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产业,但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发展的产业部门.本文在分析过去"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石 《商周刊》2011,(1):18-18
经常有人们抱怨,出国购物买回来东西一不小心就是“中国制造”,从国外大包小包背回来的还是“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但让老外们看到了充斥在商场里货架上、家庭衣帽间和储物柜里的中国货,也让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在惊叹中国的崛起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之余,又不断演绎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3.
过去,国人以“世界工厂”自居,源于中国经济的崛起,透着民族自豪感;现在,时过境迁,“中国制造”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已不复存在。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等等因素,我国制造企业原本就低微的利润日益稀薄,几近为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若要成功跨越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中等收入陷阱",科技创新是必然的战略选择,其中产品研发创新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制造技术创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实现科技创新,需要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然而,在繁荣背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缺乏自有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问题,"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是中国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唐婷  黎少芬 《新经济》2013,(27):65-65
在中国,篷房是一个鲜少有人知道的新兴产业。珠海丽日帐篷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篷房行业的”隐形冠军”,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并试图赶超久负盛名的”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中国制造”正在世界大行其道,迅速取代“日本制造”、“欧美制造”,凭借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傲视全球。然而,兴奋和自豪之余,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制造”深陷的尴尬困局:产品的附加值低,表面的繁华并未带来实际的繁荣,企业始终在价值链的最低端挣扎;低成本优势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巨大的资源、环境消耗为代价;自主品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质量问题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各国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案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才最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赢家.我国制造业唯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推进向中国创造过度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宋鑫陶 《商周刊》2011,(2):49-50
从落后到一流、从追赶到领跑、从量变到质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南车四方11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制造业应该借鉴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经济月刊》2008,(7):4-4
过去数年间,“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稳健成长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45美元,在能源、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和食品饮料等十多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的产量都居于世界第一位。在中国家电行业,彩电、空调、压缩机、微波炉四个产品占全球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廉价的、几乎无所不包的“中国制造”方便和丰富了世界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世界的福利。  相似文献   

11.
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中国创造”的前瞻性,已崭露头角。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对于“MADE IN CHINA”的标签,中国人会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2.
破解“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难题:抉择和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中国制造"固有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中国企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是国内产业走出困境、实现二次创业并再创"中国奇迹"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面临诸多难题。破解"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难题,需要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强化市场机制功能和优化政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王洪伟 《新经济》2010,(1):60-61
频发的反倾销战让中国企业叫苦不迭;以“标准”为由的贸易壁垒是对中国企业的深层嘲讽。“中国制造”在“国际标准”面前频频受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凭借自己的低成本优势风靡全球,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几何级速度的蔓延,"中国制造"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企业要摆脱困局,在国际化道路上重新确立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必须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5.
沈强 《经济师》2011,(2):72-73
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如何变为"中国创造"的话题屡见不鲜。以"李宁"等为代表的民族品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与诸多国际名牌分庭抗礼,国人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文章从南非世界杯战场的"中国制造"话题入手,剖析了"中国制造"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16.
刘洪 《经贸实践》2010,(8):56-56
当我们一再为老百姓不愿花钱而苦恼时,却可曾想到消费者的烦恼。当我们声讨丰田、惠普歧视中国消费者时,更应想想该如何为国内消费者创造公平。  相似文献   

17.
胡宏业 《商周刊》2012,(18):7-7
转型、转型,喊得天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简单地说是浮躁、是急功近利的GDP在作怪;复杂地说应该归咎于制度的缺失,归咎于规划的战略高度和科学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飞跃集团自1986年创业以来,坚持生产缝制设备为主导产业,目前是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从单个企业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缝制设备制造企业。飞跃还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拥有者,在世界缝制设备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翮 《江南论坛》2011,(3):20-21
曾经以星罗棋布的制造业基地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长三角江浙沪诸多城市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从长三角的实践来看,那就是要以“凤凰涅粲”的决心,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20.
在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问题。当时有专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有专家说不对,中国充其量只是“世界车间”或者说是“世界作坊”。从那时起,大家就认识到我国产品制造的量很大,但创新不足。我们长期依赖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这些离创造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