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克斯的批判理论:渊源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考克斯的理论主要源于“欧洲马克思主义鼻祖”———葛兰西的思想。考克斯运用葛兰西的历史唯物论和政治霸权理论来分析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并对其他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批判,谋求通过分析目前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矛盾来探索建立公正的世界新秩序的途径。文章内容包括3部分:葛兰西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理论、考克斯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及考克斯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在方法论上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及人的生存境遇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并以独有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建构了其“社会批判理论”,虽然其中有些批判甚至是谬误,但是其包含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技术批判的合理部分,对于现今社会理论的构建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就其理论思想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而能够更好地辩证地认识其“社会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应该具有四个要素:冲突的和动态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社会分析;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作者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一些作品和世界体系论、依附论以及考克斯、海默等人的理论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应该是以这四个要素为共性的。据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应在坚持国际关系矛盾性与冲突性的同时,避免教条地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简单的激进主义;强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具体的国际生产活动对国际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强调经济主义;从理论上深入地探讨国际伦理与世界正义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批判现有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应该具有四个要素:冲突的和动态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社会分析;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作者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一些作品和世界体系论、依附论以及考克斯、海默等人的理论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应该是以这四个要素为共性的。据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应在坚持国际关系矛盾性与冲突性的同时,避免教条地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简单的激进主义;强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具体的国际生产活动对国际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强调经济主义;从理论上深入地探讨国际伦理与世界正义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批判现有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5.
由于学科特点使然 ,国际关系理论长期以来有意无意地被视为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 ,而作为近代国际关系理论发源地的欧洲则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事实上 ,欧洲大陆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论传统和发展轨迹 ,其文化背景、主流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成长都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不尽相同 ,尤其是它从社会学角度对国际关系的研究 ,为“9·11”事件后的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而欧洲大陆国际关系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缺陷以及语言方面的障碍 ,则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去关注这一学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一文虽然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问题 ,对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批评 ,但文章违背了学术批判的基本原则 ,在逻辑推断和事实运用上也存在问题 ,从而直接削弱了文章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使批判失去了本应具有的推动学术进步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8.
近一百多年来,非洲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段抵制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全球化体系结构的复杂历史,也是一段打破、改组、借鉴和创新的政治思想发展史。在西方话语霸权的迷雾下,非洲人一直在试图认清和理解世界的现实,结合非洲的实际,探寻非洲的出路。然而,非洲历史背景与其文化的特殊性使得非洲国际关系实践的内容不同于西方,理论研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分析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历史渊源、方向和特点等内容,作者认为,非洲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不仅是非洲人认识自我的过程,更是非洲人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洲正艰难地探寻着自己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80年代 ,各种非主流国际政治思潮汇成一场针对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批判风暴” ,挫伤了新现实主义的锋芒 ,使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为90年代建构主义的兴起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在这次“批判风暴”中 ,作为批判阵营内主力军之一的“批判社会理论” ,深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霍克海姆的“传统理论”启发了考克斯提出“问题解决理论” ;哈贝马斯的“旨趣学说”被阿希利用来批评新现实主义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还促成了林克莱特“道德实践理性”革命主义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的理论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关系理论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均出现理论终结与庸俗化的倾向。作者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到了追本溯源、反思其主体性的时候了。从回答“国有际吗”、“国际有关系吗”、“国际关系有理论吗”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文章反思了国际关系理论的自身维度问题(即国际关系的理论性),探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先天不足与终极趋向。国际关系是人的关系与社会关系在国际层面的呈现,国际关系理论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一样,终究是人的学问,对国家的抽象不应以丧失人的主体性为代价。当西方神话被中印共同崛起为代表的亚洲崛起打破时,这将还原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提出3个观点:第一,中国学派的产生是可能的,因为社会科学理论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第二,中国学派有着可以汲取营养的三大思想渊源:天下观念和朝贡体系的实践;近现代革命思想和实践;改革开放思想和实践。第三,中国学派产生不仅可能,而且必然。150多年来,中国相对于国际体系的最大问题是认同困境。现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重大的社会转型、深刻的观念变化使我们第一次开始比较成功地解决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问题。围绕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根本性辩论和实践必然会导致中国学派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近一百多年来,非洲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段抵制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全球化体系结构的复杂历史,也是一段打破、改组、借鉴和创新的政治思想发展史。在西方话语霸权的迷雾下,非洲人一直在试图认清和理解世界的现实,结合非洲的实际,探寻非洲的出路。然而,非洲历史背景与其文化的特殊性使得非洲国际关系实践的内容不同于西方,理论研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分析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历史渊源、方向和特点等内容,作者认为,非洲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不仅是非洲人认识自我的过程,更是非洲人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洲正艰难地探寻着自己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对作为“一门美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知识”与“权力”二者的联系进行解构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英国学派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也参与到了“民族化”国际理论的行列之中。本文采用一种谱系学的方法来描述在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学派的浮现及其逻辑 ,并且分析该理论对古代“大同”伦理观念的诉求。这种理论建构将与英国学派有关“国际社会”讨论的浮现及其逻辑联系起来。“国际社会”和“大同”都使用“文明标准”作为区分国际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文章结论认为 ,这两种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一致的诸多方法之一 ,即是用文明和帝国的相同逻辑来排斥美国国际关系理论 :为了重申中国和英国理论上的“我族 (self)”而建构一个美国理论上的“他族 (other)”。因此这些理论并非其倡导者所认为的那么彻底 ,它们将理论探讨局限于三个民族国家而成为世界政治中其他“国家中心主义”方法的保守联盟者。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一直由欧美主导,但这种态势在悄然发生改变。非西方学者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汲取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养分,观照现实世界的实践,提出了新的分析概念和理论框架,推动国际关系理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期特推出秦亚青和阿米塔夫·阿查亚两位学者的文章,旨在反映和呈现他们在国际关系理论多元化方面的最新创见。相信他们的作品能够激发更多的中国学者思考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骨干力量与流派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 ,激发学科的理论意识 ,本刊就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组织了一次笔谈。六位作者从宏观与微观、务实和务虚等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年轻学人对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关注和敏感。希望他们的声音能够得到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英国国际关系理论具有不同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许多特点。国际关系理论的英国特性也许就是开放式的自主发展 ,充当国际关系知识的一间“世界工厂”。所谓开放 ,在其主要意义上是指 ,在与美国一起分享共性的“盎格鲁———美利坚知识传统”的同时 ,英国又把自己定位为欧洲国际关系理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主发展 ,是指英国国际关系理论在上百年的发展中并不依附于作为一门“美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社会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一直是英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两个“名牌” ,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许多英国学者更倾向于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批评理论。多元主义与学术民主色彩明显。不要求学者服从于某种整齐划一的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理论 ,比美国同行更有可能、更有资格回应全球化提出的各种挑战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是法兰克福学派最独特的理论贡献,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历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理论成果.从理论渊源的角度,探究并审视霍克海默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开启,是研究和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视角和方面.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的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 ,而这种方法论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 ,但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也存在着像萨缪尔森指出的其在经济学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其他条件相同”、“后此谬误”、“整体与部分合成谬误”、主观性、无法应对不确定性和可信性假说。建立在这种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理论不是“价值中立”的 ,它具有维护现存世界秩序 ,服务于既得利益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19.
作者提出3个观点:第一,中国学派的产生是可能的,因为社会科学理论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第二,中国学派有着可以汲取营养的三大思想渊源:天下观念和朝贡体系的实践;近现代革命思想和实践;改革开放思想和实践。第三,中国学派产生不仅可能,而且必然。150多年来,中国相对于国际体系的最大问题是认同困境。现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重大的社会转型、深刻的观念变化使我们第一次开始比较成功地解决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问题。围绕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根本性辩论和实践必然会导致中国学派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试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研究进入低潮 ,一方面与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有关 ,另一方面也表明 ,我们过去的研究视野稍显狭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体系 ,至少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苏联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以及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等四个子系统。与时俱进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应该借鉴现实主义、新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