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美国国债今年到达了146600亿这个巨大的数目,随着标准普尔对美国国债评级的下调,一场关于美国国债的风暴席卷而来.然而在我看来,这一切只是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一场政治斗争.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成为了两党斗争的筹码,损失了利益却改变不了美国对待中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谷亮  张桅 《中国外资》2010,(6):26-27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中国与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世界注视的焦点。一个是世界经济霸主,在此次危机之后是否能够保持经济领先的地位,一个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借助这个历史时机跃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以美国国债为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给出了对于美国国债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给出了中国对于美国国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中国与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世界注视的焦点.一个是世界经济霸主,在此次危机之后是否能够保持经济领先的地位,一个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借助这个历史时机跃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以美国国债为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给出了对于美国国债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给出了中国对于美国国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全球关于美国国债投资风险的热议,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官方持有者,我国亦需要加强应对美国国债问题的研究。文章回顾了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加快增持美国国债的成因,在衡量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就控制和规避美国国债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一年来,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动作从没间断。根据日前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09年3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7679亿美元。再创新高,仍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这意味着,今年3月份中国再度增持了237亿美元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6.
媒体观点     
《黑龙江金融》2011,(4):10-10
韩国《朝鲜日报》:中国正在为“后美国时代”做准备 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后,中国的下一步行动备受关注。对于深受债务之苦的美国来说,迫切需要中国的帮助。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如果中国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就有可能走下坡路。但中国也不能轻易抛售美国国债。因为如果抛售美国国债,美国国债的价格和美元价值就会暴跌,中国会...  相似文献   

7.
数据     
《证券导刊》2011,(43):9-9
9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13亿美元 在8月大幅减持美国国债之后,中国于9月份增持美国国债113亿美元。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达到11483亿美元。与8月相比,增持了113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探讨重新推出国债期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债期货的历史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的一种,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引入国债期货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国债期货在中国也并非新生事物,这种金融衍生品曾经短暂地活跃在国内的金融市场上,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推出目的及初期发展与美国推出国债期货的目的不同,我国国债期货的推出背景耐人寻味。1992年,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通货膨  相似文献   

9.
根据媒体报道,6月份中国投资者增持日本国债4564亿日元(53亿美元)。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连续6个月增持日本国债,合计增持日本国债1.73万亿日元。这一规模超过2005年至2009年中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净购入额。相比之下,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额在2009年7月底达到9399亿美元的高位后,到2010年5月底已经下降至8677亿美元。过去半年间,中国投资者弃美国国债而取日本国债,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与猜疑。  相似文献   

10.
《甘肃金融》2011,(5):6-6
昨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减持92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中国连续5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当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总计11449亿美元,仍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  相似文献   

11.
数据分析     
《证券导刊》2012,(10):7-7
中国1月份增持美国国债76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截至2012年1月底的世界各国及地区持有美国国债状况。1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11595亿美元,高于去年12月的11519亿美元,环比增76亿,中国仍是世界各国中美国最大债主。2011全年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总计594亿美元,降幅达5.1%,为多年来少见。  相似文献   

12.
杨照泽 《中国外资》2010,(18):20-20
近年来中国一直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且已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截至2010年6月,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总额高8437亿美元。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原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应采取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流动性状况以及美国国债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集中抛售美国国债不会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考虑到美联储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箱工具较为丰富,完全有能力抵御美国国债的集中抛售。如果中国集中抛售美国国债,不仅不会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多大影响,而且还会遭受较大损失。因此,中国依靠美国国债与美国讨价还价的说法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4.
张明 《中国外汇》2010,(17):65-65
根据媒体报道,6月份中国投资者增持日本国债4564亿日元(53亿美元)。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连续6个月增持日本国债,合计增持日本国债1.73万亿日元。这一规模超过2005年至2009年中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净购入额。相比之下,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额在2009年7月底达到9399亿美元的高位后,到2010年5月底已经下降至8677亿美元。过去半年间,中国投资者弃美国国债而取日本国债,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与猜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一直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且已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截至2010年6月,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总额高达8437亿美元.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原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应采取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施伟强 《云南金融》2012,(2X):86-86
日前,美国的债务危机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平息,但是其潜在风险却丝毫未减少。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其风险水平可想而知。本文从国际通用的国债衡量指标来分析我国当前国债规模概况,并以美国国债危机的成因和结果探讨中国的债务隐患,最后提出由上述结论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前,美国的债务危机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平息,但是其潜在风险却丝毫未减少。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其风险水平可想而知。本文从国际通用的国债衡量指标来分析我国当前国债规模概况,并以美国国债危机的成因和结果探讨中国的债务隐患,最后提出由上述结论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美国债到期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使用VAR模型对2006年3月—2013年2月间中美国债市场6个月期、3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到期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美不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存在较大惯性,且随着期限加长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惯性呈增强趋势,而美国国债则相反;中美两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对对方的冲击效应随着期限增长而逐渐减弱,其中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只在短期内可对中国国债形成显著冲击,而中国对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在所有期限内均产生显著地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债务问题一时间成为悬在美国、欧洲各国和中国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一如当年的俄罗斯国债违约和长期资本的倒下,如今美国国债面临爆发的临界点,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冲击欧元区的架构,美欧都在漩涡边缘旋  相似文献   

20.
何彬 《云南金融》2011,(9Z):10-10
<正>债务问题一时间成为悬在美国、欧洲各国和中国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一如当年的俄罗斯国债违约和长期资本的倒下,如今美国国债面临爆发的临界点,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冲击欧元区的架构,美欧都在漩涡边缘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