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立法,以弥补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不足。《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这种就业形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同工不同酬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严重侵犯了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劳务派遣是一把双刃剑,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督促劳务派遣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本文中,通过对劳务派遣工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同工同酬方面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劳务派遣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对策解决劳务派遣工同工报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劳动合同法》实施5年以来的首次修改。新政明确规定“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权利。按照修正案的规定,劳务派遣用工限定为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的用工形式,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呈现出非正常的“繁荣”。《劳动合同法》辟专章对劳务派遣制度予以规定,期望用规范的制度引导劳务派遣规范化发展。但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出现与立法本意相悖的不和谐现象,滥用劳务派遣已成为当前劳务派遣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直指乱象丛生的劳务派遣市场。  相似文献   

4.
自《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的意见征求,劳务派遣这一普遍存在的用工形式,始终是社会激烈讨论的焦点。劳务派遣给用工单位带来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用工单位该如何选择优质的劳务派遣单位来协助自身发展?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透彻分析,对《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规定进行深刻解读,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自《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的意见征求,劳务派遣这一普遍存在的用工形式,始终是社会激烈讨论的焦点。劳务派遣给用工单位带来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用工单位该如何选择优质的劳务派遣单位来协助自身发展?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透彻分析,对《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规定进行深刻解读,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的意见征求,劳务派遣这一普遍存在的用工形式,始终是社会激烈讨论的焦点。劳务派遣给用工单位带来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用工单位该如何选择优质的劳务派遣单位来协助自身发展?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透彻分析,对《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规定进行深刻解读,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以及比例作出硬性规定。我国劳务派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的用人需求,之后逐渐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单位数量和派遣用工数量快速增长。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外企等劳务派遣制员工众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有泛滥趋势。新《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为规范这种用工形式制定了规则,滥用劳务派遣工的势头得到遏制。对于正在运用大量劳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时代》2013,(8):76-77
面对新法带来的用工环境变化,企业普遍拥有三种选择,一是将原派遣员工转成企业直接雇佣;二是将部分业务以外包形式完成;三是继续使用派遣7月1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不仅要求派遣岗位必须满足"三性要求"(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等条件,还规定劳务派遣必须同工同酬,这无疑抬高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准入门槛,更对企业的传统用工方式及理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于2012年12月28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已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修改的对象为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被不少单位认为是降低成本、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渠道,被派遣员工认为是被歧视、权利被侵害的原因,各方争议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赵齐 《人力资源》2014,(1):29-31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正式亮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同工同酬的表述,即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新法》一出,引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数以千万计的劳务派遣员工,都热切地期待同工同酬的早日实现。如今,从大多数单位的用工实践来看,同工同酬还大都停留在派遣员工  相似文献   

11.
1《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2014年1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暂行规定》主要就明确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辅助性岗位的确定程序、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2.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20):74-75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动力派遣机构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接受派遣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派遣的单位工作。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务派遣在我国已经非常普遍地存在,而且发展极为迅猛,它对于满足用人单位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劳务用工需求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是,《劳动法》没能很好解决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致使一些企业钻了法律空子,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那么,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新近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作了哪些明确规定,企业应该怎样应对呢?本期我们邀请了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阎付克律师给大家就如何明确劳务派遣三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处理三方关系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7月1日起,新制定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和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实施,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那么,当劳务派遣遇上新规,问题会得到解决吗?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4,(10):189-192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引起各方关注,此次修改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更加有效地规范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出现诸多问题。各地应当抓住此次契机,根据修正案内容,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从劳务派遣员工的同工同酬权、劳务派遣机构的行政管理、用工单位三性界定以及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注意新旧法律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确保有效解决劳务派遣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同时,又不会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用工管理法规。目前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劳务派遣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与《劳动合同法》不协调的地方。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企业实际,从员工招聘、制定劳动合同条款、拟定劳动报酬、员工培训、岗位变动、完善管理制度、劳务派遣等方面提出对策。提供借鉴通过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已久,但对其进行法律规制要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开始,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专节规定,这对于劳务派遣的实际运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现有法律规制的分析,提出了笔者本人对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望在学术上对这一制度的法律规制建言献策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孙益武 《中国就业》2008,(11):41-43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实际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关系没劳动,有劳动没关系。”对此,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专门对劳务派遣做出明确规定,包括了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的法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情况,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许多挑战,同时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两者之间在管理学中有不同的界定标准,在法律领域也有统一的认识。一、适用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劳务派遣暂行条例》,劳务外包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二、责任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是一种将劳动力雇佣和使用分开的新型用工形式,对于我国来说是泊来品,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由于其具有成本低、 灵活度高的特点而发展迅速.2008年 《劳动合同法》 出台,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做了专门的规定,使得劳务派遣在我国有了法律依据,同年又出台了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12年新修改了 《劳动合同法》、2013年出台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对劳务派遣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中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7月1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出规制。8月7日,人社部起草了《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法实施半年来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对劳务派遣带来什么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北京波森人才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说:"劳务派遣对于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