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是粮油大省,近年来,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国务院、国家工商局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一直把农资市场的监管和执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力度,每年都多次开展专项治理,重拳出击,端窝措点,严打农资"三假"(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大要案件,净化了农资市场,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全省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坚决维护"一主两辅"的经营渠道。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农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问题关键是没有发挥好一主两辅经营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统一部署,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全面组织清理了粮食经营渠道,严厉打击了粮食违法经营活动。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清理整顿各类粮食企业和经营业户26104家,其中按新政策重新核准粮食收储企业2948家,粮食批发加工、零售、运输等企业和经营业户10689家,基本理顺了粮食经营渠道;查处粮食违法案件3228起,查获没收粮食15731吨,罚没款681万元,不法粮商违法收购粮食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农村粮食收购市场日趋平稳。当前,从山东粮食市…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断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为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粮食丰收、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农资市场秩序混乱,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坑农害农等行为屡禁不止等现象,农资市场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春耕在即,对种子、农药(包括鼠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渔机渔具等各种农资产品的需求很大。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安排,…  相似文献   

4.
5月中旬以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国家工商局的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商品和重点市场整治市场秩序,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整顿队伍作风,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继续深入推进“两整顿”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市场秩序重要批示涉及的地区,以及国家工商局“两整顿”通知中列出的区域性制假售假产地和集散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态度坚决,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山西省运城地区工商局在农资市场整治中,取缔无照、无证生产经营农资的企业88户,其中经营化肥的46户,经营农药的26户,经营种子的16户;查…  相似文献   

5.
一、去年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农资市场管理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中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和农业部、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3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2003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紧扣农时,不断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认真开展市场整治,规范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打击农资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在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粮食丰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年农资打假工作中,各级…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工作。去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安排,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集中力量,真抓实干,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理顺农资经营主渠道,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做了大量工作。截止1997年9月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获假冒伪劣化肥35924吨,农药6962吨,种子23052吨,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防止了大面积绝收欠收恶性事件的发生,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农资流通秩序.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农资市场整治工作中,抓好重点环节,强化监管力度,收到明显成效。但农资造假在有些地方已形成网络和气候,加之与不正之风结盟,更加大了农资市场整治的难度。因此,“打假保优、净化市场一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常抓不懈。这里介绍几个地方的经验做法,希望能对农资市场整治工作有所助益。专题主持江林一、不断深化对整治工作的认识打击坑农害农案件,保…  相似文献   

8.
1997年初,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着力解决生产资料流通领域违规经营和非法经营等问题,国家工商局下发了《于对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整治的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加强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执法监督,全面整治生产资料市场。一、重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秩序通过鳖治进一步改善1、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治。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工商机关结合春耕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月”活动,把农资市场整治作为生产资料市场整治的第一战役。整治中,一查农资经营主体,打击非法…  相似文献   

9.
为履行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职责,使突击性的、补救性的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检查整顿,变为日常防范为主、防打结合的不间断的长效管理模式,抑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我们四川省中江县工商局从2002年起试点推广《重点商品质量备案查验制》。我们结合中江县是川中丘陵农业大县的实际,确定农资商品首先实施《重点商品质量备案查验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查阅、复制账册、发票,要求提供产品质量证明等材料”的权力设定,我们要求试点地区的农药、种子、化肥、农机具等农资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8〗39号)文件规定:拓宽化肥流通渠道,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化肥生产企业可以将自产化肥销售给各级农资公司和农技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以下简称农业‘三站’)及以化肥为原料的企业,也可以设点直接销售给农民。农业‘三站’经营的化肥可以从各级农资公司进货,也可以直接从化肥生产企业进货;可以将化肥供应到技术服务项目,也可以直接销售给农民。”同时“保留现行允许农垦、林业、烟草、军队在本系统内销售化肥的做法,其化肥来源可以委托农资公司代购,也可以从化肥生…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展农业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保证。1998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打假治劣作为保农护农的重要举措摆在突出位置。仅1998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获假冒伪劣化肥3.5万吨,农药8887吨,种子近1.1万吨,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1999年春耕季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百业兴盛 ,农业为本。”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 ,一直把净化农资市场、开展农资打假治劣、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强化职能 ,尽职尽责 ,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仅1999年1—9月份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6017件 ,案件总值5473万元 ,罚没金额1481万元 ;查获假冒伪劣化肥1274.2万公斤、农药90.8万公斤、种子64万公…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是对农资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举措,宣告了农资企业几十年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农资流通企业走向市场,对供销社农资企业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意识长期以来,化肥由农资企业垄断经营的状况,造成农资企业人员多、负担重、资金紧、效益差、经营机制不活,以化肥流通主渠道自居的观念根深蒂固,市场意识不强。改革后化肥流通渠道由过去“一主两辅”变为化工、农资、农业“三站”、“三为主”的新格局,农资企业面临着新的考验。实行企业重组,摆脱…  相似文献   

14.
综合全国工商机关第一季度农资市场整治情况,可以归纳出当前农资市场在三个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一)经营主体不够规范。国家农资经营政策放宽后,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一些农资经营单位将经营资格转让、承包给个人使用,有的则将化肥、农药、种子下达分配指标给职工销售,一些农资批发企业将农资批量出售给无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此外,少数个人通过各种手段,或以乡、镇政府名义,或挂靠于农业部门等单位,从事农资生产经营活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一照多点经营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一些农资经营单位使用假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农资正常的流通秩序,是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农资造假行为在某些地方屡禁不止,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因此,理顺农资供应渠道,加强农资的产销管理,“打假保优,净化农资市场”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当事人伪造营业执照的行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所适用相关法律问题的请示》(京工商文犤2002犦104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职能部门,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表国家向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个人依法核发的经营凭证,是企业、个人取得经营资格的政府证明文件。二、对伪造营业执照的行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除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9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3条第6款等项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外,对情节严重构…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耕以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国家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开展“红盾打假护农”执法行动,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的通知》精神和“两整顿”的行动部署,全面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种子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一)高度重视,部署及时,落实责任。河北省针对假冒农资的区域性特点,制定了市场专项治理方案。河南省洛阳市实行了农资市场监管辖区责任制、系统内部责任追究制和目标责任制,注重端窝挖点和大要案件的查处。(二)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农资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黑龙江省以“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查处‘三证’…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工商局就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和清理整顿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 ,全面彻底地抓好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和清理整顿工作 ;整顿期间 ,一律不再核发新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 ;要依法坚决取缔无批准文件 ,无生产(销售)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非法生产经营企业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 ,要予以停业整顿 ,整顿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要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要严把登记注册关 ,严禁先办照 ,后补生产(销售)许可证 ;对已办理年检手续的烟花爆竹和其他危险易…  相似文献   

19.
肖志和 《北京工商》2003,(12):46-47
年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按年度对企业进行检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这项法定制度的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首都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逐步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年检操作复杂繁琐,方法单一陈旧,既加重了企业负担,又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整治农资市场在全国铺开广大农村已收到明显效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整治农资市场竭尽全力国宣早在1995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王众孚局长就明确指出,1996年作为公平交易执法年,要以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三假"违法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