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工作正在开展中,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实施后,由于会计与税法仍存有实际差异,企业财务人员依然要面对许多税务问题。其中,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中正确填列应纳税所得额,是纳税申报实务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本文拟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进行探讨,旨在使读者了解两种处理之间的差异,在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做好纳税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按会计准则核算的企业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核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诸多不同,给企业会计工作、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引起了财务报表利益相关者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此,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成为会计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是企业汇算清缴时税务机关要求申报的主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人由于申报表(本文指主表,下同)中"收入总额"所包括的内容填写很不规范,以至于对同会计上"收入"的差异进行分析时,更感到模糊和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纳税情况的审计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数据在纳税申报数据中往往难以得到验证。究其原因,除与现行税收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于立法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要调整纳税申报外,很大程度上在于会计人员对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理解不深刻,导致会计数据出错,纳税申报不真实或报送会计报表数据不正确。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会计人员纯粹出于单位利益考虑而有意为之。本文根据现行税收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就纳税申报数据与会计核算数据衔接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萌 《税收征纳》2004,(8):25-26
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收征管的处理上存在许多差异,究其原因:一是企业与税收遵循的原则不同。二是会计和税收规范的对象不同。企业在纳税申报时的身份由会计主体转为纳税人,这就要求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既要以会计制度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又要遵循税法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在纳税申报中产生的问题大抵是由这两个方面引起的。笔者现对杭州市30家中小型企业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问题进行归纳,主要分析企业所得税费用列支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丽 《财会学习》2018,(21):1-2
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以后,对权益法核算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如何理清对这一事项的会计处理,对于会计工作者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本文首先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财税规定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式,并将会计处理对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使企业在纳税申报时考虑到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影响,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8.
焦宁 《时代金融》2008,(5):153-154
本文根据新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收入、费用的规范,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具体会计准则探讨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及会计处理时如何甄别暂时性差异,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情况一一列举,以期读者能够在会计工作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3,(11)
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经过改革和国际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倾向与分离模式,这也会造成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利润与纳税申报的应税所得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为企业盈余管理和避税提供了空间,导致许多企业存在利润和所得税巨大差异的现象。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成为一个令业界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办理纳税申报等涉税事宜,一般都由企业财务会计或管理会计兼任,专设税务会计承办涉税事宜的还不多见。但是,伴随依法治税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税收工作对企业要求的日益严格,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专设税务会计办理涉税事宜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搬迁收入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是一项相对复杂和持续时间较长(一般6年至20年以上)的财税业务。本文以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财税实践,分析研究企业搬迁收入取得、使用、计人收益的会计处理和相应的纳税调整及纳税申报。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是企业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要求申报的主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人对于申报表(本文指主表,下同)中“收入总额”所包括的内容填写很不规范,至于同会计上“收入”的差异,更感到模糊和不易理解。因此,本文参照国税总局下发的《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 56号),以及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等有关文件,适当结合会计处理,对申报表中的“收入总额’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全球化、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多样化,对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逐步趋向规范、合理。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目的和适用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企业会计收益与按税法规定核算的企业应税所得之间存在诸多不一致,给企业会计工作、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尤其是充分考量中国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变化而制定的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更是在许多方面引起了本已存在的差异更进一步的变化,而且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如何协调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是有关部门和专家需要注意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协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适用范围、基本假设、会计基础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差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识与把握这些差异,对于贯彻实施《企业所得税法》,正确履行税款征收与缴纳、纳税申报、纳税调整和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源 《会计师》2009,(5):30-32
<正>一、问题的提出所得税会计是专门处理税法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影响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其核心内容是研究如何处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会计的一个专门领域。它有两个目标:一是确认当年的应交所得税或应退所得税的金额;二是预测在企业财务报表或纳税申报中已确认事项的未来纳税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相似文献   

16.
适应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变化增设备查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所得税会计处理基本上是先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日常处理,再在年终按税法进行纳税调整.这样在经济业务复杂、调整项目过多时,年终一次调整很容易出错.因此,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以下简称"新表")实施后,笔者设想对现行的会计处理进行改进,即在不改变现行会计处理的前提下,在日常登账时,对重要影响项目采用增设备查账簿来反映纳税调整与现行会计处理中未反映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曾进  陈挺 《税收征纳》2011,(3):27-29
在会计及纳税申报实践中,财务人员有时会因为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业务事实,以及对税收政策不了解等原因,少记、漏记以前会计期间应计的费用、损失,少申报、漏申报以前纳税期内应计的扣除项目。对于这些应计未计的扣除项目如何进行会计  相似文献   

18.
宋霞 《涉外税务》2003,(10):71-73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金融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案,与税法有关条文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投资所得的确认计量有许多不同,从而使得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了很大差异,为了避免会计人员进行纳税申报或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出现差错,本文就企业金融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旨说明此类业务所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金融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案,与税法有关条文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投资所得的确认计量有许多不同,从而使得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了很大差异,为了避免会计人员进行纳税申报或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出现差错,本文就企业金融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旨说明此类业务所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商品往往先付款、后交货。会计实务中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收入实现有不同的确认方法,本文逐一进行分析,以帮助房地产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并依法进行纳税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