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中国天然气工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约12300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1100亿立方米。2001年全国天然气工业产量约为303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9.4%;天然气销售量约235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9.3%。化工和城市用气占天然气销售量的比例超过70%,城市用气和除发电与化工之外的其他工业用气增长很快。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涩宁兰管道工程投产运行;忠武线、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管线和LNG项目进展顺利;陕京第二条输气管线正在立项中;天然气市场开发取得实质进展;对内合作与对外合作同时展开;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2.
2012年,我国国内天然气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国内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增长31.1%;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增长13%。然而,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除去国家天然气产业政策中属限制类的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外,传统天然气利用市场短期发展潜力不大。因此,开拓  相似文献   

3.
2000年中国天然气工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年中国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3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天然气工业产量277亿立方米,比1999年增长9.9%,天然气销售量约215亿立方米,比1999年增长19%,同时,、西气东输”项目正式启动,忠武线,涩宁兰管线和引进LNG项目进展顺利,天然气市场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全国天然气输气管网的逐步形成,天然气工业将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为14.0%,高于亚太地区10%的平均水平。化工用气约为172.6亿立方米,约占商业用气总量的45%,为第一大用气行业。截止到2004年底,川渝地区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257.8亿立方米,可采储量6724.9亿立方米,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的探明率分别达19.1%和19.2%,尚处于勘探早期。预计“十一五”期间,川渝及周边地区天然气累计缺口量为70亿~110亿立方米。川渝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利用面临供求矛盾加剧、用气结构有待调整和完善、气价偏低、勘探开发用地紧张、现有政策不利于开发低品位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管线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建议:1)加强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特别是加强资源的公益性、基础性调查与评价;2)完善法制,加强监管,探索建立有效的矿业权退还机制,考虑出台专门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法》;3)合理调配资源,完善天然气消费的行业和地区结构,平衡“气化川渝”和“川气出川”两大战略的实施,尽可能减少化肥业的耗气量;4)改革和完善价格、税费政策,对低品位天然气资源的开采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5)大力发展勘探、开采、利用天然气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中国石化》2014,(5):8-8
300亿立方米 5月8日,中国石油复兴气田年300亿立方米增供气EPC总承包项目奠基。这是近年全球最大的EPC总承包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生产的天然气将输往中国。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约为3.09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8.4%.全年天然气产量为585.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17.2%;销售量为49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1.8%,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燃气和化工(包括化肥)用气占天然气销售量3/4,发电用气的增幅接近1 00%.2006年是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全年管道建设的总长度为1600千米.2006年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工作主要围绕西气东输管线、忠武管线、陕京线系统、冀宁联络线和引进LNG市场展开,天然气引进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地开展.广东深圳项目投产、天然气供应平稳过冬、天然气价格上调以及天然气利用产业政策编制,成为2006年我国天然气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电工业》2014,(8):18-18
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将对煤制气项目的审批建设从严管理,除了年产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钎部门核准,能源局将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相似文献   

8.
我国天然气需求,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天然气消费区分散且主要以产地为中心,产量和运输条件的限制又使天然气需求处于抑制状态。在天然气利用方面:化工原料用气比例大;油气开采用气比重过高;天然气发电及民用比例较小;天然气汽车尚处于产业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20年将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00年和2010年我国商品天然气供给量将分别达到300亿立方米和1000亿立方米。我们要以现有的天然气消费地为基地,加速形成华东、东北、东南沿海、西北和四川盆地几个天然气区域性消费市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天然气在发电、城市燃气和天然气汽车方面的应用,并加速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开发。  相似文献   

9.
陕京二线天然气管输负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京二线是我国继西气东输之后又一条国家基干管道.陕京二线输送的天然气以北京市场为重点,兼顾管道沿线的山西、河北、山东及天津天然气市场.计划输气量为:2005年5.3亿立方米,2010年83.09亿立方米,201 4年达到1 20亿立方米.为了满足调峰需求和实现供气安全,预计2014年陕京二线天然气市场调峰需求量应达到38.2亿立方米.由于地下储气库资源短缺且造价昂贵,预计在华北地区仅可再建设有效工作气量为15亿立方米/年的地下储气库,实际有效工作气量为13.75亿立方米.这意味着120亿立方米中的24.55亿立方米天然气由于没有地下储气库而不能输配,天然气输送量难以达到管线设计能力.天然气管道负荷率的大小与用气的不均匀性有关,与配套的地下储气库或者其他的储气设施有关;天然气管线设计能力如何定义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传真     
中国海油第一套旁路式海管内腐蚀检测系统诞生;新疆塔里木油田今年天然气产量将攀升至157亿立方米;总投资超过100亿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台塑石化位于宁波的聚苯乙烯装置10月份投产;蓝星集团1万t/a铬盐项目投产。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天然气市场的开发与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00年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生产能力将达到121亿立方米,2010年将达到165亿立方米,因此,需要在满足川渝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的基础了,向湖北、湖南拓展新的市场。目前该地区天然气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现行管理模式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储运设施建设滞后,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逐年增高,生产企业缺乏资本经营意识和能力。为此,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树  相似文献   

12.
2022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消费量首次下降,资源供应量因LNG供应减少而下降,价格全年处于高位。城市燃气为主要消费增长点,工业燃料用气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速和天然气消费增速正相关。2023年国际油价影响进口天然气价格,新能源将对交通和发电领域天然气消费产生影响,考虑这些因素对202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的影响,采用消费系数法和项目分析法对居民、公服、采暖、交通、发电、化工以及工业燃料用气需求进行预测。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价格可能回调等,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再一次增加,预计全年增量在91亿~22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有从紧平衡转向供应宽松的可能性。整体上202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仍然处于不景气期,需要重点稳定和扶持市场,且价格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的涩北气田累计销售天然气超过10亿立方米,跨入全国大气田行列。这是柴达木盆地诞生的首个年销1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气田。目前,涩北气田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开发基地,拥有5个集气站,89口气井,产能达到12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6):F0003-F0003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和广东LNG等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中国天然气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但面对快速增长的国内需求,未来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仍将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有权威机构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1300亿立方米,供应缺口为500亿立方米;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而对应的供应缺口或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经济平衡"是"西气东输"成败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气东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东输”的终点站也是东部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市,能否“用掉”中央的供气指标(2005年30多亿立方米,201O年70亿立方米)是这项工程成败的关键。从环境角度看,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其社会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成本、资金平衡上来说,就复杂得多。从眼前几个用气领域来看,除了民用项目之外多数是“不合算”的。所以东部的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家们都在认真研究如何才能过好这一道“经济关”。用天然气代人工煤气,虽然要稍许多花一些钱,但却可换来蓝天白云。为此,要通过环境优先的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同时向节能新技术要效益,向灵活、科学的导向性管理政策要“经济平衡”。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1107.1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3.6%;天然气产量128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全年共进口天然气607.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1.7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不含煤制气)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4500千米,重点区域管网和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打通了东北进口通道;中国LNG进口及进口终端正式向民企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再迈进一步;LNG水运行业政策陆续发布;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不稳定.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延续低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接近1900亿立方米,供应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天然气长输管线和LNG接收站建设继续发展,油气管网设施进一步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全方位快速发展。天然气储量、产量和销售量稳步上升。全年全国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约2575亿立方米,天然气工业产量约为516亿立方米,销售量约为244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东段管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忠武输气管道工程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计委批复;沧淄输气管道建成投产;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和陕西一山东天然气管道前期工作加紧进行;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引进LNG项目进展顺利。围绕西气东输管线、忠武管线、陕京二线、沧淄线沿线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取得丰硕成果。西气东输工程招商、广东LNG和福建LNG项目商务合同取得重要进展;东海西湖天然气联合开发项目和东海平湖油气田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海外并购获得重大进展。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正继续加大天然气业务发展力度.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天然气的产量稳步快速增长。199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79.47亿立方米,1996年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大关,开始进入产量快速增长期。2000年增长到277.26亿立方米,比1995年增长54%,“九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率为9.1%。“九五”计划期间天然气产量净增98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9.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销预测及管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勘探开发潜力巨大.2008年该国天然气产量达到688亿立方米,2018年将达到1050亿立方米,2025年可望达到1800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土库曼斯坦国内天然气需求量为400亿立方米,约有1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要外销.尽管目前中亚一中央管线输送能力有限,但土库曼斯坦正在加快原有输气系统的修复、扩建.除了2009年底建成的中亚一中国天然气管线和通往伊朗的第二条天然气管道外,该国正在规划的跨国管线包括:滨里海天然气管线(贝雷克-亚历山德罗夫盖,Belek-Alexandrov Gai)、跨里海天然气管线(TCGP)、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TAPI)、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天然气管线.按照土库曼斯坦中长期天然气产销计划,其天然气出口量与管输能力是相匹配的.土库曼斯坦各大油气田都拥有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库曼斯坦将继续加快天然气产能建设,并扩大天然气处理和液化石油气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中国的天然气产量为1304.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天然气消费量为193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72%,增速降到历史低点;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6000千米,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7万千米.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适时提速;非油企业抄底天然气产业,天然气资本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石油天然气勘探区块首次公开招标,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正式破冰.预计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超过2050亿立方米,市场总体仍会供应过剩,但受大规模煤改气和储气调峰能力不足的影响,季节性矛盾仍会突出.油气管网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值得期待,居民与非居民用气价格并轨或在年内实现.区域管网和支线管道将成为未来储运设施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