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在2004年就有不少专家学者说这一年是“中国品牌年”,到2005年又有不少人说这一年是“中国品牌年”,其实,我以为2006年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品牌年”。不过,以后每年都将是“中国品牌年”:因为成就品牌非一日之功!中国品牌称雄世界还需我们做踏实而又坚韧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柏 《品牌》2012,(12):42-46
<正>2012,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百度应景的推出了"百度2012拯救地球号登船卡"。世界末日也可以拿来用作品牌宣传,不得不佩服百度的创意。这也预示着2012,对于中国的品牌来说,将是一个非常精彩,也是非常跌宕起伏的一年。2012世界经济形势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渐缓,品牌竞争环境严苛。"只有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是经济学界的观点,对于品牌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有在经济低迷时,才知道哪个品牌能够坚挺。品牌盘点,当然是盘点品牌的核心资产知名度、美  相似文献   

3.
佚名 《中国品牌》2014,(1):70-73
中国经济“黄金时代”的主要动力,就是释放出市场的力量,让企业、让品牌成为这幕伟大动力的主角。2013年可以看做中国品牌发展的新纪元。这一年,李克强总理在多次出访期间,大力推广“中国制造”;彭丽媛携中国本土品牌眼饰、配饰以及赠礼出访外国,极大带动了中国品牌蓬勃发展的热潮;外长率先更换红旗轿车,提升了红旗车的品牌形象;首届中国质量奖出炉;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2013年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红利得到极大释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业》2008,(7):35-35
6月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发布“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这是世界品牌实验室第5次发布该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正>证明中国迈入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数据,同时也可以证明中国消费市场的时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而品牌数量也是以倍数增长,这一切都给了奥特莱斯发展的机会86亿美元,这是2008年我国奢侈品消费的总额,全球占有率超过25%,凭借这一数字,中国迈入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正是在这些奢侈品品牌的带动下,品牌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6.
陈志平 《品牌》2002,(6):22-23
<正> 中国是世界四大产烟国中卷烟产量最高、卷烟品牌最多的国家。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卷烟行业始终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强势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纵观中国卷烟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硬"的方面,通过多年的技改引进,已达到世界先进生产水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品牌是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理由很充分:中国的GDP在全球占第四位;中国的外贸在全球占第三位,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全球占第一位,但是世界上最好的100个品牌当中,美国占了51席,欧  相似文献   

8.
“中国品牌”路漫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一国对另一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影响能力成为了国与国竞争的关键。而经济渗透和控制影响力需要依托两个主要手段:一个是资本,它通常是通过控制别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企业来发挥作用;另一个,也是更加犀利、更加彻底的手段就是品牌,它通常是通过控制作为市场存在基础的消费者意志来发挥作用。资本的影响力往往短暂而不稳定,而品牌的影响力则可以长期存在,在好几代人的周期中发挥作用。”2006年8月4日上午,当奇瑞副总经理李峰在“品牌万里行”活动仪式上说这番话时,一时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确实,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未来的市场就是名牌的市场:谁拥有名牌,谁就占有市场。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量不足10%。加快自主创新、培育中国品牌,是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2005年12月10日,商务部召开了自主出口品牌会议,宣布从2006年开始,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这一工作也得到了多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2007年2月9日,商务部在京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总结点评了我国品牌发展的状况,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品牌经济的思路和建议。这也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就品牌发展发布年度报告。品牌大师弗朗希斯·麦奎尔曾对中国企业提出如此之忠告:“没有世界名牌是因缺乏自信。”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如果过去二三十年我们是在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相信今后的二三十年中国将在品牌建设上大有所获,培育出越来越多世界知名的中国品牌!世界级的中国品牌正在孕育和成长之中,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  相似文献   

9.
艾育荣 《广告大观》2006,(7S):62-64
“今年你评了没有?”,一个大型企业高层沙龙上,老板们这样互相地问候着。“评”不是评奖,而是品牌评估。三年前的中国,品牌评估还只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从04年开始,品牌评估的概念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走进了千万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一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海尔赫然在列,名列95。  相似文献   

10.
"展翅高飞,高到被全世界看见!"这是联想柳传志在交棒杨元庆时留下的寄语,同样也是中国企业家共同的愿景。让世界听到中国品牌的声音!这个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潜心修炼的中国品牌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品牌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品牌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诚 《品牌》2005,(3):12-19
<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如今读来依然常读常新。探寻中国品牌国际化之路,记者心中油然浮现出伟大诗人屈原的这两句千古名句。是啊!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又远又长,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为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有识之士,为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之路而上下求索的真的勇士,无不胸怀鸿鹄之志,为中国品牌屹立于世界优秀品牌之林而歌哭呼号,慷慨奋争。问世间品牌为何物?直教人为中外品牌的生死博弈而惊心动魄!我的品牌,我作主!而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在这场中外品牌的生死博弈中,才只是拥有了参与竞技的资格。中国品牌在博弈中究竟能走多远?我们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格兰仕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是"中国智造"的典范2014年12月26日,新华网主办的"中国智造世界影响"——寻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格兰仕)荣膺"2014年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榜单。2013年12月,该公司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格兰仕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是"中国智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供应基地,中国企业不缺乏产量和品质优势,众多中国品牌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未来,中国商品价格的增值点将主要依靠品牌建设。20世纪初汽车业在美国崛起,福特和通用当占首功;1980年日本汽车业崛起,丰田、三菱居功至伟;现在也是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4.
吴长江用"争行业第一,创世界品牌"的理想影响员工,影响经销商,影响消费者,影响中国。在这一伟大理想的指引下,吴长江的创世界品牌的目标一定能实现"雷士,民族的品牌;雷士,照明业的旗帜;雷士,上市成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品牌》2008,(1):42-42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市场,而且有望在2015年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长期以来奢侈品市场却难觅中国品牌踪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全国第一个奢侈品研究学术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日前正式揭牌,中外专家将携手打造中国自己的奢侈品牌。2009年,研究中心将开始招收我国第一批"奢侈品"研究生。  相似文献   

16.
<正>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时候,一个南京服装设计师品牌"危中求机",创造了两个"第一":中国内地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参加"世界精品品牌展"的服装设计师品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跻身"老佛爷"百货店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相似文献   

17.
无暇 《中国市场》2009,(42):30-31
<正>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必定是一大批来自该国的国际品牌崛起的过程。60年是一个什么概念?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弹指一挥间。"中国人就是在这历史长河的"弹指一挥间"中创造出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又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百年走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品牌实验室新近推出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国"海尔"名列其中,排名95位.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进入全球性知名品牌排行榜.它既标志着海尔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预示着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将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于忠林 《中国市场》2006,(10):67-70
2006年6月16日,第三届“世界品牌大会(World Brand Summit)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会”在北京&#183;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大会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玉柴品牌位列第119位品牌价值4682亿元,这是玉柴确立“将玉柴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后,获得的又一次权威认定。  相似文献   

20.
大国崛起,品牌共荣共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腾飞,中国品牌用15年时间,从默默无闻走向举世瞩目,用不容忽视的影响力震撼着世界。2006-2020,不仅是中国品牌的新时代,也是每一位亲历者的新时代。过往辉煌,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