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环境经济》2015,(1):27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公众参与一章,却未给公众和公众参与下定义。这就使得部门和地方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立法过程中面临一个难题,如何界定公众参与的概念、范围和形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这个难题,可以采取总与分相结合的规定方式处理。在总则的规定中,尽管没有给公众和公众参与下定义,但也没有对公众范围和公众参与的情形做出限制,从而维持公众范围的宽泛性,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对公众参与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做出宣誓性规定。在分则中,针对参与的目的或任务不同,对于参与的群体范围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的指 相似文献
3.
4.
6.
7.
8.
<正> 经济杠杆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觉地运用经济规律的作用,调动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使之按照最大的经济效果,最符合生产目的的方向运动的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经济范畴来实现的。因此,运用经济规律只能通过运用相应的经济范畴为手段来实现。例如,价值规律的作用,则表现为价格等一系列价值范畴的运动和作用,人们要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就要通过利用这些价值范畴来实现,这些价值范畴就是经济杠杆。当然,经济范畴并不都具有经济杠杆的性质,不是所有的经济范畴都是经济杠杆,只有那些在经济管理中可以用来作为调节和调动生产总过程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按一定方向或国的运动的经济范畴才是经济杠杆。所以,也可以说经济杠杆是作为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的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经济杠杆是有着广泛的作 相似文献
9.
10.
11.
技术引进是指一国通过各种合法方式从国外获得专有技术(know-how)和(或)工业产权的国际贸易行为及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开发行为。这里,专有技术是指未公开的、不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技术决窍,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流程、产品配方、技术说明、技术示范、管理经验以及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工业产权是指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技术引进蕴含两层含义:(1)过程性;(2)效率观。技术引进的过程具有交叉循环性和阶段性。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要把它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把引进的技术投入生产运用,进行消化、吸收,然后向国内扩散。由于外汇短缺,技术引进也要为刨汇服务。这双重任务决定了技术引进是复杂 相似文献
13.
14.
15.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