协议强化了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地位和对美元健康的忧虑。“北京着眼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辛芬多弗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三大经济体,用人民币交易符合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沈春艳 《理论观察》2010,(1):136-137
从中俄本币结算试点以来,两国贸易投资往来不断加强,境内居民以外汇或人民币到俄罗斯投资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双边贸易额也在逐年扩大,促进了两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由于俄罗斯在近几年政策相对不够稳定,中国境内居民在俄投资显得步履艰难,迫切需要政策法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基于SVAR和IVAR模型测算获得贸易融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效果的经验证据,然后在本地货币定价模型中纳入贸易融资建立两国DSGE模型,研究出口货币融资、进口货币融资和主导货币融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考虑贸易融资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产出、通胀的溢出效应显著放大,说明贸易融资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跨国传递具有重要影响;在主导货币融资条件下,美国货币政策会通过利率和实际边际成本影响贸易品定价,导致一价定律偏离,从而降低国际贸易总量和资源的跨国配置效率;主导货币贸易融资还会加剧外围国家的通胀和经济波动,削弱外围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文章建议积极推动中国与贸易伙伴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实施本币优先的贸易融资战略,有效缓解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负面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潘永 《广西经济》2004,(7):14-15
根据中国与东盟签订的框架协议,贸易自由化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内容。为了促进双边贸易,双方承诺逐步降低总体关税水平和消除非关税壁垒,这将导致双边贸易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得双边贸易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引发双边物流的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东亚区域内 金融合作正在加强 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央行宣布签署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约定的3年期限(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和1 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约定规模之内,双方可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双方还同意探讨将互换货币兑换成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及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