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都市周边是农业供需结构矛盾最为集中、农业功能拓展需求最为强烈的区域,加快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对于提升都市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都市农业仍面临产品结构供需错配、产业链融合发展不够、生产要素结构性问题突出及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因此,应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核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为核心完善要素供给,以三产融合和集约化经营为核心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培育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日益融合而产生的多元化功能的新型基础产业,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农业,是发达的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都分,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都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都市农业.对于优化城市生存空间,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促进由郑州等九个城市组成的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可有效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发挥中原经济区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通过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步伐、强化郑洛产业双核作用、推进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连接区域开发、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探索建立具有中原城市群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通常以大都市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相融合,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城乡一体化。文章梳理了后现代思维及其对"现代性"的批判,总结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国内主要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衡量指标及制约因素,最后基于建设性后现代思维讨论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都市圈是城镇格局中重要的空间形态,也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区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有超过300万人的都市30个,都市对周边地区发展起到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群对都市圈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都市圈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都市圈规划的编制重点,引导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并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合作路径与方向,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相似文献   

6.
当前,衡阳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着宣传力度及扶持力度不够、都市农业缺乏科学化管理、都市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和都市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开发层次低等问题.为促进衡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都市农业,需要政府、市场及农户和企业三方面通力协作,加强对都市农业的规划和支持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倡导“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拓展都市农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兰 《时代经贸》2011,(22):132-132
都市农业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分析,提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角度给出发展郑州市都市农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多功能性不断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大都市地区农业多功能性尤显重要。文章在分析上海都市农业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对现代农业的需求,合理确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并以此为指导,构想近期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与发展导向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整合,以期能为促进现代都市农业与城市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市化的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都市农业旅游正在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即由上海、北京、广州等大都市地区向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本文在分析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给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旨在促进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都市现代农业不同于城郊农业和乡村农业,它根植于城市内部,与城市系统相互作用,与城市的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都市现代农业的理论内涵和国际先进都市农业模式分析入手,通过总结归纳国外大都市区农业的典型模式,得出对我国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有益经验及启示,以期更好地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联城带乡作用,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立军  唐耀林 《经济地理》2008,28(4):552-556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在崛起中的浙中城市群,各个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还相对较弱,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分析,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态势和区位特点,将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确定为金华市区一义乌联合中心,并分析该联合中心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群区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士谋  陈振光  吴松  王波 《经济地理》2008,28(4):529-534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其规划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并存在着诸如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规划中对环境的重视不够,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规划的重要意义、规划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城市群规划的新思维新战略的若干关键问题(核心城市、网络发展、合理开发等),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的超大城市、核心城市应当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好的清洁型、服务型城市.以期能在规划界引起探讨,从而使城市群规划与城市群的发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兴华  郭子彦  赵璟 《经济地理》2007,27(3):463-466,475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出发,并通过关中城市群实例,分析得出市场外部性与政府行为外部性是导致城市群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原因,进而造成城市群发展不协调。要减弱外部效应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解决思路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通过制度的合理制定,达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群元  宋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11):1840-1844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冯云廷 《经济地理》2005,25(6):814-816
城市化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要素聚集和时空秩序的整合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城市聚集机制来完成的.文章以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机制.提出了“比较利益-互补利益-选择利益”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是引致城市聚集的基本动力的观点,同时,还以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两次效应为出发点,考察了城市聚集的实现过程及其调节机制.这种研究对于更好地透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思考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思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伯红  钟延芬 《经济地理》2020,40(5):118-128
以2016年腾讯位置大数据人口迁徙数据为基础,通过节点指标、网络指标、空间结构三方面,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迁徙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得出主要结论:①通过节点对称性与节点重要度分析,得出城市群节点等级性明显。武汉城市圈节点等级联系特征为"强核心城市—边缘城市",环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环鄱阳湖城市群为"弱核心城市—边缘城市"+"非核心城市—边缘城市"。②通过平均点权与网络结构熵分析,得出城市群网络连通性存在差异。三子城市群分别表现出鲁棒性、持续性、脆弱性特征。③通过人口迁徙空间网络变迁图,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得出各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多样化。三子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别呈现■+触角发散状""■+触角发散状""■+触角发散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经济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对威廉姆森假说和开放性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于没有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值的城市群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而对其他门槛作用下的城市群没有显著影响;(2)产业多样化集聚对跨越城市群规模门槛和处于所有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城市群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其他门槛作用下的城市群的影响不显著;(3)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快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城市群的经济效率;(4)在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群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中没有找到支持威廉姆森假说的经验证据,但从产业多样化集聚视角验证了开放性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及其转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产业活动的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主体功能随时间发生变迁,因此,研究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及时空演变,对于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和总结当前国内学者城市职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区位商指数以及改进形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位商指数,并分析了其属性。以此为基础,选择我国典型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的时空转换。结果表明:辽中城市群各城市职能的"制造业"特色突出,城市职能呈"重型产业化";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功能日益趋强,金融、科研、教育等以智力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其他城市服务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广州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惠君 《经济地理》2004,24(4):490-493,576
文章全面评价分析了广州市风象、太阳辐射、气温等气象因素对城市工业、居住用地布局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将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及其建筑设计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气候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