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乙烯醇树脂是聚醋酸乙烯树脂经醇解后生成的一种水溶性的结晶型聚合物,其性能与醇解度、含水量、聚合度有关。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K uraray公司首先开发生产,并应用于合成纤维的生产,这种纤维叫做维尼纶。到了20世纪70年代,该公司才把聚乙烯醇开始用于非纤维的应用。日本K ur  相似文献   

2.
德国Kuraray公司开发的人造皮革产品既有颗粒型、也有麂皮型。产品非常成功。公司现在生产能力为1550万m2/年。最近Kuraray公司通过采用特有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和物理性能。他们利用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腈纤维生产一种双组分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使其中一种组分分离出去,然后形成微孔纤维或  相似文献   

3.
纤维导航     
由于高科技纤维是支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新材料,关系到传统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以及国防建设,因此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投资重点由传统化纤转向高科技纤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的高科技纤维产业已经在总体上居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功能纤维和高强模纤维;日本的PAN基碳纤维总产能已经占世界总产能的3/4,产量占70%,聚芳酯纤维、PBO纤维、酚醛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最早都起源与美国,但是最终产业化都在日本,超强PVA纤维也是日本独有的。有些日本没有的或属弱势的重要品种,日本化纤公司采取合资发展或者收购的方式来拥有,例如80年代三菱人造丝收购  相似文献   

4.
1 产业用纺织品贸易与技术的发展历史概况 20世纪50年代,人造纤维尼龙、聚酯和PVA进入市场,给日本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形势带来很大的影响。在鱼网、绳索、地毯和帘子线等产品的生产中,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很快被这些新型纤维所取代。20世纪60年代,产业用纺织品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造纤维的广泛应用和无纺布的发展。此外,产业用特种纤维开始取得进展,三维中空卷曲纤维絮料在60年代未进入了市场。 20世纪70年代,一些特种纤维进入纺织品市场,例如阻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碳纤维;膜中空纤维用于人造肾,防渗透纤维也出现了;活性碳纤维在商业中被应用于空气净化;由于人造纤维的制造,纺粘无纺布的生产开始了。在这个阶段,由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人造纤维  相似文献   

5.
从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看,世界钢铁经历4次大规模联合重组,确立了美国、日本和欧洲钢铁强势地位,出现了巨型钢铁企业。第一次大规模重组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造就了美国钢铁公司。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新日铁,使日本跃居世界钢铁大国。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欧洲的重组,成就了安塞乐。  相似文献   

6.
氨纶纤维(也称为斯潘德克斯Spendex纤维)是近年快速发展的高弹性合成纤维。氨纶做成的内衣伸缩自如,被誉为“第二皮肤”,广泛用于游泳衣、运动服、内衣、袜子、外衣及医用绷带等领域。◎国外氨纶工业的发展概况氨纶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20世纪30年代开发成功,1959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商品名称为Lycra(莱卡),随后欧洲一些国家及日本也相继开始生产。世界氨纶主要生产厂商有美国杜邦公司、环球公司、德国拜尔公司、韩国泰光产业公司以及日本东丽和东洋纺公司等,这些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氨纶总生产能力的70%,2000年世…  相似文献   

7.
国外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开始对再生蛋白质纤维进行研究,1935年意大利科学家、1938年英国ICI公司、1939年Corn Product Refining公司曾分别探讨从牛乳、花生蛋白质、玉米、大豆豆粕中提取蛋白质,再进行纺丝。20世纪40年代初,美、英研制了酪素纤维;1945年美、英又研究了大豆蛋白质纤维;194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从豆粕中提取了大豆蛋白质纤维,但大多因为纤维性能较差,无法进行纺织加工而中断研究。近年日本东洋纺公司开发的牛奶蛋白质纤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由于100公斤牛奶只能提取两公斤蛋白质,使得制造成本过高,且纤维耐热性差,在干热120°C以上时易泛黄,强力下降,因此至今仍无法大量推广使用。而我国的大豆蛋白质纤维制造技术可以从100公斤豆饼中提取40公  相似文献   

8.
1.PET概述1.1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PET)这种聚合物最初应用于食品包装和纺织品纤维,世界上第一个PET瓶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杜邦(DUPONT)公司,80年代随着PET树脂合成工艺及注拉吹成型技术的逐步发展,推动了PET瓶的工业化生产,从而开创了PET应于饮料包装的新历程。1.2PET的性  相似文献   

9.
王良  林凡法 《化工管理》2001,(11):33-33
神马集团尼龙66盐公司是一个新建的大型化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尼龙66盐生产基地,共有8套生产装置,具有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先进水平。不但采用了DCS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PLC逻辑控制系统,而且引进了28项世界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专利。  相似文献   

10.
Lyocell纤维,21世纪的绿色纤维.它某种程度上代表着21世纪纤维技术革命的新浪潮. 1 9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国外已在Lyocell纤维生产工艺上解决了传统的粘胶生产带来的污染严重、生产流程长、能耗大等缺陷问题,采用封闭式溶解、纺丝、溶剂回收等工艺,实现了高性能无污染生产.奥地利Lenzing公司、德国吉玛公司等成功攻关的公司,在享受着新型纤维技术革命带来的兴奋,分享着巨大的市场奶酪.  相似文献   

11.
BP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腈纶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提高腈纶与其他低成本纤维替代品的竞争力,同时还可解决在下世纪初将产生的丙烯腈过剩问题。BP公司将此种新技术生产的腈纶商品定名为阿姆龙(Amlon)。据报道,由于Amlon是采用熔融法生产的,这在高腈类树脂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的纺丝成本比传统的湿法生产丙烯酸系纤维要低得多。BP公司预期,通过采用这种新技术,将可能为丙烯酸系装置节省15%的投资成本及15%的操作成本,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纤维价格比湿法纺的纤维要更具有竞争力。此外,这种技术还具有以下特点:无需溶剂…  相似文献   

12.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是一家以生产粘胶纤维、浆粕和晴纶纤维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家位于松花江畔的企业成为纺织化纤行业乃至全国学习的榜样。“吉纤人”认为,促使公司享  相似文献   

13.
天丝(Tencel)是一种溶剂型纤维素纤维,英国Acordis公司通过10年的开发,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完成其商业应用,是最绿色的环保纤维,2004年5月由兰精公司合并后统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纤维素纤维的出现,使人类衣着材料进入了一个革命的新时代,20世纪50年代合成纤维的出现,使纤维在衣着工业领域的使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纤维生产量产生爆炸性增长。预计今后50年内化纤还将进入更加快速的增长阶段,从而将使2050年世界纤维生产量达到1.386亿吨。 21世纪,世界纤维生产结构将发生何种变化?在21世纪头10年化纤生产的发展走向将是如何呢?世界上一些纤维生产企业和化纤专家对此作了粗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纤维(纤维级PP即丙纶)是PP发展潜力最大的品种,主要用于生产地毯、无纺布、服饰等制品。除用作服装用纤维外,产业用丙纶是最活跃的市场,在医疗、卫生材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很快。随着对工程质量的重视,PP无纺布在道路、水库、堤坝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将迅速增加。我国丙纶纤维年需求量已超过35万吨,其中高档无纺布、运动服用料基本依赖进口,2002年全国生产丙纶30万吨,同比增长7%以上。 一、PP纤维发展简况 20世纪60年代PP纤维开始进入市场,PP扁丝逐渐顶替黄麻而成为麻袋行业的基本原料。加拿大Cel-lanese公司于1962年开发出PP短程纺丝,同期膨体连续长丝(BCF)开始用于地毯行业。目前世界上90%的地毯底布和25%地毯面纱是由PP纤维制作的。功能纤维最早在日本和美国等纤维工业发达国家得到重视。20  相似文献   

16.
早在1861年,人们就开始研究液氨对一些纤维素的作用。1925年关于棉纤维在液氨中膨化的实验报告公布,1931年,又有利用液氨整理达到粘胶纤维防缩的专利申请。至此,可以说纤维素纤维的液氨整理技术开始走向成熟。1963年在挪威由德克斯塔尔里莎大学和挪威中央工业研究所共同研究液氨在织物丝光中的应用。1966年挪威纺织发展公司(即Tedeeo)获得液氨丝光的专利权,不久Tedeco将专利转让给美国桑福公司,桑福纯棉牛仔布面世,到1997年美国已有6条完整的液氨处理流水线。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合纤的循速发展加之液氨整理工艺技术复杂成本高,因此此工艺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直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液氨处理技术进行重新研究。目前,日本不仅已经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液氨处理设备,而且在液氨处理设备、处理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日本塑料工业的原材料树脂和产品销售‘实现了三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但是增幅不大。2002年6月,日本原材料树脂生产高于上年同期。为连续20个月的首次正增长,此后,生产一路下滑。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日本一些主要的化工生产装置已经走出3月11日大地震和海啸的阴影,纷纷恢复生产。此外,日本化企扩能计划也密集出台,且主要针对亚太地区。三菱瓦斯化学(MGC)已经重启了位于日本福岛西白河郡的一套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生产装置。三菱化学公司已于5月20日重启了位于鹿岛的2号  相似文献   

19.
新金路:拟与云南正邦科技合作研发特种树脂新金路(000510.SZ)1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同云南正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特种树脂研发、生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环保型胶黏剂、塑料、水性树脂、聚乙烯醇、安定剂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合作期限为协议生效之日起五年。  相似文献   

20.
巴西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惟一缺乏化石燃料。20世纪40年代,巴西开始着手由政府主导国内油田开发。1953年建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实施国家的石油政策。最初,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重点进行油田开发和进口原油加工。尽管巴西陆上南部有丰富的油页岩.但在亚马逊河流域以外,没有发现大规模可生产开发的油田。因此,50年代后期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开始海底油田勘探,60年代着手进口原油、加工生产油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