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五”期间,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对金州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来自区乡企局统计,预计到2000年末,金州区乡镇企业增加值可达172亿元,为“八五”末的2.5倍,“九五”期间平均增长19.8%,其中工业增加值可达90亿元,为“八五”末的2.1倍,“九五”期间平均增长15.5%;出口交货值可达67亿元,为“八五”末的2倍,“九五”期间平均增长14.9%;实缴国家税金可达4亿元;利润总额可达56亿元,为“八五”末的1.8倍,“九五”期间平均增长12.5%。五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八五”时期,山西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1160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113.9%。平均每年递增21.8%,比“七五”时期,提高14.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5年投资合计为901.82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123.5%,平均每年递增23.5%,比“七五”时期升高17个百分点。国有单位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占77.7%,比“七五”时期升高3.3个百分点。“八五”时期全省城乡集体单位投资合计为102.75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91.7%,平均每年增长19.2%,比“七五”时期升高25.5个百分点。城镇集体5年共计投资25.…  相似文献   

3.
2000年,全市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80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95年的2.3倍,整个“九五”时期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现价)共完成6836.5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338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近乎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速为17.9%,其中,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221.9亿元,比1995年增加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倍,平均年增长11.5%。  相似文献   

4.
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比例逐年上升,“八五”期间投资总和是2600亿元。是“七五”期间的5倍;“九五”期间的投资总和约为7000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7倍:2001年投资达25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4%。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八五”期间的比例为0.8%。“九五”期间为1.7%。2001年达到2.6%,  相似文献   

5.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全力推进乡镇企业迈向国际市场 “八五”时期浙江省嘉兴市乡镇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外向度低、竞争力差等状况,在“九五”初期,及时作出了外向带动的战略决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嘉兴市乡镇企业开放型经济打开了新的局面。 外贸出口增速喜人,支柱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嘉兴市乡镇企业外贸出口从“八五”期末的97亿元,发展到“九五”期末的212亿元,增长118%。占全市外贸出口额比重达83%。并且形成了一批外贸出口重点县(市)、乡镇和骨干企业。据统计到2000年,全市七个县(市、区)外贸出口交货值均…  相似文献   

6.
据沈阳市500户城市居民抽样调查,2000年在吃的方面人均支出1980.07元,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增长4%,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8.8%,五年间下降了11.4个百分点,按国际标准衡量,该项指标已龙达到小康水准,“九五”城市居民食品支出的具体变化及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东南置业》2001,(1):42-43
“九五”期间,福州市房地产业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稳中有升,房地产业的地位日益提高。五年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77亿元,竣工商品房屋面积1118万平方米.分别比”八五”期间增长57.32%与28.19%,营业税收入预计11.05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07.3%。人均居住面积由”八五”期末的9.34平方米提高到“九五”期末的11.6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广西国营高峰林场狠抓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走出一条特色之路。该林场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合同制、干部管理聘任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国有林场职工工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起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国有林场内部运行机制。“九五”期间,全场经济总收入8.72亿元,工副业总收入6.22亿元,分别比“八五”时期增长116.1%,650%,林场总产值8.2亿元,  相似文献   

9.
到1995年底,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已经结束。认真总结“八五”经济发展的经验,深刻认识“八五”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于我们实践“九五”发展并进入21世纪,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八五”,我国经济发展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创历史的通货膨胀并存“八五”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显著的时期。从增长速度上看,GDP总值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11.7%,比“七五”时期高出近4个百分点,同时,各年度之间增长速度的波动不大,没有出现增长速度上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0.
《数据》1995,(10)
商业市场繁荣网点遍布一、零售市场繁荣活跃。预计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达到840亿元,比1990年增长1.7倍。“八五”期间,我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实现2856.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1.4倍,年均递增22.2%,比“七五”时期高出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王丽英  李洁昕  姜虹 《数据》2007,(9):12-15
到2006年末,北京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3个,市级开发区16个。开发区规划土地面积31923.09公顷。2006年,全市开发区全年实现总收入879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是1992年的145倍多,是"八五"时期末年的33.4倍,是"九五"时期末年的4.4倍,年均增长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3%,分别比"八五"和"九五"时期高出1个和05个百分点.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增速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年.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1.4%.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沈阳市物价总水平累计上涨9.7%,涨幅比“八五”、“七五”时期分别回落97.6和61.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1.9%的涨幅,基本符合经济调整后期的运行状态,五年间物价总水平呈高位盘落-持续低迷-止跌趋稳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秦涌 《企业活力》2006,(8):71-73
近年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的强力增长功不可没。以“十五”时期为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215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递增,比“九五”时期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2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99.8%,平均每年增长24.6%,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13.6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65%。这些数据显示了我国对外贸易对于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呢?进口与出口的拉动作用究竟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就业问题是跨世纪的问题,是21世纪前半页长期困扰我们国家而无法摆脱的问题。从数据分析表明,“九五”时期比“八五”时期严峻,“十五”时期又比“九五”时期严峻,这是一个基本态势。另外,随着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失业保险特别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我们国家和社会对失业的承受能力也会逐步增强。到2000年,我认为中国能够承受的失业率为5%,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两个提高”是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九五”财政收入目标是,到200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划中央两税、下同),比“八五”期末的1995年增长103.1%,平均年递增15.2%;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将局面打开。到1990年出口创汇企业已达到56000家,共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2000多家,出口交货值达485亿元,比1985年增长10倍,占全国出口产品收购总额的四分之一。“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对国际市场的需求更适应对路,质量、包装不断改善,精深加工产品增多,档次不断提高,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到1995,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2万家,出口交货值增加到5395亿元,比1990年增长10.7倍,平均每年增长43.5%。进入“九五”以后,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经济增长17.45%,增加值达20740亿元,占国民经济增加值总额的27.7%。1998年乡镇企业必须保持18%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全国国民经济实现8%的增长速度。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8%,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000亿元,比“八五”期末净增27267亿元。乡镇企业经济年平均增长15%,到2000年增加值达到30000亿元,比“八五”期末净增15465亿元。这样,到200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部…  相似文献   

19.
“九五”期间,沈阳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在低价位上运行,五年价格累计上涨2.5%。与“八五”时期相比涨幅回落97个百分点,下面是对“九五”时期沈阳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化的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姚开建 《经济界》2006,(1):43-50
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全面展开。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远远超过原计划。“七五”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局面和艰难的经济困境,逐渐形成了“渐进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八五”时期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对外开放呈现新的格局。“九五”时期继“八五”时期的飞速增长,保持较高的持续增长,实现了20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十五”时期更为重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