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问题数见不鲜,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主要表现为土地权益、经济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四个方面。针对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四方面入手,制定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对策,使失地农民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住房保障权的性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该项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构成要素和社会物质构成要素,不少国家的宪法都将住房保障权加以规定,实现住房保障权具有保障基本人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根据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特殊性和保障的基本原则,从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角度,对农民工适用廉租房制度、公共租赁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经济租赁房制度(农民工公寓)、限价房制度等保障形式进行适用性研究,以确保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能够顺利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住房保障支出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住房保障支出水平的测算中,考虑到住房保障资金主要由财政支付,首次采用住房保障支出系数D和财政支出系数C。利用公式X=XGa=XFa×FG=D×C来进行估算,通过国际间、国内比较,发现这一理论计算结果基木与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住房保障供给能力分析中,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强调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5.
住房保障政策已成为政府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保障政策具有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对经济的刺激具有长期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6.
住房保障是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住房保障建设的主要手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实施住房保障的时间短,实施住房保障面临的问题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选择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财政政策模式,坚持市场导向,适度保障,动态调整原则,发挥财政政策在住房保障领域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7.
房价居高不下,已越来越成为影响民生的问题。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成为各界关注的两大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老年保障体系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维护老年人权益,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保障。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造成农村老年保障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农村老人需要更多的生活照顾以及医疗服务。通过对我国农村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本文认为未来发展需要采取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双向互动老年保障模式建设,均衡城乡老年保障公共服务发展,让城乡老年保障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实现城乡老年保障的互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移居城镇具有战略性意义.城乡移居成本可用城镇与农村居民的虚拟房租之差来表示.通过测算中国2006年~2012年城乡居民虚拟房租的差异,实证分析城乡移居成本的变化.结果显示:城镇地区人均虚拟房租为9 567元/年,农村地区则为1 054元/年,即农村人口移居城镇需支付约9倍的成本;中国虚拟房租总额占比GDP均值为15.81%,远高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据此提出户籍约束是影响中国城乡移居的主要因素,建议区域性放开户籍约束,并鼓励农村人口进城购房.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以财政分权因素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形成激励地方政府自觉增加住房保障财政供给的机制,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不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供给能力。今后需要结合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并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城镇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需求,合理规划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房的现状看,目前经济适用房性质定位不清、运作模式不当。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市场化运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采取多种住房保障方式等来加强经济适用房的住房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住房保障的路径选择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人的工资来说比较低、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农民工在居住状况上呈现出边缘性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六种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人的工资来说比较低、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农民工在居住状况上呈现出边缘性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六种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住房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建立了自己的住房保障体系,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因住房短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根据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实践中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研究并反思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居住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需要,是一种刚性需求,必须予以满足。购买住房所有权是满足居住需求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购买商品化住宅。中国城镇极高的住房自有率完全是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滞后的结果,降低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有赖于中国政府扎扎实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由于中国各地情况不同,城镇的住房自有率不宜硬性规定,但各地住房保障水平必须有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刚刚步入社会,收入水平较低,但并没有被纳入城市低收入群体,不能享受现行住房保障政策,因而其住房问题令人堪忧.因此,应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将大学毕业生纳入到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稳定房价从而降低房租;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创业,降低其住房成本.  相似文献   

17.
住房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建立了自己的住房保障体系,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因住房短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根据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实践中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研究并反思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新的保源,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本文构建了城镇化率、GDP与保费收入之间的VAR模型,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了城镇化对保费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我国保费收入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对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加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我国商品房不断发展,伴随其发展的结果是房价节节攀升,如今房价已远远超过了居民可承受的购买能力。我国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至今,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完善了住房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但近几年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一直频发各种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表明我国急需一部住房保障法这样的国家大法来规范和引导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运营,住房保障法的建立将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尝试性地提出住房保障制度并轨的观点,认为这种并轨应该包括短期并轨和长期并轨两个层面.在短期内,应该推进租售并举的经济适用房发展模式,提高租赁型住房保障比重,逐步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并入到租房保障体系;公积金管理实施“准银行式”的模式,实现保障资金的跨区域流动;长期内,应该构建多层次、梯度性、差异性的租房保障体系.同时,推进租房保障资金的准商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提高保障资金供给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