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长江流域生态流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利用全方位的数据感知、高性能的计算分析、全过程的应用服务和多形式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探讨了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对智慧水利建设和长江大保护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现状,分析了长江流域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围绕水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提出应从补齐短板、修复生态、调整思路和强化管理四方面提升长江流域治理体系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面对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目前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落实生态流量全覆盖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谋划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多方面提出创新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具体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4.
湖北是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三峡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湖北在优化制度顶层设计、构筑依法治水屏障、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文章",长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新生态正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水灾害防治、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的"四位一体"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保障体系,文章通过梳理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成果与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从加强基础领域研究、突破"卡脖子"重大技术难点、构建新时期科技创新供给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可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长江保护法》颁行的意义,提出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总体工作思路,并针流域水资源保护重点工作提出建议,包括要完善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等.  相似文献   

7.
国家水网建设是“十四五”时期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向,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水网“纲”“目”“结”落实和完善的重要对象。全面分析了长江流域水网建设对搭建国家水网和省级水网桥梁、深化流域系统治理、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了新形势下长江流域水网构建的工作重点及思路,对长江流域水网构建工作走深、走实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宏观层面探讨了长江流域水安全问题发展的基本态势,提出了长江流域水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长江流域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为长江流域的有序开发、综合治理,水利工作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10月26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在建院70周年之际,举办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高端论坛,同时,开展长江流域(片)水利科研协作网2021年水利科硏院所改革发展论坛、河湖保护与生态泥沙论坛、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综合治理学术论坛、水工程安全与防护高端论坛.  相似文献   

10.
长江防护林工程原指为保护长江干支流两岸河堤防洪和城镇居住而植树造林,后指为保护整个长江流域生态植被、水土保持及基础设施而开展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本文拟通过对建国以来四川长江防护林工程建立、发展和扩大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历史回顾,着重揭示了这一工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江航运企业的分析,找出航运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航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推动长江航运企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深入剖析丁真走红对理塘旅游产业的带动现象,发现乡村旅游背后蕴含着由逃离都市的旅游需求、纯真生态的乡村供给所构成的“推拉”动力机制,并指出在流量经济视角下,数字经营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形态、网络平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载体、共享思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运行思路、流动空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外在表现。在此运行逻辑上,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可从优化要素集合、提升数字素养;利用平台赋能、链接人文符号;破译流量密码、培育旅游精品;赋予生态内核、践行生态文旅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进一步激活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3.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绿色生态的发展和生态龙岩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积累发展成果,提高发展实力,接受发展成果。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证明,只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深入整合全面融入生态、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就必须发展绿色生态。一定能够共同建设绿色中国,创造生态文明,共享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蒋依依 《旅游学刊》2014,29(11):95-103
生态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是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能够有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与合理程度。以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玉龙县作为实证研究区,以社区居民为补偿对象,以不同乡镇为空间单元,以单位土地的机会成本、游憩功能价值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为标准载体,构建了旅游地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模型,对研究区内各空间单元的补偿标准划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人均补偿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中等补偿区、临界补偿区与潜在补偿区5个等级,如果将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与中等补偿区作为补偿的主要区域,补偿面积覆盖总补偿区面积的51.3%,补偿人口覆盖总人口的49.8%。根据该模型科学确定旅游地区域间生态补偿的空间分配标准,能够充分体现社区居民平等的生存权、环境权和发展权,通过补偿资金的再分配解决部分没有机会或能力直接参与旅游业的社区居民在分配中获益极少的问题,促进社区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中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以生态文明有关的基本法律为依据,结合生态优先和生态民主的原则,从防治污染、保护资源与生态入手,制定完善的法律保证制度。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拥有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创新点和增长点,也是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借力冬奥会的契机,有效结合资源、地缘及草原文化等内蒙古特有的独特优势,不断改革和创新内蒙古冬季旅游产业是实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宏伟目标和将内蒙古"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的关键举措。应采取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结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管理机制、塑造内蒙古旅游新形象是内蒙古冬季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关注旅游地居民这一利益主体的诉求,重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消除他们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冲突,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昆山乡村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进行研究.因子分析表明,居民的利益诉求可归为4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保障经济利益、优化民主管理机制、维护提升景区环境、塑造良好旅游文化氛围.基于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利益诉求的差异,并进一步发掘差异背后的深层问题.深度访谈反映居民对部分利益要求有更为具体而复杂的表达,居民要求程度低的利益,并非都得到了较好满足.研究还将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应以心理增权优先”的理论推广到生态旅游地乡村社区.基于以上分析,最后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对高效和谐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利益问题,实现有序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视角,扼要综述海岸与海洋旅游在全球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海岸与海洋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也面临众多挑战,但未来发展方兴未艾;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关注面向海岸与海洋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落实海岸与海洋旅游中的生态保护优先策略,用跨学科的视野开展海岸与海洋旅游研究,重视专项资金投入,加强海岸与海洋旅游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提升海岸与海洋旅游的品质和人文环境,助力中国蓝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分别考虑自然和社会功能的河湖岸线分类方法,分析了全国重点河湖岸线的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需求.基于河湖岸线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功能双重属性,从可行性、可操作性和便于管理的角度提出适合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河湖岸线分类标准,开出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的有效"药方".研究可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河湖岸线保护和高效利用及水域岸...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趋势所影响,我国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尤其是极端降水.本文以长江流域为例,利用CAM5.1-ldegree模式对长江流域在All-Hist情景和Nat-Hist情景下的降水数据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人类活动对流域尺度降水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