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第一,中国经济现在是否处在新一轮的经济上升的周期,回答是肯定的。国务院发展中心几个部门做了个研究,从产业态势、产业的规模、产业的效益、产业的增长势头,还有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拉动的关系等方面的数据说明,中国的经济处在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
任泽平 《发展研究》2017,(11):40-43
中国未来将通过改革构筑5%新增长平台,比过去靠刺激勉强维持的8%旧增长平台要好.增速换挡背后的驱动力是房地产投资的长周期峰值和刘易斯拐点.中国未来经济将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增长模式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升级,产业从重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升级.产能周期是经济的中周期、主周期,当前我国正处在产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剩者为王、企业盈利改善、银行不良率下降、资产负债表修复,为新一轮产能扩张蓄积能量.房地产市场的判断逻辑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人口向大都市圈集中是客观规律,中国存在土地资源错配和货币超发等问题,需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由于热钱效益开始发酵和二、三线城市建设加速,中国经济新一轮上升周期可能比预想的来得更早。但上海房地产市场这个炸弹还未摘除,中国经济未来还有很多变数。  相似文献   

4.
物价上涨影响因素及宏观调控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价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又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物价水平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2010年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经在逐步恢复并将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重回上升周期。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物价增长可能过快、消费增长或将乏力等隐患。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物价总水平明显上升,己成为中央宏观调控关注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5.
1.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对贷款需求始终旺盛。自200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一直呈加速上升态势,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即使面临非典突发事件的冲击,200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仍高达9.2%。尽管受随后的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增长出现了波动,但2004年和2005年的GDP增速始终维持在9.5%~10%的高增长区间。2006年又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由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引发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使经济建设依然呈现出强劲势头,经济持续升温使得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始终趋于旺盛。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同期快0.9个…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金融风险降低,经济转好,以及新一轮的政治经济周期的推动下,进入新年的中国经济显露出一幅乐观良好的图景.萎靡了很久的中国股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房产市场也开始升温,市场憧憬新年牛市的情绪开始高涨. 结束了10个季度的连续下滑后,在新一轮城镇化政策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在未来一年的表现令人期待,笔者也认为,中国经济在2013年的每季度经济增速应该可以平稳地维持在8%以上,全年的经济增速应该在8.1-8.3%.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黄山市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均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总体趋势,为黄山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中部支持。安徽省实施的东向发展战略,也将有利于黄山市进一步发挥区位、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投资软环境等优势,促进黄山市率先融入长三角和全面承接新一轮产业大转移。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艰难结构调整期。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必须将反周期政策和纠正失衡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实施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双平衡战略,培育中国内生增长的新动力,通过产业轮动与区域轮动启动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  相似文献   

9.
在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强大的政府调控下,中国经济反转态势基本确立,面对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周期,曾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浙江有可能,也有能力继续走在前列。在新一轮周期中,浙江要再次成为领头雁,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应关注成长质量,成为中国经济科学发展与协调增长的探路人。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底起,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价格总水平上升。本轮价格总水平上升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结构转变加快和对全球化深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因素空前复杂多样。本轮价格总水平上升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征,如价格上涨具有结构性、CPI与PPI的关系发生逆转、与国际价格关联度高和有流动性过剩相伴随。通过对特征事实的追踪分析得出结论,新一轮价格总水平上升来自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变、全球化深化和美国货币政策这几项初始冲击。这几项初始冲击提高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特别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重工业的增长,从而带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提高了各下游产业中间投入成本,遭受相对成本冲击较严重和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农业等部门价格首先出现了上涨,并进而带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9.3%,继2003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9.1%后持续增高,这预示着中国告别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七上八下"济增长态势,进入了新一轮更高速的经济增长周期。国际货币基金  相似文献   

12.
刘世锦 《经济视角》2003,(10):36-37
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处在上升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特征可以做初步分析和判断。 第一,新的高增长产业中的住宅、汽车、电子通讯以及其他消费品产业。是以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为目标的。尽管从一个年度看,能够买房、买车的是一个占人口比例不大的收入较高的人群,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这些人群的数量及其对经济增量的贡献相当可观,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群体将越来越大。具有特征性意义的是,构成需  相似文献   

13.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以作为低谷年的1999年(该年经济增长7.1%)为起点考察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运行,就可以看到以下重要特点:第一,就周期的构成阶段看;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7%~9.5%)运行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构成。第二,在经济上升阶段,不仅在上升时间上是建国以后各个周期的最多年份,更是在合理增长区间上限线内运行的最多年份(年增长8%至9.5%)。  相似文献   

14.
1.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回升期,从国内外条件看,仍有一定上升空间。在近年来扩大内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持续回落的状态,进入了全面回升的阶段。主要表现是: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由消费升级带动的高成长产业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市场化的投融资活动相当活跃,市场导向的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这种由市场主导的、以消费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基础的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保持了上升态势,经过宏观调控,一些行业、一些地方的失衡得到了控制。经济增长处在上升的通道中。2005年增长速度可能放缓,适度的宏观调控力度可能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一、从中长期增长趋势看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一)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中最基本的宏观经济特征是“高增长低通胀”自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长期快速增长周期,存在三大内在的经济增长特征,即高增长,低通胀,结构快变(经济结构进入全面加速升级期)。高增长与上一轮长期经济增长周期没什么区别,根据长周期理论,中国经济可以继续保持10年以上的高增长过程,其平均增幅仍可以达到9%~10%的水平。但  相似文献   

17.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痛苦历程。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从1953-2002年间,中国先后经历了五个经济波动周期,在前3个波动周期中,由于制度安排和人为因素,中国经济显现出古典型经济衰退态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两次波动周期中,却能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这是由于中国在完成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是以积极的税收政策为支撑去应对经济周期中的负面影响,并取得不凡的成就。在中国经济新一轮周期波动中,税收政策要根据中国经济的变化,适时把握其特点和运用条件,更有效地发挥其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8.
总供给曲线与经济增长路径变化──关于产量、物价与增长周期的一种假说史晋州70年代末期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增长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愈来愈成为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启辉器”;二是在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葛丹 《时代经贸》2008,6(3):20-2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的转移,国际服务外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其中软件外包发展迅速.中国应抓住这一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积极拓展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的转移,国际服务外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其中软件外包发展迅速.中国应抓住这一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积极拓展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