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13):197-199
随着"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国内客运出租车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出租车罢运、拒载、乱收费等问题,使得广大乘客感觉"打车难"。本文首先对广州市和成都市出租车需要承担的居民出行周转量、出租车数量、人口总数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以及SPSS软件分析得出影响出租车保有量的主要因素。接着,分析南京市出租车燃油补贴政策,建立更为合理的补贴需求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补贴政策并没有较好缓解"打车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没想到竟然会出现打的难的状况来。众所周知,出租车以其便捷和舒适成为部分消费者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但同时很多国家都在面临着打车难的问题。在不发达地区常见车找人,在繁华的大城市往往就要人找车了。究竟是车少,还是人多?尽管在人们的常识中,出租车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限制了非公共利益进行土地征收的行为。城市土地收储逐步呈现出市场回购的特征,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对土地增值分享和博弈的过程日趋显著。土地收储利益分配已经成为我国土地收储制度和存量土地盘活制度的核心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目前我国土地收储实践中各城市颁布的各种利益分配政策,总结了政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各城市土地收储与回购实践以及国家土地收储利益分配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打车难、黑车泛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一些特大城市。政府认为目前出租车数量处于合理区间,而乘客却反映打车难;许多学者也认为城市出租车存在供给缺口,这导致黑车泛滥。为了解决出租车行业困境、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需要对出租车数量进行合理估计。本文利用布鲁斯·夏勒(Bruce Schaller)需求估计模型,基于北京市数据对出租车合理数量进行估计,揭示了北京市出租车行业供给缺口并评估了出租车数量增加对现有行业体制的冲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海企业》2014,(3):48-48
<正>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媒体评论员刘兴伟:最近一段日子,打车软件俨然成为坊间最为火热的话题,朋友之间几乎是逢人便问,你打车了吗?两大网络巨头的白热化竞争,打车出行的市民和出租车司机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市民为能免费打车津津乐道,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更是逼近万元,转身成为了新时代的"高帅富"。  相似文献   

6.
打车软件在移动端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出租车市场普遍存在的"打车难"问题;本文从打车软件用户的视角出发,针对常州市区市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用户群体,采用了Apriori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为运营打车软件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打车软件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民众对于出租车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反映强烈,比如,等待较长时间打不上车、拒载、绕道、议价、对驾驶员违法违规的投诉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甚至根本就不处理等。毫不夸张地说,真是乱象丛生,怎一个"乱"字了得。"打车难"问题并非现在才有,而是多年来所形成的一个"顽疾",已然成为全国许多大城市一个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和热议。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调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以来,北京市出租车队伍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大众出行的重要手段,是对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力补充。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伴随其发展而产生,行业内部矛盾的不断积累、激化。特别是2001年以来,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不佳、群体性罢运事件时有发生,“黑车”发展迅速,消费者“打车难”等问题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因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打车软件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使用打车软件在互联网下提供预订出租车服务的群体主要为打车乘客及接单司机,因此乘客能够很快地获知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打车效率。本文主要讲述对于“舶来品”的打车软件,市场前景的规模并不明朗,在多种利益博弈的前提下,虽然在一时之间它在市场上是非常的火爆,但是面对打车领域巨大的市场和民众需求,它存在着的种种不足以及如何合理规范化再开发。  相似文献   

10.
范冰婵 《企业导报》2016,(5):187-18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车软件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打车难”的现象。本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种补贴方案对打车难易程度的影响。从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角度考虑,分别建立了出租车顾客需求模型以及乘客打车难易度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出滴滴和优步补贴方案对乘客打车的难度系数。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29):128-129
在我国PPP模式已成为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模式,为确保此模式项目运行取得成功,需平衡好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收益分配问题。文章分析国有投资公司、私人公司和搬迁居民三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倾向,考虑利益分配原则,总结了影响利益分配的投资、风险、合同履约三方面原因,以Shapley值法为基础,结合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一套PPP模式下轨道交通项目涉及多方利益分配的方法,并用案例加以验证,解决合理分配利益相关者收益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一、二线城市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口也逐渐密集、信息化密度高、生活快节奏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社会问题。目前,出租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许多大中城市,白天半小时打不到车、上下班高峰打不到车、节假日和雨天打不至4车……“打车难”,似乎已经成为全国许多城市的通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对于出租车师傅,能否短时间遇到合适方向的打车人也是一大问题。此外,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说,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在目前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公交车路的延伸,私家车的增多,地铁的建造,使乘客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出租车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快捷、方便的作用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依据普遍的市场需求、通过调研和技术考察研究,围绕相对集中的“打车者——出租车师傅”消费群体,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通过一定软件技术、借助通讯设备进行软件开发。它将符合快节奏社会需求,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使用操作环境,具有广泛应用环境和影响力。最终能够舒缓大城市交通压力,节约资源,合理规划交通,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发改委拟扭转利用公权获得高收入现象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范恒山3月23日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深化改革必须着力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除通过公平就业缓解收入差距外,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解决利用公权、动用公共财力、依靠特许经营获得垄断利润提高少数人收入水平的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他指出,目前,部分已占据利益制高点的人群不愿在深化改革中失去利益。进一步增强改革动力需要围绕利益关系进行体制协调和政策疏导。国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欠妥中国…  相似文献   

14.
薇文 《青海财会》2002,(6):69-69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博士倪鹏飞认为,不应把城市当企业来经营,他认为,现在有些政府部门大谈城市经营,是在为地方政府管制企业等政企不分的行为找借口。目前,城建产业的某些政府管制和政府企业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是反市场化的。比如,出租车牌照特许经营问题,出租车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就有个如何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莉 《中外企业家》2006,(12):51-53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内涵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mmance)又称为法人治理,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产权制度下,一系列联结并规范所有(股东),经营(董事会,经理层),使用(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之间的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解决公司内外部不同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等问题,达到完善透明度,明确权责划分及制衡机制,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一、“小金库”形成的原因“小金库”是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设立“小金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谋取部门、单位、小团体及个人的经济利益。产生这个问题除了体制不完善因素外.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曹文静 《价值工程》2012,31(11):102-103
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是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产品开发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了新产品开发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益分配流程,并对其中要素价值确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艳阳高照,出行的人们因坐不到出租车而叫苦不迭;一辆辆排成长龙的出租车正集中在当地检测点,司机们焦急地等待维修,工作人员忙碌地处理故障……与此同时,辽宁沈阳、锦州、乌鲁木齐、广西柳州等城市数千辆出租车无法正常营运,疑似出租车计价器千年虫发作……福州的出租车司机们却没有遇上这个麻烦事,由于福建省计量所提前组织跨年应急调修107台问题计价器,有效避免了计价器失灵导致市民出行难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昶生 《价值工程》2010,29(14):47-49
论文运用合作博弈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我国石油公司间竞合利益分配模型,并利用目前通行方法确定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对某区块石油开发项目的数据进行简化,进行了利益分配模型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龚丽  王竹泉 《财会通讯》2010,(7):110-112,115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已经到了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阶段,所有权分配的核心是剩余收益的分享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相关者是否能够参与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在利益相关者中的分布的讨论,对分配的客体的计量以及分配机制的设计却鲜有论述,而这恰恰是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