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迅速增加,大大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外资企业利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避税,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造成税收秩序的混乱和纳税人税负的不平等,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根本利益。为了有效遏制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和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行为进行分析,寻找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丽霞 《当代经济》2011,(9):132-134
当前,日益严重的外资企业避税已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损害了我国税收权益,造成了巨额税欺外流,削弱了我国税收调控的作用,因此,反避税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税务机关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从外资企业在我国的避税现状出发,介绍了我国反避税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根贤 《当代财经》2003,(11):41-43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尤其是成为WTO成员国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跨国纳税人的避税活动不仅出现了顺向避税,而且出现了逆向避税,即双向避税。本文主要是对双向避税的概念、特点、避税的主要方式以及双向避税在我国的表现进行了论述和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后,外商来华投资的企业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外资企业逆向避税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逆向避税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主要动因,并提出了应对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两税合并之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呈"一税两法"格局,外资企业利用我国涉外法规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诸多漏洞进行避税。新税法实现了"四个统一",由过去"区域优惠为主"转而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优惠体系,新税法借鉴国际惯例,对防止关联方转让定价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增加了一般反避税、防范资本弱化、防范避税地避税等条款,强化了反避税手段,势必改变外资企业在华的避税策略。  相似文献   

6.
浅议外资企业的避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纯玉 《经济师》2005,(3):204-205
文章指出 ,避税产生的根源有纳税人的主观原因 ,即资本的逐利性 ;也有多种客观因素。因此 ,对外资企业避税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完善有关的立法规定 ,又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以达到减少或清除一些外资企业避税现象  相似文献   

7.
国际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世界各国税法间的差异或税法上的漏洞,人为地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异常安排,以达到少缴纳税收目的的经济行为。在理论界,对国际避税进行治理已成共识,而国际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既是治理国际避税的基石又是难点。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法律角度对避税进行法理分析,其次对国际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国际避税治理的对象是狭义上的国际避税,而不是广义上的国际避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外资企业避税已成为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方面,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花样繁多的避税手段中。国内转让定价作为跨国转让定价在一国内部的延伸,逐渐受到外资企业的“青昧”,对我国税收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本文在概述国内转让定价的基础上,对国内转让定价的危害、形式以及非避税动因作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并据此提出防范国内转让定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限制资本弱化的法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虚亏实盈,其中重要手段就是采取资本弱化方法进行避税。本文论述当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利用资本弱化方式避税的现状,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限制资本弱化法规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限制资本弱化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原因、形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合 《经济师》2005,(10):51-52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不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伴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和人才、劳务、科学技术的提供,我国的对外开放将出现一个迅猛的发展,我国政府为鼓励外资企业的引进与发展赋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减税、免税、出口退税加上优惠税率等等,为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但同时也为外资企业的各种避税带来了可能。目前,在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借用国家的各种政策、方法及手段进行避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势必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税款流失,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严峻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一些见解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司避税不足之谜的提出对公司避税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该问题的解决必须突破原有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由此对相应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如公司税系统的重新界定、公司治理变量的引入以及税收征管系统的调整等等。文章从公司避税不足之谜出发,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尤其是国际学术界对公司避税动因、参与避税以及相应的税收影响方面的最新研究,并分析了对我国公司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企业避税是我国税收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避税方法与技巧的归纳总结或者避税治理的对策研究方面,而对于企业避税内因问题则关注不够。文章认为,深入研究企业避税内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避税行为,而且还能够为避税治理问题提供基础性依据。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并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研究思想,论述了企业达成避税内因所应当具备四个机制,即合理的委托—代理机制,有效的税收利益发现机制,完备的利益权衡机制和畅通的利益输送机制,从而在避税"经济人"企业的塑造及其避税内因形成的揭示方面作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我国加入 WTO,必然会有更多的外国企业参与到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因此 ,如何防范外企避税成为税务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外国企业避税的几种常用方法 ,分析了外企避税成功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范外国企业避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史建军 《经济师》2011,(12):46-46,48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大量增加,外资企业在追逐利润和市场扩张中,在我国对外资企业监管不力和某些法规不健全的环境下,一些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弱化,出现了诸如违反公平竞争、非法避税、安全标准较低等现象,深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对于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商投资企业"逆向避税"与反避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清 《当代经济》2005,(7):70-7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日益增多,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创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也不断的出现,不但损害了我国的税收利益,造成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也不利于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6.
避税活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关联企业在交易中规避法律,不合理避税愈来愈成为我国现行税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关联方交易中不合理的避税方式常见的有转移定价、收购亏损关联企业等六种方式.规制关联方交易不合理避税的对策可以从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税收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日益增多,随之也产生了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避税主要是通过转让定价手段和利用税收优惠方式进行的。避税活动减少了我国的财政收入,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为此,我国可通过完善税收立法、加强税务征收管理和国际税收协作等措施和方法来进行反避税,从而清除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土壤,使之在我国能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耀淞  徐翊琬 《技术经济》2023,42(12):82-96
异地商会作为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异地商会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参加异地商会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异地商会主要发挥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职能,通过缓解外源融资约束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两条路径削弱会员企业的避税动机,进而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力度较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这说明在治理企业避税方面,参加异地商会与税务部门征管、机构投资者监督和分析师跟踪存在叠加效应,即异地商会能否发挥税收治理效应取决于政府和市场机制是否有效。本文从企业避税视角丰富了异地商会的治理效应研究,从社会组织视角拓展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文献,为促进异地商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践、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CFO兼任董事对企业极端激进和极端保守避税行为的影响,并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避税极端保守时,CFO兼任董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避税程度;当企业避税极端激进时,CFO兼任董事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进一步检验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企业纳税信用评级较高时,CFO兼任董事同时抑制了企业极端激进和极端保守的避税行为;当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较强时,CFO兼任董事能够显著地抑制企业极端激进避税行为;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CFO兼任董事同时对企业极端激进和极端保守避税行为发挥了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CFO兼任董事能够对企业极端避税行为发挥财务咨询和监督作用,一定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加强能够促进CFO兼任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的避税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征税与纳税人避税的矛盾会长期存在于社会的发展之中,自1994年起我国实行新的税收制度,但避税现象的存在仍较普遍。当前企业避税既沿用了传统手法,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由于避税本身是利用税法漏洞而非违反税法规定,因此不能严惩,只能通过完善立法、强化征管、改进条件和手段等措施予以防范,以保证税收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