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几年我国的物价快速上涨,通胀势头明显。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进入调整阶段,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通胀压力暂时缓解,而国内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严峻。目前,经济形势有好转的态势,但欧美等国的经济疲弱和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还在对我国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国内物价上涨明显,通胀压力加剧。因此,应警惕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滞涨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蓝皮书认为,中国2011年的宏观调控要把稳定经济增长、管好通胀预期作为主要任务。蓝皮书说,当前,中国经济存在加速增长的趋势和通胀压力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此轮经济周期也己进入下行阶段,长达5年的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在外需减弱与要素价格重置中结束,经济进入“低增长、高通胀”的可能性增大。外需减弱与要素价格重置也将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挑战,在2008与2009年将会经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阵痛。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企业》2008,(7):19-19
瑞银集团高级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2008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中国能够经受住美国经济下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中国出口仍将比较强劲的增长,通胀在下半年也会稳定并下降。但外汇资产的快速积累正给整个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近年来呈现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基本特征,被誉为是中国经济最好的时期之一。然而,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宏观环境往往是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摇篮。国际经验显示,高增长低通胀环境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具有普遍性。20世纪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也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但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货币当局不得不加息,最终刺破资产价格泡沫。因此,股票与房地产资产价格问题目前备受国内外关注。流动性是资产在短期内以低成本完成市场交易的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好,价格稳定,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低。因而,流动性会影响投资者对资产的定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都面临减速,同时也面临比较大的通胀风险,所以一方面是增长减速.一方面是通胀风险比较大。当然,这两点结合起来如果把控制通胀作为头等的要事来讲是要经济降温。 中国经济将减速 从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过去)前三十年保持10%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经济无论是对内对外,都处于一个非常时期,防止实体经济衰退导致国民收入锐减,防止金融体系失序导致国民财富蒸发,这两个防止应成为当前重中之重。为此,有必要果断地采取非常政策,以度过经济风险期,延长中国经济繁荣周期。在国内政策上,目前,“抑通胀,保增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减税。在经济发展更多要依靠内需扩大的背景下,以减税增加国民收入,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8.
《辽宁经济统计》2010,(6):31-31
据6月9日中国经济信息报,盛宏清撰文指出,5月份以来,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风起云涌,国内一些人对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和通胀的担忧也在升温。上述忧虑情绪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欧美股市和中国股市大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而具有避险作用的美国国债和国际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增长指标出现了下行势头,在未来几个月,通胀水平也可能有所下降。这是否意味着控制通胀的战斗已经打赢,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又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与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的六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经济界》2011,(4):4-10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虽然在加强,但是仍很弱;中国目前的通胀不是货币供给过量的结果;输入型与结构型等通胀类型,不会导致恶性通胀;美国的新一轮危机很快就要到来;北非动乱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延续;"十年超美",未来十年是中美关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与市场》2006,(6):12-13
经济仍呈“高增长、低通胀”走势 由于一季度出现的经济高增长和投资强力反弹,目前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有再次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特别是央行刚刚公布了把贷款利率提升0.27个百分点,更引起了人们对政府宏观政策将转入收紧的猜测。那么中国是否真的会进入新一轮的宏观紧缩呢?  相似文献   

12.
郑景昕 《英才》2011,(7):104-109
面对"滞胀"威胁,应该以保增长为要,还是以压通胀为先?一季度经济增长9.7%,略低于去年四季度0.1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缓慢下降。而海外"做空中国派"中不乏诸多对冲基金经理,近期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论调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了超乎寻常的高速度增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经济过热现象。随着政府一系列调控措施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性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趋近平稳。中国经济软着陆已逐步完成。"今年二三季度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四季度的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两位数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并不是好事。他说,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正常的增长应该是在7%至9%,高于9%会出现通胀甚至经济过热,低于7%则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日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作用——上游产品通胀,下游产品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加剧了进口国的通货膨胀。李晶承认,中国的上游产品确实存在通胀情况,因为上游资源短缺,例如40%的石油、50%的氧化铝、50%的铜和50%的铁矿石都需要进口,由此推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5.
王建 《经济界》2010,(2):20-22
中国经济复苏由于三个原因还不稳固:第一,2008年经济增长率下滑时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部危机再度爆发的阴影未除。第二,消费还难以支撑持续内需扩张的经济增长。第三,非国有投资比重还太低。中国目前的通胀是输入型与结构型的,加息会损害经济复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通胀的两个主要成因与人民币流动性没有太多关系,所以,执行更加严格的货币政策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历史地看,现在的物价水平只是较低水平上的“高”,一定的通胀水平是可以容忍的。现在特别需要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成功保住了8%的增长之后,宏观调控的最大挑战,曾被认为是保增长与控通胀之间的平衡。然而,这两个政策目标间并不存在严重冲突。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急升至两位数,而12月的物价也出现跳升。未来一两个季度,可能继续显示经济的强劲增长和物价较为明显回升。这种趋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11,(6):20-21
从目前来看,通胀仍在上行,但还不至于"失控",而货币政策收紧仍然十分必要。 今年以来,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而随着4月5.3%的CPI等经济数据出炉,市场又开始担心经济增长是不是会往下调?而且央行已5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货币政策未来到底怎么走?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通胀压力加大,经济增长趋缓,由此,关于中国济是否存在滞涨风险之争不绝于耳。从现在中国经济短期走势看,"物价上涨,经济下行"的格局似乎清晰可。一方面,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数显示,6月的CPI为6.4%,创3年来新高。中国的通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改变。2003~2006年,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四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11%,平均通货膨胀率仅2.1%;2007年,经济逐步开始向高增长、高通胀方向转变,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货膨胀率上升至4.8%;进入2008年,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高通胀运行态势,经济增长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