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药物代谢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药物代谢在新药开发初期寻找具有良好药代性质的候选物、先导物结构改造和结构修饰、硬药和软药的设计方面等,阐述了药物代谢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将推动新药研究的开展,加速新药研究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前药原理与新药设计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探索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规律,推动新药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文献检索,综合、归纳、分析、概括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方面的典型事例。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广泛应用,不仅可对经典的含羧基、羟基、氨基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制成前药,还可制成偶氮型前药、曼尼希碱型前药、一氧化氮型前药及开环、闭环等新型结构的前药,既保持或增强了原药的药效,又克服了原药的某些缺点。利用前药原理设计新药投资少、风险小、成功率高,适合我国国情,是值得推广的新药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3.
浅谈“me-too”药在新药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探索“me-too”药的研究规律,推动新药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比较、归纳、综合,阐述“me-too”药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及典型事例,总结了国内外“me-too”药研究成功的经验。“me-too”药在新药研究中广泛应用。应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换、前药设计及手性药物研究等制得了大量“me-too”药物。“me-too”药是以已知药物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结构改造而得到的新化学实体,比全新结构药物的创制研究难度低、风险小、成功率高,是新药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由仿制向创制转轨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探索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新药研究中应用的规律,推动新药研究的进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阐述生物电子等排的定义及各类生物电子等排的特点、使用范围、典型事例;表明生物电子等排既有外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子或基因的替换,也有在体积、形状、构象、电子分布、脂水分配系数、pKa、化学反应性(包括代谢相似性)和氢键成键能力等重要参数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子或基团的替换,是对已知药物的结构改造或结构修饰;所产生新化合物优于、近于或拮抗原来药物的作用,具有成功率高、风险小、投资少的特点,在新药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用生物电子等排体进行新药设计,尤其适合我国制药工业现有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具有手性中心的药物,其两种对映异构体通常在体内表现出不同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为了对单一对映异构体的药理行为和代谢途经进行研究,必须发展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方法。为此,本文就基于手性固定相的手性液相色谱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为紧急临床需求揭示更好的生物靶标、开发新的给药方式和治疗方法等手段,化学家可帮助人类实现药物研发现代化."《化学,为了更健康的生活》白皮书提出,化学科学将拓展新药物来源,提高新药成功率,降低成本. 化学介入提高新药成功率 白皮书强调,一种在发展过程各个阶段都有化学介入的更合理的新药研发方法正在出现,即首先确定一个代表疾病途径或病原体代谢临界点的生物靶标,然后设计和合成能与靶标有效结合的化合物.确定靶标的目的是将特定基因及其生物产物与疾病联系起来.化学家将寻找新的和改进的生物靶标,以提高药物研发方案的成功率,并可提供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的药物.据悉,新型探针化合物和表型分析将有助于新靶标确定.  相似文献   

7.
2008年,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将实现由仿制药为主向自主创新药为主的战略性转变。2009年9月18日,《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的出台为促进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合理流动、制药产业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许可途径。未来两年,200多亿新药创制资金的介入,药物筛选、临床评价、新药研发信息化等13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的建设,数百个创新性药物的浮现,是中国医药产业界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药研发过程的日益复杂,如何合理配置医药资源、降低研发费用、避免新药研发的风险成为世界政府和医药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药品定价、新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药物经济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以分析与药物经济学的关系入手,进而阐述国内外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措施来推动我国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中对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晨 《化工管理》2022,(14):64-67
具备生物活性的催产素的初次合成开启了多肽类药物开发的新篇章,多肽类药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调查近些年来多肽药物的发展情况,并且通过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分析,概括了多肽类药物的诸多特点,其中着重于其药代动力学方面。这类药物在吸收、体内分布、代谢、排泄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有独特之处,与其他药物相比也有独特优势。文章就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10.
靶向给药系统是诊断和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因其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而受到广泛关注。叶酸受体在多数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但在正常细胞表面低表达或未表达,与配体叶酸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叶酸连接到药物载体上,可靶向作用于癌细胞。介绍了叶酸与叶酸受体,简述了叶酸受体介导靶向的作用机制,讨论了叶酸连接脂质体、胶束、纳米粒、聚合物载体、液晶叶酸纳米粒、负载药物通过叶酸受体介导诊治癌症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叶酸受体介导靶向给药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一是对叶酸受体介导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对药物释放后载体的体内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做进一步探索;三是研究单一、易合成但高效的诊断或治疗剂,减少材料浪费,简化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新药研发合同研究组织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我国的新药研发应采用合同研究组织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在世界新药研发行业研发外包市场日益增长及研发费用增加的国际环境下,CRO是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风险平均化的产物。结果与结论合同研究组织模式是中国今后新药研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上市专利药的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完善我国新上市专利药品价格管理提供参考,特研究新上市专利药品定价方法。方法总结我国现阶段专利药品价格管理方式,讨论不足之处。结果与讨论提出药物经济学定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美国医药科技创新技术体系、法规体系和投融资体系等不同侧面,分析了美国创新药物的研发模式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如何建设我国医药创新体系和提升我国医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观点和建议,力求对提高我国新药创制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国政府对药品创新的扶持力度。方法从药监史上的三个新药定义入手分析新药的界定对药品创新的引导。结论我国对药品创新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增加,所制定的“新度”标准也正在逐步提高,对新药的态度在由“保护主义”向“审查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5.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common belief that experience benefi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s driven by decision-makers allocating more attention to success experience or more attention to failur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differentiates between the two aforementioned types of experien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separate effects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We find that only late-stage failure experience improve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at success experience is more beneficial than late-stage failure experience and that, while others’ related failure experience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failure, others’ related success experience decreases it. We conducted our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drug development in the biotech industry and obtained our data from Pharma Projects. We emplo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model the likelihood that a drug development project results in fail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