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巍巍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之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昆仑神话就是产生于昆仑山.昆仑神话中的主线人物西王母是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昆仑神话也是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以来,有关西王母石室在何处,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诸如天峻关角二郎洞、湟源日月山宗家沟等,究竟如何定论西王母石室,这确实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历史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西王母"与"泾川精神"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科界在长期研究西王母神话的基础上进而转入到对西王母文化的研究,从而炒作出了许多与西王母神话相关的文化现象,并终于在西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西王母文化热".  相似文献   

4.
酒文化与旅游联姻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曾西征犬戎、东伐徐戎的"酒天子"周穆王姬满,就曾经周游天下,而且还畅饮于西王母的瑶池.<列子·周穆王>载:"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相似文献   

5.
昆仑神话是中国神话的总源头,西王母则是昆仑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西王母与周穆王在瑶池会面是最精采的一幕.作为神话,有它积极浪漫之一面,又有荒诞无稽之一面,可贵的是许多神话还有历史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1,(36):66-68
这是一首与阿胶有关的民谣,流唱了千年。这首民谣唱出了阿胶的制作工艺.唱出了阿胶的制作条件.也唱出了阿胶的历史传奇……  相似文献   

7.
人物通讯,是具体而形象地报道各种人物的事迹、经历的一种新闻文体.在20多年的专业新闻写作中,笔者对"人物通讯"比较偏爱.究其原因,那就是"人是万物之灵",尤其是在变革的年代.人,创造着历史;人,推动着历史.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光和热,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闪当点";那么,如何写好人物通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8.
河曲县位于晋西北黄河岸边,隔河与陕北、内蒙古相望,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出名的贫困县,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流传着"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女人挖野菜,男人走西口"的民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促进了该县农村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随着农民生产  相似文献   

9.
中学的历史教材对楚汉战争的记述较为简略,其实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刘邦作为历史人物,其个人因素对战争的结局也产生了巨大作用.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汉高祖刘邦,属于历史上特别神奇一类的人物.他竟然由秦朝的一介布衣,即由一个普通小吏--泗水亭长,转瞬变成了开国皇帝,而且还不是一般王朝的高祖,而是有着四百年悠久历史;有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有着辽阔疆域和众多人民的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由于他所建立的大汉帝国,不但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还规制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走向;由于他所建立的大汉帝国.之后才有了"汉族"、"汉语"、"汉字"、"汉人"、"汉制"、"汉服"等等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资源特色是区域旅游开发个性化的物质基础.任何旅游目地的旅游都具有自身的地域特色,民族地区的人文资源还打上了民族的烙印,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性,国内民族地区优秀旅游胜地都是这样.天峻县在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三方面,远不像个别人认为的那样荒芜.天峻地区是无可争议的"昆仑之丘"的源出地望所在地,是古代西王母的故乡,是唐代吐谷浑王城的地源.  相似文献   

11.
泾川果飘香     
泾川县,地处陇东。历史上的径川被称为回中,是一个真正称得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好地方。作为西王母的发祥地,传说中的五帝时代,这里的灵山秀水就滋养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分支。泾川回山,依傍涛涛江水、水兀然耸立,山旁的瑶池沟,绿荫蔽天,鸟语花香,难怪西王母部族要把这里作为他们繁衍生息、建基立业的中心,也难怪台湾的西王母信徒爬山涉水寻根最终寻到了这里。1976年,在径川出土了一件青年女性头盖骨化石,经中国科学院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证明在5万至3万年前之间,泾川就有人类在活动。这…  相似文献   

12.
绝照览心     
吴思 《走向世界》2012,(6):92-95
镜子的历史其实就是镜子映照人类的历史.这个奇特的平面物体上所反映的一切曾经使人们惊恐和迷惑.镜像给了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使人类从镜像中认识了自我,更超越了有形,获得了无形的概念.因此古人视镜子为具有神力的器物,镜子因此曾经昂贵至极. 铜镜是人类告别蛮荒之后所拥有的最早的镜子.无论是古埃及、两河文明,还是古老的华夏文化,铜镜都无一例外的具有世俗用品和宗教礼器的多重属性.古埃及人相信,铜镜是太阳神的象征,它可以保护人的灵魂.在古老的中国,铜镜被视作神圣之物,儒释道三家均将铜镜的文化属性纳入到各自的教化体系之中.道家思想将铜镜的神异性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道教中最重要的法器就是铜镜,铜镜纹饰中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等神仙,都是道教人物,镜铭"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体现出的也是浓厚的道教色彩.儒家思想对镜文化的关照,多注重从实用出发,通过借喻来表达劝讽和以史为鉴的教化功能.唐太宗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强调的是铜镜的借鉴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建省十分复杂,历经曲折,一波三折。据有关史书《青海通史》、《青海文史资料集萃》、《青海文史资料选集》、《湟源文史资料》、《马步芳家族的兴衰》、《青海历史人物传》等书记载,从1907年至1930年历时23年中,建省大致经过先期与论、统  相似文献   

14.
"济南潇洒似江南",其实在济南,潇洒的岂止是景物,人物亦风流倜傥,在济南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名城、名泉、名士".形成了济南的特色.名城是济南的根,名泉是济南的魂,名士是济南的本.对于"三名"的宣传,早已列入了济南的文化战略工程,而名城,名泉.名士.更成为济南众多艺术家的创作脚本.  相似文献   

15.
也谈西王母     
一、作为人的西王母未必是女性近几年研究西王母的论著日渐增多,这对于拓展历史文化科学的研究领域,繁荣社会科学,推动我省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由于西王母话题本身非常复杂,一两千年来一直笼罩在人神相混的迷雾中,中国古籍中有的将西王母记作山名、穴名,有的记作方位名(地名、国名),有的记成人,有的记成神,读之令人如堕云雾之中。经多年来科学理论素养较高的民俗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专家们的努力,蒙在西王母问题上的迷雾已渐次被拨开,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争议,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根据现存记载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表达着美国人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在大量的历史题材电影当中,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从影片的主题开始,就具有典型的美国风格,对历史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理解与挖掘,尤其是通过表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美国历 史题材电影创造了无数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无数历史故事,从而展现了历史的多重价值观念和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三月三,传说是王母的生辰.每年西王母都要在瑶池开蟠桃盛会,诸位神仙为西王母祝寿.……  相似文献   

18.
唐朝=李白?     
时光冲淡了历史的印迹,流水洗去了岁月的沧桑,收集历史飘零的碎片,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是谁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是谁低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谁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是谁顿悟"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自号为"青莲居士".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应《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社之邀,我在著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到柴达木的第二站便是天峻县关角西王母石室.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他首创以人物为中心写历史的先例,雕刻出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画廊,率先为中国传记文学树立了崇高的丰碑和不朽的典范,也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了有理有据的资料考证.<史记>多写悲剧人物,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悲剧荟萃之作. <史记>全书130篇,其中写人物的篇目就有112篇,所以<史记>称得上是第一部记载历史英雄的人物谱,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