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堂文丛     
《理财》2015,(2):105
2013年,孟会祥先生酝酿蓄势多年的"竹堂文丛"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孟会祥先生是书法家、书法评论家、资深读书人和出版人,此丛书一经出版,好评如潮,斩获各类奖项。"竹堂文丛"获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奖,而《笔法琐谈》被评为2013年度优秀畅销书,《书法直言》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竹堂笔记》《襄城》《曾经》被多家报刊选载。2014年,海燕出版社再推"竹堂文丛"新作:《读  相似文献   

2.
李东阳 《理财》2013,(7):70-71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说出了书法鉴赏的精髓,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在鲁群看来,书法鉴赏需要“七看”。即一看人品,二看内容,  相似文献   

3.
东坡居士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阀一.不为成书也。”“骨、肉、血”是指书法的形质,而“神、气”乃是书法艺术的感悟性形式中所体现的神采和气息。它是书家内在修养的某种写照,是书家精神状态的外化。王僧虔在《笔意赞》中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因此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不仅点画要坚实精到,结体婀娜多姿,取法高古,更要气韵生动,“神采”飞扬,体现出书家超凡脱俗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彭飞的名字在书法界叫响了。特别是近日《彭飞书法精选》推出后,它以一股清新、明快、精炼、洒脱、搏动着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再次叩响了书坛,不禁让人想起书法家的艺术追求历程。有人说当今书法创作普遍存在盲目追求“流行色书风”,只见气势不见沉着,只重形貌不重气质的  相似文献   

5.
宋代《书》学疑古之风是对汉、唐《书》学注疏之习的一种新变。苏轼《书传》的出现,开创了《尚书》研究的新领域。苏轼疑注,进而疑经,体现并推动宋代《书》学的疑古风气。苏轼的观点以“取其说”、“驳其说”、“备一说”三种方式在宋代《书》学中发生作用。作为文学家的苏轼解经时,往往不屑考证,甚至以臆说经,因此他解经时能够发挥衍义,大发议论,从而使《书传》解经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形成了他独特的解经方式。  相似文献   

6.
东坡居士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骨、肉、血”是指书法的形质;而“神、气”乃是书法艺术在形式中所体现的神采和气息.它是书家内在修养、精神状态的外化。  相似文献   

7.
潘红丽 《新理财》2003,(2):12-15
明朝在国子监(国立中央大学),一般不设立算学科,国子监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造以明体达用之学,以孝弟,礼义、忠信、廉耻为之本,以六经诸史为之业。”“凡经,以《易》、《诗》、《书》、《春秋》、《礼记》人专一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兼习之”。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1328—1398)下谕令建立地方官学。“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教授生徒,讲论圣道。”于是“大建学校,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喻……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地方官学虽学一些数学知识,但总体来看,数学教育不如唐宋时期,处于下滑阶段。  相似文献   

8.
江苏分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银媒互动,拓展与媒体的合作领域。5月14日,江苏分行与新华社江苏分社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了以“书墨飘香”为主题的专家笔会,借助丝竹、茶道、壁画和文房四宝等风雅之物,彰显工商银行文化特色。江苏分行朱春华副行长亲临现场.与书法大师和诸位专家探讨书法文化、交流书法技艺。著名书法家席时珞大师挥毫题书“工于至诚行以致远”,并亲手将墨宝赠予朱春华副行长。  相似文献   

9.
明代书法     
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拓展,一般可分早、中、晚三期。 早期书法并没有延续杨维桢险绝求突破的路子,而是步趋赵孟颊工稳的书风。主要书家有“三宋”(宋克、宋燧、宋广)、“二沈”(沈度、沈粲)。其中,以宋克艺术成就最高。他以精善章草为业内称誉,代表作有《急就章》等,古雅道劲,技巧娴熟。  相似文献   

10.
书法     
《中国金融家》2012,(6):151-151
韩启超,1966年生于山东博兴,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书法研究生课程班,获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并获奖,其中两次获得中国书坛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书法导报》、《鉴宝》、《艺术》、《艺苑弥珍》、《东方艺术》等多家专业报刊,  相似文献   

11.
魏冬 《理财》2014,(10):63-65
娄红卫,又名娄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助教,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教师,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书法作品获全国首届草书展三等奖、“皖北煤电杯”书法大展优秀奖、《青少年书法》杂志创刊20周年书法大赛金奖、“林散之”双年展优秀奖、“许慎杯”书法大赛银奖、2004年《书法导报》年展三等奖、2006年《书法导报》年展银奖、2007年《书法导报》年展金奖、淳化阁帖杯?二王系列全国临帖大赛三等奖、“宝丰杯”全国书法大展一等奖、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等。  相似文献   

12.
李培业 《新理财》2003,(2):6-11
本文缘起 《数术记遗》记载有13种计算工具,其中“九宫算”具有奇特的性质,与其他各种算具绝然不同。日人三上义夫在其《中国算学之特色》一书中曾有所论及,但甚为简略,只有如下数语: “九宫算,如图所示;以自一至九之数排之于方阵内,指定其中任何一格,即表相当此格之数。” 我国许莼舫在其《中国算术故事》一书中介绍更为简略,其言曰:“九宫算刻板成九格,如图,依部位定数,用算珠放  相似文献   

13.
丁嘉耕 《金融博览》2007,(12):78-79
丁永康,江苏淮阴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擅长楷、行、草、隶多种书体,其楷书以欧体见长,行书以王羲之、赵孟(頫)书体为师,草书从《十七帖》、《书谱》入手,经过多年的临摹,已达到一定水平,高雅轻灵,飘逸潇洒,极富书卷气息,于舒卷自如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相似文献   

14.
《夏侯阳算经》为《算经十书》之一。历史悠久 ,保存资料也多。因为围绕这部算经 ,矛盾既多 ,人们不同的观点也多 ,很有深入澄清的必要 !首先 ,《夏侯阳算经》是何时代的书 ?《夏侯阳算经》序说 :“然算数起自伏羲 ,而黄帝定三数为十等 ,隶首因以著九章。……五曹、孙子 ,述作滋多 ,甄鸾、刘徽 ,为之详释。”这说明它的成书在北周甄鸾之后。《张丘建算经》序说 :“其夏侯阳之方仓、孙子之荡杯 ,此等之术皆未得其妙 ;故更造新术 ,推尽其理。”这又说明它成书在北魏张丘建算经之前。详阅《夏侯阳算经》卷上 ,列于目录的就有“课租庸调” ,既详…  相似文献   

15.
张国云作品     
一如“诗话”、“词话”或“曲画”,“书话”之名盖循此演化而成为一种独特体裁。书话是以序跋唱和为主体的怀旧文字,但本书作者的独特经历和交叉学养,使《云边书话》别具特色。作品以“文学人生”为基调,围绕作者名下数十部作品的出版因缘,重视事实,列叙掌故,念昔日而瞻前路,温故纸以发新知。摩挲书叶,我们可以感知到作者心系文学的深情...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09,(3):92-93
农行日前推出5项措施大力支持“三农”发展,这些具体措施包括:切实做好粮食生产金融服务、突出抓好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工作等。同日寸农行下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做好2009年三农业务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根据《意见》要求,农行将以深化和扩大服务“三农”试点工作为主线,以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之义宽泛深刻 改革”一词,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后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皆指对已有成规的改动变易.自此以后,“改革”遂成习见之词,而且其词义越来越宽泛,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均可称之为改革.不过,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 “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相似文献   

18.
<正>孙过庭《书谱》云:“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我以为,这既是段云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也是其书法风格的鲜明特征。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刚进工商银行时,“中国工商银行”这块金字招牌还是六个刚健雄浑、端庄俊美的行书,其中“国”与“银”两个字写的是繁体字,给人以艺术性、历史感。  相似文献   

19.
沈谦 《理财》2011,(11)
兴中会成员冯自由在《革命逸史》“李纪堂事略”一文中,第一句话就赞誉“清末革命党员捐助历次起义军饷最巨者,以李纪堂为第一”。而“革命富人”也是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一书中对李纪堂的赞誉之词。李纪堂还加盟兴中会及同盟会,并慷慨解囊相助,为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巨额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20.
推出《次贷风波启示录》一年后,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次贷危机研究课题组再次撰写了《次贷危机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思潮、经济政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格局》一书。由“风波”到“危机”,从书名的变化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于本次金融海啸不同发展阶段的定义和理解;细读之后,更为书中详实的数据材料、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深入浅出的表述所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