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助的连续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政府创新补助的连续性对不同性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助的连续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区间效应;政府创新补助的连续性与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呈正向关系,与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存在区间关系;政府创新补助的连续性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存在区间关系,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创新补助的连续性与成长期研发投入企业存在区间关系;与成熟期企业研发投入呈正向关系;对于衰退期企业,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独立董事背景特征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聘请技术背景独立董事对各阶段企业研发强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聘请学术/科研背景独立董事对成长期、成熟期企业研发强度促进作用最明显;聘请银行业背景独立董事对成熟期企业研发强度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引导独立董事工作、加强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提供参考,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纾解实体企业短债长用难题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其短债长用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短债长用程度,并且这一负向影响在风险偏好高、实体投资需求大、长期债务融资能力弱及非国有的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增进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降低企业过度投资,从而缓解企业短债长用程度。此外,通过降低企业短债长用程度,企业ESG表现还促进了企业业绩的提升、降低了企业的破产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发掘ESG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效果,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降低企业短债长用、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沪深A股2013~2019年国有企业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突破式创新产出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成熟期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5—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研究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区域金融发展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比例要显著高于非成长期的企业;所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比例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相比,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成长期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大于非成长期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的情况更为显著,说明金融发展水平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之间的融资差距具有“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资金投入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投入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当期绩效,而研发资金的投入对当前的影响不显著,对滞后一期的企业业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企业股权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异质性也会对研发投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特征,盈余质量特征也呈现出相应的阶段特征。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盈余质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盈余质量高于处于成长期与衰退期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需要更多的研发(现代成本动因)投入促进创新,然而创新的高风险性导致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创新投入。通过统计性描述或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比会计政策更能引导企业创新投入(尤其是民营企业,而创新战略实施后国有企业创新投资增长速度更快),也促进企业完善相关会计数据;会计政策和数据的完善对考察税收政策的执行起了重要支持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比所得税税率优惠更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且促使其更偏向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偏向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处于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偏向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盈利比负债更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张超琼 《当代会计》2021,(12):82-84
融资问题作为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制造业发展迅猛,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创新.基于2007—2019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数据,文章以企业研发投入为研究对象,考察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从产权性质角度衡量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会显著受到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相比国企,民企面临的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秦捷  刘唱 《当代会计》2021,(6):147-148
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经实证研究发现,增加研发投入通常会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呈线性变动关系,区别产权性质后,发现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税收筹划对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2018年574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引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高管团队外部异质性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发投入在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教育背景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上述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证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影响路径,而且在实践上为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团队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探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并购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影响评估看,企业并购能够显著促进创新产出的增加,且对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的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衰退期企业并购创新产出效应最大。从影响机制看,吸收能力效应是并购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机制。不管是对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还是衰退期企业,吸收能力效应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衰退期企业的吸收能力中介效应最大。因此,应鼓励企业借助并购方式走出成长或创新的瓶颈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创新追赶。同时,发挥吸收能力在并购创新效应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鼓励企业合理地吸收、整合和应用并购资源,发挥并购的协同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4.
环境规制是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媒体关注度强化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于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处于成长期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筛选出的1225家公司10年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拥有不同的银行信用,其中成长期企业拥有最多的银行信用,衰退期次之,成熟期末之;(2)货币政策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银行信用产生的影响不同,具体为,衰退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成长期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小。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货币政策变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银行信用融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西方投资者保护理论及相关实践为背景,结合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实情况,基于公司层面,分析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整体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偏低,并且处成熟期企业低于处成长期企业;对于处成长期企业和处成熟期企业,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皆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处成长期企业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比处成熟期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2011—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结构与创新水平的互动效应以及生命周期对二者互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创新水平也能够对融资结构产生反向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结构与创新水平的互动关系只存在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仅存在从融资结构到创新水平的单向影响,二者不具有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创新驱动发展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均能显著增强上述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盈利水平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当企业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为非国有企业时,上述关系更显著。研究结论表明,特别是处于成长期与衰退期、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并辅之以高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实现和谐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9.
曹昌燕  邹顺华 《财会通讯》2021,(23):66-68,81
在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规制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高污染企业而言.本文基于2016-2020年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环境保护税法》对高污染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高污染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环境合法性压力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不支持"波特假说",研究结论为政府如何兼顾控制环境污染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内部控制质量水平下CEO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CEO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显著的激励作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抑制CEO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基于产权性质的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之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所产生的这种抑制效应更为显著.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CEO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相关的学术文献,而且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