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国务院批复多个省份海洋经济区划,国家加大对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船舶等海洋工业的扶持力度,海洋经济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2年5月9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米深的水下首钻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海洋石油981"主要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该平台的成功建造和使用,填补了我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18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报》的报道,陵水17-2构造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的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距海南岛约150千米,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测试日产天然气5650万立方英尺(约16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201"为中国第一艘深水起重铺管船。本研究利用海油工程自有HYSY201深水铺管船,采用国际通用的ORCAFLEX软件,以南海某超深水海管为例,进行海管铺设计算分析,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船舶改造方案。此研究在国内尚属首例,对实际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技术从浅滩发展到1 500 m以上的深水,海洋石油工程逐步实现从300 m深水油气田“中西合作”模式跨越到1 500 m深水油气田的“自主建设”模式,并通过“一体化管理、数字信息化、进度统筹、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界面管理”七个维度,基本形成了一套基于“FPSO/半潜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下的深水工程EPCI项目管理机制,极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确保了深水海洋石油工程EPCI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1日 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水深最深。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钻井平台“COSL941”正式交付使用.这标志着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大型海洋石油装备开发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9日,亚洲最大海上油气综合处理平台——荔湾3-1中心平台,由位于青岛胶州湾西海岸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码头启运驶往南海,这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油气平台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7.
海洋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成为全球石油行业主要的投资领域之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深水油气开发阶段.中国石油的海洋油气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从浅海走向深海、从国内走向国际,但实际工程技术能力与国家发展海洋、走向深海的要求相差甚远,深水工程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显.国际原油价格跳崖式下跌以来,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量价齐跌,给公司的海洋油气业务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国家正在重点实施的“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部署,又给海洋油气业务带来了机遇.建议中国石油利用此次海洋装备制造相对低价的机遇期,稳步发展海洋业务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快深水能力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1月份 4日 切尔诺梅尔金已签署一项决议,解除俄政府对原油和油品出口的管制。原油和油品出口配额和许可证从1995年1月1起废除,并降低出口关税。 5日 我国东海对外合作区第一口探井于1994年12月31日正式开钻,从而宣告我国东海海域大规模的海上石油钻探作业开始全面实施。正在钻探的这口探井位于温州市以东约200公里海面,由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与美国德士古公司(集团)合作。到今年底,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将与美国、日本等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在我国东海对外合作区连续钻探11口探井。  相似文献   

9.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对海洋石油与天然气的生产、运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依托M海管更换项目,对动力定位船冬季进行双层保温海底管道S形铺设开展研究。以梳理主辅作业线施工流程为基础,从完善施工准备、改进作业流程、提升焊接质量、加强焊接管理等方面,为应对冬季海况恶劣、提升铺管效率提出了若干施工策略,并为海管铺设现场施工信息的数字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海洋钻井平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石油需求下降,油价大幅下跌.在资金短缺和利润空间下降的压力下,石油公司逐步缩减了海洋油气上游投资,海洋钻井作业量大幅减少,从而导致许多浅水及中深水钻井平台闲置,日费率相应下降.同时,新一轮建造平台的高峰加剧了这种市场低迷的情况,并加快了平台的更新换代.随着油价的回升,各大石油公司加大了海洋油气上游投资的力度,浅海和中深海平台市场出现回暖的迹象.深水钻井平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市场需求一直保持旺盛.适合深水、超深水和极地等恶劣环境的钻井平台是未来海洋钻井平台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我国在这方面的钻井装备水平仍比较落后,适合深海和极地钻井平台的工艺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适时进入深海、超深海和极地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11.
据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消息,作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之一的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关键技术和装备的重大专项,近日在广州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有效解决深水油气勘探的地球物理采集技术,具备了深水油气勘探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内资讯     
正国土资源部召开会议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近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第22次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有关问题。会议强调,要坚持油气勘查开采改革方向,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依法依规做好页岩气勘查区块出让工作,继续扩大勘查开发成果,发挥页岩气等资源勘查开发在助推产业扶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海洋石油701和海洋石油702相继完工交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9月29日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一流深水综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1"和"海洋石油702"日前相继完工交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我国深水钻井装置的现状及发展情况.通过研究对于提高海洋钻井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国外石油公司发展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目标特征是“油田利益最大化”,政策特征是“依法办事,信守合同”,组织特征是“油公司集中统一”,机制特征是“推行项目管理”,思维特征是“两条腿走路”。我国海洋石油企业运用这种管理模式,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对外合作的丰硕成果:原油卢量从10万吨跃升到1500万吨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30倍,造就了一支能够按照国际规范进行作业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队伍,使海洋石油企业步入了一个能够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去开发海外油气田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能源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石油资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依赖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其中,针对目前石油资源分布情况来说,海洋石油能源具有相当大的含储量。所以,在石油领域中,将海洋石油的开采问题视为工作的重点。文章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海洋石油钻井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海洋石油钻井作业中的具体提升措施,最终有效促进石油开采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当下,全球深水、超深水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公司跨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在分析巴西国际油气合作基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全球主要深水油气资产的单桶盈亏平衡油价,认为巴西深水-超深水极具勘探开发成本优势。对比分析6大国际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的布局策略,认为中国石油公司在作业者身份获取及勘探资产部署两方面有所欠缺。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的投资策略,即通过深化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战略合作,将巴西项目打造成海外深水石油核心产区。具体措施包括:提前购买多用户地震数据,超前评价,有效支撑未来永久招标模式的投标决策和优质项目获取;通过参股、联合作业到独立作业“三步走”战略,补足深水作业短板;以多种方式获取勘探开发各类资产,快速培植核心产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陆地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陆地资源逐渐减少,海上石油资源成为重要的开发方向。随着海洋水深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也来越复杂,如何提高深水装置设备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我国深水钻井装置的现状及发展情况。通过研究对于提高海洋钻井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整改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我国从9月10日至12月10日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检查内容是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的海洋石油法规执行情况,钻井、试油等作业过程的井控管理情况,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情况,生产作业设施完整性管理情况,极端灾害气候的防范和应对情况及  相似文献   

19.
2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其合作伙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我国南海深水区块荔湾3—1含气构造上钻探的第一口评价井已获得成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海域深水天然气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的BH109船是起重量为318吨的大型海底铺管作业船,也是我国唯一的一艘海底铺管作业船.近年来由于工程任务繁重,加之该船已使用20余年,许多配套设备严重老化,船上美制锚机滚筒轴(以下简称"轴")先后多次出现断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公司会同清华大学力学系成立专题科研小组,承担课题为"锚机滚筒轴断裂原因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及改进优化设计"和"锚机滚筒轴材料性能与力学环境实验"的研究设计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