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海英  李柯  刘晓菲  刘洋 《商业时代》2012,(11):112-113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目前竞争力上升较快的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乙醇产业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乙醇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包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我国在发展乙醇产业过程中所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过于依赖低廉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日益缩小、乙醇出口市场单一、过于注重价格优势。本文指出应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等方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乙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乙醇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包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我国在发展乙醇产业过程中所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过于依赖低廉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日益缩小、乙醇出口市场单一、过于注重价格优势。本文指出应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等方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乙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宋开宝 《江苏商论》2006,(10):76-78
着眼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历史与现状,基于进出口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相关指标分析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世界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以我国苹果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苹果产业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但是与苹果出口强国比较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苹果产业的分析,认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应该采用以竞争优势为导向,深入比较优势的战略。只有采取这样的战略,才能在国际苹果市场中拥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劳动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在下降,劳动资源规模优势在弱化。我国劳动资源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正是产业分工低端劳动资源过剩和产业分工高端劳动资源数量不足的具体体现。贸易条件的恶化和长期坚持比较优势战略产生的产业刚性限制了我国产业的升级,比较优势战略不再适合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黎宏宝 《北方经贸》2003,(11):90-91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仅以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足 ,进而提出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接着借用修正后的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最后 ,提出了培育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环保产业潜在发展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发展环保产业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一个途径,社会普遍认为西部地区不具备发展环保产业的优势.本文通过构建环保产业显性发展优势指标对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前沿省份的陕西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陕西省环保产业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面临较大的转型,战略投资公司作为专业性的投资公司,在促进经济发展产业整合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我国的战略投资公司起步较晚,在发展的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运用得当,将促进国家产业经济的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国内外市场并重的战略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实现竞争优势和企业优势的转变是我国纺织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业国际化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国际化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而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文章借助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分别计算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指数,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在世贸组织前后竞争优势的演变,并对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优势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与国外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其实,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在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同时,并没有注重内在竞争优势的培养,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在分析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竞争优势理论,对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瑞 《江苏商论》2012,(1):96-99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发展及其国际化,使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有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不仅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及外商投资的发展方向,也是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就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思路,以提升产业结构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根本原则,提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现象反映了一国或者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变化。"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产业区域转移,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对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就业压力大的特征,产业选择既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的产业比较,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出口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证明了我国坚持比较优势战略,不仅能维持很强的出口能力,保持我国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而且可以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我国现阶段仍然应将比较优势战略作为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尹翔硕 《国际贸易》2001,(11):22-25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就意味着要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采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技术进步,就意味着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如果说一国长远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技术进步,那么,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尽快赶上发达国家似乎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8.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具竞争力的组织形式 ,我国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通过培育和发展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要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加强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 ,形成区域内的创新体制 ,成立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 ,重视产业集群的更替和升级 ,要使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产业规模。从时间跨度和地理跨度上,我国零售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对其进行一些列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王歆  徐姗 《价格月刊》2010,(3):28-31
近几年,随着服务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承接的外包项目逐渐增多.国内的外包企业以及外包示范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但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相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还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入手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服务外包产业培养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