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PPP模式中的BOT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BOT项目建造资产的具体核算方式,并分别阐述了BOT项目公司开立、建造、运营及移交四个阶段的财税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PPP模式或将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主流融资渠道之一,可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减轻地方债务风险,但相关的财务配套制度不完善,实务中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缺乏核算依据.本文在介绍我国PPP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着重对PPP各种运作模式的会计处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于2019年12月颁布《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明确了PPP项目资产的确认、计量及信息列报要求,为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于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应由政府方对PPP项目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本文以南昌地铁三号线PPP项目为例,对PPP会计准则在政府方资产核算中的应用情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华  马晨楠  张璇 《财会通讯》2021,(18):133-138
为解决我国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量化分析,文章基于风险能量释放理论,从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现金流着手,构建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厘清了PPP项目各阶段的资金运动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PPP财务风险和销售收入、政府补贴及出资呈负相关,与经营成本、贷款利率和所得税税率呈正相关;各因素按敏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政府补贴、贷款利率、所得税税率和政府出资,且各因素以相同比例变动时有利情况比不利情况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在PPP项目中,招投标阶段需要预先对项目实施各阶段税负进行预估.本文探讨了PPP项目招投标阶段在签订合同前,对项目建造、项目运营、项目移交阶段进行税负测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营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模式(PPP模式,对应项目简称PPP项目)近年来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但是项目回收周期过长导致了较高的财务及经营风险.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强,具有沉淀资产及时盘活、降低原始权益人投资风险等优点,民营资产参与的PPP项目若能实现资产证券化,则能够有效解决项目回收周期过长所产生的问题.本文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流程、财务处理及涉税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设运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所需的资金巨大,仅依靠政府筹资显然不够,必须引入市场机制。BOT模式的引入,不但拓展了投资融资渠道,还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BOT项目主要分为建造、运营和移交三个时期,加强各个时期的财务核算,对提高项目收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的概况,分析了项目不同时期的财务核算。  相似文献   

8.
孙晨 《财会通讯》2021,(14):101-104
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作为一种因特定目的而成立的主体单位,一般至少存在发起方及金融机构等两个以上参与方,各参与方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判断是否将产业基金纳入合并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判断产业基金投资的PPP项目合并问题,因此产业基金财务并表问题的研究非常关键.文章以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从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的主体性质研究出发,对实际业务中遇到的财务并表问题予以判断,最后结合准则国际趋同及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对下一步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财务并表问题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8,(15):56-58
近年来采用PPP模式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高速公路财务评价作为投资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政府方还是社会资本方都是必要且非常关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PPP项目财务评价与一般高速公路投资项目的主要差异因素,并通过实例对PPP高速公路项目的财务分析与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PPP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对PPP项目前期、项目运作及项目移交三个阶段中政府和企业的财务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指出在项目前期政府应负责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物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及项目相关合法性手续办理,企业负责投资决策分析、项目融资决策;项目运作中政府应履行财政支出责任、项目审计及财务监管,企业负责项目相关会计核算、运作资金管理;项目移交时政府应负责对移交资产的评估和测试,企业应负责财务后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9,(30):209-212
PPP是近些年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广泛采用的融资建造模式。PPP模式解决了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并通过引入私人资本提高了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造效率。然而,由于PPP模式风险管理十分复杂,导致若干PPP项目失败。基于文献分析法,遴选了18个PPP项目风险因子,构建了三层次的PPP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频数确定权重的方法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传统权重确定方法中主观性强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PPP 项目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 PPP 项目的开发中,需要解决问题之一是财务风险的防控。 文章针对财务风险管理在 ZYPPP 项目 SPV 公司的运用进行了讨论,对财务风险和产生的原因加以阐述,对具体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为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的 PPP 项目 SPV 公司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刘生姣 《当代会计》2021,(6):160-162
PPP项目是我国的朝阳项目,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行业.随着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PPP项目又是容纳高新人才研发高新技术的重要工程,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PPP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税务风险,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将会严重影响PPP项目的发展,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同时也会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形势下的PPP项目全过程的税务筹划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依据财政部近期发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五期季报,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落地率仅为31.6%,由此可知,虽然PPP模式因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物有所值、提质增效等独特优势,受到各级政府的积极应用与极力推荐,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落地率尚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PPP模式下投资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相关利益者众多、建设运营程序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极易引发财务风险,阻碍该类项目稳健落地.因此,顾于BOT项目为当今我国PPP模式在投资项目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具体模式,基于项目公司视角构建BOT项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期协助项目公司及时准确地发现、控制和处理财务风险,实现切实有效防范财务危机,提升BOT项目的落地概率.  相似文献   

15.
PPP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财政资金紧张,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施工企业积极参与PPP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种选择。然而PPP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各种理论研究和经验都不足,风险控制手段仍然比较缺乏,许多施工单位因此蒙受损失。施工单位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有较大财务风险,如何合理控制财务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融资、投资、运营、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分析了施工企业参与PPP的财务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建议,为完善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财会[2021]1号)第一条对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关于PPP项目合同的会计核算做了指导性规定.本文结合PPP项目实务案例,分析了该规定存在的适用性问题,并建议:一是项目公司PPP项目投资额,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第一条第(一)1款的规定确认为合同资产,以统一项目公司投资对价的会计核算标准;二是尽快出台针对PPP业务的系列会计准则,以统一PPP合同会计核算标准体系,提高项目公司PPP业务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侯琼 《企业研究》2011,(12):195-196
建造合同是会计准则内容中为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合同的管理、财务核算与相关信息公告等工作提出的必须要求,作为施工企业,必须要了解此建造合同准则的本质,根据建造合同准则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努力提高企业核算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为更好的融入市场竞争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在建造合同准则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施工企业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造合同是会计准则内容中为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合同的管理、财务核算与相关信息公告等工作提出的必须要求,作为施工企业,必须要了解此建造合同准则的本质,根据建造合同准则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努力提高企业核算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为更好的融入市场竞争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在建造合同准则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施工企业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PPP项目的现状,引入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基于KanBIM的IPD管理模式。通过研究精益建造四个关键技术(并行工程、拉动式JIT、价值管理和团队合作)与BIM技术交互使用,得出精益建造与BIM是相互促进的,探索IPD与PPP结合的契机,得出基于KanBIM的IPD模式应用于PPP项目具有一定优势,两者的发展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曹蕾 《当代会计》2021,(12):26-2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现代化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来满足自身不断扩大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的需求.通过PPP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关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投资项目财务风险,也能够为企业实现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奠定可靠基础.文章主要研究PPP项目财务风险的类型以及具体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