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段国强 《魅力中国》2013,(32):321-3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本文就从新闻传媒发展的角度来论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战略抉择.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离不开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团结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和谐西藏、平安西藏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常城 《黑河学刊》2005,2(6):1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成员要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会人手,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构建和谐社会,是符合中国社会变迁规律的战略性选择。本文着重阐述建设和谐社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新的部署。《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明确指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任务,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联系我市群团工作实际,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工青妇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作用定位,创新载体品牌,在全市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好工青妇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对中国革命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当下中国进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而新时期,发展、创新毛泽东的统战思想对于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心聚力搞建设,全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改革年”,也是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开局之年。改革与和谐两者关系非常明确.以改革促和谐,特别是要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的大部分改革措施都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央还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五大执政能力,以科学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人为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一、以人为本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史上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增进党内团结,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事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基层的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团结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搞好团结,维护团结.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可以借鉴历史,发扬以民为本、英明决策、知人善任的优良传统,以此营造良好的治国氛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抓住世界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身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这一切都离不开道德建设。然而,我们应当怎样加强道德建设呢?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加强道德传统教育外,还要注重加强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破除二元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现实的状况看,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发展存在差距影响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大力发展城镇化来打破城乡壁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全新概念。它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第四个任务,就是坚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  相似文献   

18.
黄澜 《改革与开放》2008,(12):17-2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京人民在中共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改革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不断探索大城市进行综合改革,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作用的路径,特别是在一些领域创造了具有南京特色的成果和经验.使南京初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吴越 《浙江经济》2006,(23):36-3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事关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绍兴县作为经济强县,在新形势下,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要在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章。今后一个时期,绍兴县在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中,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人人都能享有发展的成果.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