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省是资源小省,林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同时,浙江省也是林业产业大省,创造了全国林业10%的产值.2013年,浙江林业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建设的目标,全面落实“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战略部署,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努力克服各类自然灾害对林业生产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林业产业平稳发展,林业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焦鸿靖 《绿色财会》2007,(11):13-15
吉林省是林业大省,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和国家重点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2.8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03%。吉林省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生态立省”战略成为必然选择,吉林林业发展对全省经济振兴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浙江林业》2018,(1):8-11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7年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目标,以“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和“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05,(8):47-47
温岭是一个“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半平原市(县)。全市林业用地46.3万亩,占陆域总面积的33.5%,森林覆盖率35%。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温岭林业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曾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浙江省绿化造林先进县”、”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光荣称号,并被命名为”中国高橙之乡”。  相似文献   

5.
地方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在我国林业建设中起着示范和骨干作用。全国现有地方国有林场4466处,总经营面积达5749万hm2,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3%。发展国有林场事业,繁荣国有林场经济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林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人口密度在全国最大,矿产性资源在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文章认为江苏林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大有可为。阐述了节约型林业建设的概念,分析了发展节约型林业的意义,指出节约型林业建设的重点是提高营林水平、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并提出推进节约型林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在我国林业建设中起着示范和骨干作用.全国现有地方国有林场4 466处,总经营面积达5 749万hm2,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3%.发展国有林场事业,繁荣国有林场经济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林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江苏油料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也是食用油的加工、消费大省。江苏省油料生产特别是油菜生产的发展,对稳定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开始,江苏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回落,至2007年累计减幅达4064%。江苏充分发挥油菜在轮作换茬、促进耕地用养结合中的作用,结合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恢复扩大油菜生产,全省油菜面积力争恢复到72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边疆省份,又是一个山区面积占94%和林业用地面积占62%的林业大省,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比较困难。“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和“三农”工作的核心,推进现代林产业建设,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为广大林农创造一个比较稳定而且可靠的增收来源,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江苏省政府于2018年初下发了有关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把江苏从粮食产业大省建设成为粮食产业强省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品牌引领,提升江苏粮油产品的美誉度,突出地域优势和特色粮油培育发展,促进品牌整合,打造江苏省域粮食品牌。近期,江苏省粮食局启动了"苏米"品牌创建工作,聚全省粮食行业之力,共同打造江苏大米省域"苏米"品牌,增强"苏米"的市场美誉度和影响力。江苏是水稻生产大省,水稻的面积和产量均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与水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开展社会经济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度研究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5—2019年江苏省社会经济和水生态环境指标,对13个设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水平,并对其进行了等级划分,针对其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9年,江苏省社会经济与水生态环境耦合度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表现上,苏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水平最高,苏中、苏北其次,地区耦合度差异较大;总体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协调发展度的改善程度较大,苏中地区改善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供给是有限的,现有耕地又因各种占用锐减,因此迫切需要增加耕地,保证"占补平衡"。沿海滩涂是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围垦是江苏省增加耕地的有效途径,对缓解江苏用地日益紧缺的矛盾,推动沿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用模糊理论对条子泥围垦项目进行社会效益分析,从养殖收益、农业生态收益等方面分析该项目的社会总效益。量化分析各因素对条子泥项目的影响,并从理论方面分析条子泥建设对东台市的巨大影响,从而得出条子泥围垦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巨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围垦滩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讨论了沿海滩涂实施围垦工程所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针对江苏省东台市的滩涂围垦现状,分析了沿海滩涂开发对海岸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滩涂保护和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生态化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进行推测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整体较低,只有少数林业局能够达到有效的投入产出状态,林业投资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投入冗余,林业总产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会降低投资冗余,但仍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冗余,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素投入的结构优化是提升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该省5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赤字程度加剧;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大幅上升,耕地生态足迹缓慢下降;控制人口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量、社会和谐为着力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措施:大力实施双低改造;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措施;绿化美化村庄,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7.
淡水资源紧缺是江苏沿海大规模围垦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建立更加高效、高保障度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增加水资源供给,合理利用水资源,将是江苏沿海开发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结合围垦区(包括人工岛)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关联,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需要,研究蓄淡工程的类型、规模和布局(河口水库、河网节制闸、天然湿地、平原水库),确定蓄淡工程规模和优化组合方案,评估蓄淡工程综合效用和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和利弊分析),提出兼顾供水、防洪、环保、海洋等行业需求的沿海围垦区蓄淡工程布局模式。研究改变现有基于陆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建立海陆结合的新型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成果不仅仅可解决未来江苏沿海大开发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也为解决今后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北方沿海城市水资源的匮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人均耕地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且近年来耕地流失的趋势还在加快,耕地减少主要集中在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毁地等几个方面.近7年来,湖南各地市表现出不同的耕地变化特征: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以及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地区,耕地变化率反而小;而相对落后的山区,耕地变化率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湖南省耕地减少的三大驱动因素,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耕地有关政策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等是当前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未来5年林业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新增育林面积75.32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1.84%,林业年产值达到76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100亿元,初步建成林业生态省。超前谋划、保障省力、部门配合是建设生态省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