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恶意透支是信用卡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形式,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部分.对发卡银行而言,它是最常见的并且危害极大的风险.因此,正确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挂失形式的双重性往往导致信用卡持卡人误解,在申请办理信用卡时对挂失救济的程度理解不深,在信用卡被盗刷后,自身利益往往受损.本文将从现状出发,着重考察信用卡挂失对持卡人、银行和特约商户的影响,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艳  彭巧丽 《大众商务》2010,(12):257-257
信用卡挂失形式的双重性往往导致信用卡持卡人误解,在申请办理信用卡时对挂失救济的程度理解不深,在信用卡被盗刷后,自身利益往往受损。本文将从现状出发,着重考察信用卡挂失对持卡人、银行和特约商户的影响,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4.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在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从此我国银行卡业务不断发展,发卡银行、发卡数量、交易金额均逐年增长;信用卡的用卡环境也不断改善,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展为盈利的产品之一。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信用卡从发行、使用、结算等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与之相关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目前的忧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信用卡、银行卡的诈骗短信满天飞,“请将款汇入某卡号”具有一定欺骗性:二是绝大多数银行的“失卡保障”范围基本不包含网络、电话、ATM交易,造成被诈骗损失难以弥补。虽然,国内大部分银行信用卡都设置了安全保障措施,主流方式是“挂失前48小时失卡保障”。即持卡人在遗失信用卡后,若第一时间向银行申请挂失,则挂失前一定时间以内被人盗刷而造成的损失,可由银行部分或全额赔付。不过,信用卡设置密码与否,在盗刷发生之后的责任承担内涵则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首次将新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引入到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环节,采用更加快捷的全局搜索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从模型和优化方法上进行创新,利用某银行信用卡申请的相关数据资料,就信用卡审批发卡环节,建立起信用卡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新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模型,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数据训练和结果分析,并与现有的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模型进行比较,显示了新模型和优化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兼具支付媒介和消费信贷双重功能,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普及率非常高的金融支付工具,现在8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拥有、经常使用信用卡。Michael Haliassos(2006)调查发现,1983年美国65%的家庭拥有信用卡,43%的家庭使用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到2001年,76%的美国家庭拥有信用卡,持有银行发行信用卡的比例上升到73%。伴随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避免盲目营销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信用卡持卡人的个体特征对信用卡消费有无影响?哪些客户更偏好使用信用卡?哪些客户的违约概率要高于其他客户?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本文主要从信用卡持卡人整体消费习惯、持卡人个人特征对信用卡消费影响、信用卡持卡人是否存在非理性消费、持卡人消费信贷与低利率资产共存等方面对信用卡消费相关问题进行了文献收集与整理,并采用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分行信用卡微观数据样本,分析持卡人个体特征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市场快速发展,但信用卡风险不容忽视。当前,信用卡业务主要存在着持卡人信用风险意识不强、信用卡套现、个人征信系统信息资料不全、发卡行重效益轻管理等问题,应当采取审慎发卡授信、加强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和加强制度及其执行力建设等对策,有效化解信用卡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信用卡产业的市场细分现状,发现我国发卡机构大多根据客户收入、职业、地域特征细分市场,忽视了持卡人差异化的信贷需求。针对国内信用卡市场日趋同质化的现状,加之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国内银行必须将优势资源集中于目标客户,依照自身业务的比较优势,以细分市场领先策略代替全面市场领先策略,构筑差异化的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要取得成功,取决于目标客户定位的精准程度,目标客户的定位越精准,其贡献率就越高,利润回报自然就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用卡产业起步较晚,人均持卡量、持卡业务交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其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欺诈风险等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这源于征信体系不完善、发卡机构发卡过度、持卡人保管不善等。今后,应严格信用担保制度,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众多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高端客户,基本都推出了白金信用卡。白金卡作为一种以高额度、高品质、高收益为特征的高端产品,日益受到中高端客户的欢迎,并给发卡银行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围绕信用卡市场的高端客户之争已成为各发卡银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1)特约商店的老板欺诈一般出现在私人开设的商店,他们往往先向信用卡发行银行申请信用卡,取得信用卡后,再向发卡银行联系,表示本店愿意作为特约商店使用该卡。在获得特约商店的认可后,用自己的信用卡在自己的商店签单虚假使用,以套取现金,然后宣布商店关门清理,或破产后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信用卡套现现象较为严重,与此相关的银行卡犯罪行为增加,严重损害了国家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和发卡银行利益.打击信用卡套现行为,除依据高法出台的有关司法解释给予违法者刑事处罚外,还应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民事责任追究手段,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信用卡套现行为泛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银联的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末,我国的发卡银行已达88家,其中83家加入了银联网络;全国发卡总量近5亿张,比2001年末增长了30%;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比2001年增长了95.7%,跨行消费额更是比2001年增长了158%.″超常规″是业内对近两年来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特点的概括.从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以来,到2002年底已发行近5亿张.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信用卡因持卡人和银行的信用状况、欺诈冒用造假、管理、操作及服务等方面的原因而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而且远比传统银行业务风险更大、更隐蔽。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运行机制。首先,信用卡的办理应严格措施;其次,应进行严格的授信管理;其三,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其四,建立社会协作网;其五,建立必要的损失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彦君 《西部金融》2012,(6):29-31,3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全额罚息、余额计息和容差全额罚息三种计息方式,绝大部分银行所采用全额罚息的方式。但是,全额罚息的方式是银行制式条款规定,对客户有失公平,而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时,对利率结算方式履行没有充分告知。此次次贷危机后,许多国家加强了对信用卡持卡人的利益保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取消全额罚息,采用余额计息的信用卡透支计息方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最高存储金额限制可以有效控制电子货币网上支付风险,但银行卡中的风险承担问题比较复杂。经济分析、比较研究和法学分析的结论是,我国银行卡风险承担规则应建立在有“责任限制”的无过错责任之上。未获授权使用时持卡人承担的责任应限制在1000元以内,超过限额以上的损失由发卡银行承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信用卡业务增长非常迅速。信用卡给我们带来便利与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何有效地评估与控制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相比于申请评分卡,行为评分卡依赖持卡人的账户行为,对持卡人的一系列风险价值指标的特征进行数量化衡量,能更准确地对客户进行预测。拟用拖欠评分实例,介绍信用卡行为评分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以帮助商业银行制定信贷决策,降低信贷风险,增加信贷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不少人认为信用卡就是可以先消费后还款,有免息期。但是在办理了信用卡后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买,刷卡也很方便,一个月下来东西买了不少,可真正实用实惠的不多。每月的收入又有限,当银行的信用卡账单寄过来的时候,压力特别大,抱怨当初不该办理信用卡,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其实,信用卡不但是方便的支付工具,还是持卡人理财的好帮手。具体来说好处有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没有一张信用卡很多事情都不太方便了。很多信用卡凭着56天的超长免息还款期、活动力度大、申请方便等特点,成为了许多人消费与理财的重要手段。由于西北部经济发展落后,银行业务办理难度大等原因,很多银行忽视了该地区的信用卡办理。但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信用卡网络申请渠道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文章认为银行应该着眼于它们在未来给银行带来的长期利益,应加大对西北地区信用卡网申渠道的开发与管理,同时分析西北地区信用卡网申渠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