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南少林寺塔沟武校的30余名“少林小子”,以精湛的少林功夫武术表演按惊四座。与此同时,在全球企业云集的世博盛会上,众多有着东道主身份的本土品牌则以高科技的“中国功夫”征服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一系列带有大量中国元素的动画电影的上映,并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很多人会想,为何这些中国故事能在好莱坞电影中取得成功?这固然有技术上的原因,但单纯地将文字故事转变为动画还不足以;更多的是电影中的形象,角色定位,幽默设置,场景、音乐等的配合运用,在愉悦观众的同时传递着正能量.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带有传统好莱坞式英雄色彩主义的电影.它的背后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好莱坞电影模式.本论文将从分析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产业链模式开始,结合电影《功夫熊猫》,探究这种模式的常见特征,如何制作,宣传,达到品质与票房的双赢,阐述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卖点,包括场景,人物,理念,功夫等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元素,探究这种产业链模式在功夫熊猫中的成功运用,如何在中国打开市场,以及如何在保持口碑的情况下连续推出续集.在《功夫熊猫》在中国获得巨大反响的情况下,本论文就关于如何学习并融会贯通这种电影产业链模式和提高故事原创能力上给予建议,以发展中国动画电影事业.  相似文献   

3.
秦邦建  宋平 《经营者》2004,(10):100-101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  相似文献   

4.
杨亮 《企业文化》2012,(11):53-54
去年暑期档的动漫电影大战,让人记忆深刻:五部国产动漫电影票房不足9000万元,远远落后于《功夫熊猫2》5亿元和《蓝精灵》4亿元的票房。在这场真刀真枪的市场比拼后,很多人都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思考,除却缺乏好莱坞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和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之外,动漫产业人才的瓶颈也成为导致中国动漫“慢”下来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5.
子荷 《中外管理》2008,(8):100-102
自6月以来,相信裹挟中国功夫而来的梦工厂制作《功夫熊猫》席卷了整个中国。 和几乎所有的美国片一样,《功夫熊猫》继续秉承了美国思路: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个精神。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如果你想将娱乐与培训合二为一的话,《功夫熊猫》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就像片中的“神龙秘籍”一样,电影本身也是一本管理秘籍。  相似文献   

6.
吴琼 《中国企业家》2009,(6):125-126
一飞冲天的“本土杀手”突然急转直下! 作为《中国企业家》和BCG的重磅关注对象,这些新兴市场挑战者正经历大起大落。去年,我们关注的主题还是“狙击跨国巨头的本土杀手”,今年,他们正遭遇第一次全球危机大考。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06,(7X):3-3
在中华英才网举办的四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中,登上TOP 50排行榜的本土企业比例逐年上升。2006年,本土企业更是进步神速,上榜率达到前所未有的48%;新上榜的10家企业中,百度、阿里巴巴、中广核等8家均为本土企业;腾讯、美的、海信等3家本土企业更是包揽了“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可见,在大学生心目中,本土企业的雇主品牌形象正在稳步提升中。  相似文献   

8.
颠覆本土化     
《经营者》2013,(4):63-63
2012年是商用车市场的“寒冬”,2013年很可能演变为“酷暑”,商用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将面临国际化竞争 其实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各个点滴环节的不断优化、严格遵守和反复再现的扎实基础上,才能得以逐步实现。中国企业只有通过提高效率来加强实力,才能在中国本士市场即将拉开的国际化竞争之役保持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如果好莱坞要拍一部中国功夫题材的动画片,要从动物中找一个中国文化的形象,会找到谁?一定是熊猫。2008北京奥运会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功夫之王》、《木乃伊3》无不是想趁机海捞一笔。时下,这部《功夫熊猫》显然是迪斯尼不甘落后的圈钱之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店业本土品牌经过世博会的冲刺和磨练,一定会成为本土市场的王者,也一定会成为国际市场的挑战者。世博是让本土酒店品牌追赶国际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孕育奶山羊     
时隔一年,《中国企业家》记者再次跟随一家本土VC一同“下乡”看项目,这次带我们下乡的本土VC机构也是来自深圳,叫东方富海。上次我们在文章中曾呼吁资本与人才一同下乡,这次“下乡”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企业家。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中国本土企业都在抢食“乡下”市场,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场饕餮盛宴,还是一块难消化的硬骨头,要看各自“修行”的本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发展本土企业文化为主线,深入探析传统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提出“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的主体思想,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2008,(13):24-24
这只美国进口的熊猫来势汹汹! 《功夫熊猫》自6月20日在大陆上映不过一周,票房就已经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这是好莱坞工业流水线和美国价值观的又一次全球性胜利,中国元素在电影中充当了一件增添刺激和展示异域色彩的外衣。  相似文献   

15.
突围之路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中国功夫的修炼之道,浓缩着数千年的中华智慧,更值得今日的“中国制造”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小龙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偶像已经被牢牢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作为一个传奇人物,李小龙所创造的奇迹让人敬仰,将“功夫”两个字写进美国字典、掀起的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唯一入选的华人、人选世界史上“200个最伟大的流行文化偶像”、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两座高峰的世纪巨人,被誉为中国功夫第一名人李小龙无疑是成功的,但是透过李小龙的成功之路来进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其成功之路正是创业人自我修炼的一条或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企业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校企合作育人成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跨国水电企业本土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逻辑,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结合岗证赛融合三全育人理念,探索出“两层级,三维度”的培养路径,即从水电通用人才到专用人才两个层级,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维度进行培养,把握好“准入关”和“质量关”,帮助企业进入本土市场,实现属地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月上甸,好莱坞正热火朝天地拍摄《变形金刚2》,南方民企美特斯邦威(后简称美邦)的老板找到刘思汝,提出想将自己的品牌植入到这部大片中。刘思汝是何方神圣?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深圳做过记者,后就职于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为其在中国摄制的电影《功夫》等作宣传推广,还参与过电影《赤壁》在海外的行销。  相似文献   

19.
沐年国 《企业研究》2006,(11):16-17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根据国家商务部2004年中期报告,截止到2004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达49万家,累计使用外资5450亿元。全球500强的大多数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独资企业或是办事机构。客观的说,无论是从实力角度说,众多本土企业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外资企业,向外资企业学习也成为本土企业赶超外资企业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并非一帆风顺。在中国市场,也有许多外资企业纷纷落马,对他们失败的原因进行深思,也是对我国本土企业一种“另类”借鉴。下面,我从营销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挟中国功夫而来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以其独特的魅力席卷了整个中国。《功夫熊猫》继续秉承了美国电影制作思路: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种精神。《功夫熊猫》给了我们很好的管理启示,职业经理人如果想将娱乐与培训合二为一,不妨观看《功夫熊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