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孔令民 《经济师》2010,(3):194-194,198
门票作为游客接触旅游景区的首个环节,游客对它的评价往往是以一种整体视角,其评价过程包括与景区自身、门票自身以及旅游经历相关的所有方面,其感知价值直接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接受意愿,并最终决定了游客的支付意愿。文章以门票感知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旅游景区门票支付意愿影响因子的维度构成和作用机理,为景区经营者提供了相关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2.
严重自然灾害危机对旅游行业、景区和相关企业的影响已经备受关注。已有文献多从行业视角、企业和景区视角研究严重自然灾害危机的影响,而忽视了旅游活动的核心要素——游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行为信念、规范影响、自控信念、他控信念和负面情感是严重自然灾害危机影响旅游意愿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显示,游客可以分为控制型和敏感型两类,并且敏感型游客去灾区旅游的意愿显著低于控制型游客。回归分析显示,行为信念、他控信念和主观规范是影响旅游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游客感知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游客自身以及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分析了影响游客感知的主要因素。现有文献普遍关注游客感知的现状这一表象上,缺少对改善游客感知效应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对于游客感知的影响机理研究尤显不足;对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差异的规律性特征研究十分薄弱;从研究方法和数据上看,现有评价的方法和数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的数据资料,缺少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差异的动态演进规律性特征的比较研究。从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出发,需要以学科交叉为途径,推动跨学科的集成研究。研究游客感知的相关理论问题,解析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探讨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的动态演变规律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很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在今天新兴媒体不断出现、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能否准确预测未来的旅游经济活动已成为旅游业从业者的迫切需求。本文对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合分析,发现对于游客量预测方面研究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数理化,而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为对游客量的预测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体验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而且会影响区域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了解不同区域影响旅客目的地服务质量满意感的主要因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安徽省三大旅游板块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为对象,运用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对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内外交通、其次是导游服务、旅游景区、旅游餐饮、门票价格和旅游购物;大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对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旅游餐饮,其次是门票价格、景区环境及基础设施、导游服务、内外交通、标识与信息服务及旅游购物;皖北旅游区对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景区服务环境及基础设施,其次是门票价格。  相似文献   

6.
旅游者体验是一种经历,是一个过程,包括从旅游活动发生到活动结束。依据旅游者旅游体验内容构建游客体验生成框架图,将旅游体验分旅游准备阶段、媒介体验阶段和实地体验阶段三个部分,并对各个阶段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分析,最后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建设、景区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足迹的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为例,以网络游记为基本数据源,提出了旅游数字足迹结构化表达和建库方法,并结合文本分析和GIS时空间分析方法,从旅游形象、游客行为时序变异及空间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南京游客时空行为特征。结果显示:(1)"历史"可作为南京旅游形象整体认知,且受气温和假期因素影响游客多选择在春夏季出游;(2)到访南京旅游景区空间最邻近指数为0.48,核心城区成为到访景区、游客聚集区域;(3)到访南京旅游轨迹空间上表现为由核心城区向外辐射,旅游流空间结构则以夫子庙为核心逐级向外展开。在此基础上,从旅游景区形象提升、旅游景区游客容量控制、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探讨了南京旅游发展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理论,以浙江省舟山市"海天佛国"——普陀山为例,实证分析了游客和滨海社区在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博弈,发现游客渴望体验文化真实性与滨海社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普陀山佛教文化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网络在线评论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游客普遍认为该滨海文化区商业气息浓厚,影响了他们后续的重游意愿。最后,根据博弈模型、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网络内容分析结果,提出滨海文化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婺源县33个乡村旅游地为案例地,以游客网络评论为数据源,绘制游客情感地图,分析乡村旅游地游客情感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测定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空间特征上,游客高情感值主要分布在婺源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情感热度自东部、北部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减弱,呈现出“二核三次多从”的分布格局,核心—边缘特征明显。(2)在时间特征上,游客情感值在不同月份有一定的波动性;情感高值常常伴随着季节性景观的展现和相应的季节性活动的开展而出现,呈现出时间上的同步性;游客情感均值月度波动程度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对成熟度。(3)乡村旅游地游客情感受到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与住宿、旅游政策与服务和游客个性化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高级别旅游景区的数量、旅游交通的距离、旅游信息平台的数量是控制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天华山森林公园游客特征及旅游消费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游客的旅游消费有利于探寻旅游地发展演进规律,为旅游产品开发调整、客源市场宣传促销提供研究基础。从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与游客行为特征两方面对天华山森林公园旅游群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华山森林公园的游客以省内城市的青壮年人为主体,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自驾车和随团旅行的中等收入者、旅游目的以欣赏风景为主的游客占绝对优势,且以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是潜力很大的目标群体。旅游消费影响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客源地、职业、收入水平、停留时间4个因子与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籍差异的杭州市入境旅游市场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文献针对特定心理或行为变量,如满意度、参与游憩活动等变量,研究民族文化对这些变量影响的强弱程度,而忽视对目的地形象因子感知结构的影响.文章通过日本+韩国、日本、韩国,欧美地区等四个游客样本,检验民族文化对目的地形象因子感知结构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目的地形象因子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在因子数目、因子载荷、因子问项构成、形象因子对满意度和未来行为意向的影响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最后,对于杭州特性因子,开展差异性营销.  相似文献   

12.
实地调研和相关理论研究相结合发现: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由政府主导,旅游企业、媒体、当地居民共同协作、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漓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管理。该体系由安全教育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安全保险系统和安全评价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3.
方远平  张琦  李军  黄向 《经济地理》2020,40(1):204-213
随着研学旅行、亲子旅游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旅游市场渐热,规范和引导青少年游客的亲环境行为,维护景区环境已刻不容缓。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群体影响的视角建构了参照群体、行为态度和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关系模型,侧重分析青少年游客与成年游客在亲环境行为的差异性,并以海珠湿地国家公园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对的行为态度、亲环境行为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再次验证了行为态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②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行为态度在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存在部分中介作用;③基于多群组分析,青少年游客与成年游客在理论关系模型中存在差异,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规范性社会影响,成年人则更容易受到信息性社会影响。研究结论能够为有效培养和激发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甘南州的迭部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璀璨的历史遗迹和别致的地方风土民情深深吸引着每一位从未踏至的游客,我院"三下乡"团队对迭部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影响迭部县旅游资源发展的主要问题,得到了当地旅游现状的相关研究结果,为之后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民生因素与城乡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民生因素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民生因素的主要因子,构建民生因素与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CGSS(2010)数据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个人工作因子、健康因子、教育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家庭条件因子以及社会保障因子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其中,健康和家庭条件等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因素次之,个人工作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此外,男性通常比女性的平均幸福感高,具有城镇户籍的居民比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平均幸福感高,居民的幸福感与年龄呈现"U"型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文章基于2017年820份实地和网络调研数据,在构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对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综合得分均值仅为39.35分,说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人特征中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特征中的家庭总收入,其他特征中的购买食品时是否关注绿色农产品标识和绿色农产品占农产品消费支出的比例等因素对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在长征国 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突显。从文化景观理论视 角,以陕西省3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红 色文化景观游客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 客满意度具有正相关性,并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感知 质量与整体形象是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且相互影响;感知质 量包括景观、教育、服务3个维度,除旧址本体外,游客对景 观雕塑、景观装置、符号景观、文创产品与教育体验的感知较 高,是提升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整体形象包含认知、情感2 个维度,通过感知价值间接影响忠诚度。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尝试提出案例地提高游客感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民宿逐渐成为中国大陆游客出行选择的新型住宿形式。宁波东钱湖位于主城区东缘,该景区内民宿目前主要分为个人经营的家庭型、情怀型以及集团经营的商业型民宿。以环湖区域7家民宿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和布尔迪厄资本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与经营者的深度访谈获得资料,再对访谈文本进行质性编码,分析景区内民宿的发展机制。研究发现:城郊景区型民宿发展机制是由完整的组织结构、经营者能力和外部力量三方面组成。自然和文化环境是民宿发展的基础,"宿"是核心产品,结合在地优势提供特色化产品是市场竞争中的利器,但规模经济并非民宿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民宿经营状况与经营者个人素质及能力呈正相关;筹建和发展过程中社区及地方政府的影响作用较小,政府应加强民宿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CiteSpace6.2.R2软件分析了2013—2022年1 601篇选择实验相关文献。研究发现:(1)选择实验法在国内外各领域广泛应用,发文数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中文文献量较英文文献低,但中国学者在国际刊物中的发文量较高;(2)国外研究机构之间合作紧密,主要集中在社会单位和高校联盟,具有强大的整体竞争力。而国内研究机构则呈现各自发展趋势,以涉农高校和研究院为主要发文机构;(3)国内外选择实验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医疗健康评估等领域,但重点略有差异。未来,自然保护区与游客管理以及环境价值评估将成为国内外选择实验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以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源,采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研究发现:(1)学者和研究机构间合作存在差异。国外学者之间虽存在联系性,但整体上联系性不强,国内学者之间的联系更弱一些。(2)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主要有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城镇化与旅游业等;国外的研究热点集中为China、Rural tourism、Impact、Environment等。(3)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受政策导向比较明显,目前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是其研究热点,同时一直强调生态环境的作用;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侧重游客满意度、乡村社区发展等方面,更加强调社区参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