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创新网络,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扩散、企业合作、创新人才的聚集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我国目前许多区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但存在集群以中小型的非公有企业为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产业聚集基地的创新体系不健全,各地创新能力不平衡等问题;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爱华  谭雅娟 《经济师》2006,(8):260-261
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三,具有较高水平,但与排名第一、第二的上海和北京的差距较大。文章在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广东实际情况,将产业集群作为载体,提出提升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鹏  赵捷 《经济前沿》2010,(6):14-24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解释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相关文献也缺乏把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升级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社会数据,结合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和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由创新基础环境、创新技术环境和创新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中,创新技术环境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胜 《当代财经》2007,(1):77-81,124
产业的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规模变小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产业体系为依托,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产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整合度越高,越利于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5.
信阳毛尖是信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环境,信阳茶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但市场不规范、管理不统一、科技支撑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信阳茶叶产业的发展。根据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相关理论和信阳茶产业自身特点,推动信阳茶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应该给予茶叶产业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加大茶文化的建设研究等,并不断进行品牌创新,是信阳毛尖区域品牌保值、增值、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由于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因此两者存在着必然联系和相互影响。在对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面临的困境。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知识应用与扩散子系统、知识产生与发散子系统和区域政策子系统。最后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策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泽强 《技术经济》2006,25(9):6-9,12
产业集群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力,产生持续的区域创新优势。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区域创新优势,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产业集群的一般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会重新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并使之实现合理化配置。在此过程中,产业集群还会促进产业部门结构调整以及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演进。然后,选取东莞玩具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并证实产业集群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而以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要集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0.
马震 《生产力研究》2011,(12):231-232,256
文章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政府、行业协会和集群企业三方面来构建区域品牌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产业集群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产业集群的改造与升级势在必行,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改造,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托现有产业集群,强化金融体系建设,增加金融市场主体,发展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提高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匹配度,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打造产业集群融资平台,提升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思考——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杭州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1.社会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较强。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也是浙江省技术创新的研发、扩散中心。目前,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信息产业部五十二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50多所部省属科研机构。几乎所有在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占全省90%以上的教授、研究员,重点实验室(基地)和重大科技装备集中在杭州,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工业现代化的新载体,已成为吸引外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对区域经济的规划和经济政策调整、推动区域产业链的互动有着重要作用。浙江省余姚塑料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小行业发展为现在中型规模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通过对余姚塑料产业现状的分析和"三城互动模式"的提出及阐述,分析了余姚塑料产业对周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试图寻找一条更适合于塑料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弥补产业集群传统评价的不足,改进评价结果精度,笔者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仿真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粗糙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为评价演算过程的客观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Bootstrap方法的仿真结果比小样本下的评价精度有明显的改进,更符合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发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归纳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中介和金融机构为沟通桥梁和资金保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研究支撑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同时提出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布局等基本要素,以走出一条军民融合高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不配套等原因,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着力构建区域创新政策体系,营造产业集群内外部创新环境和氛围,是一些地方产业集群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喻言  庞舒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202-203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以华容县纺织业为例,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华容县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红 《经济师》2006,(7):64-66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加快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可行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产业集群造就区域竞争优势的条件,详细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结果表明,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通过实施集群创导的可行路径,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郭庆美  喻言 《当代经济》2016,(31):59-62
浏阳烟花炮竹产业作为浏阳市的支柱产业,对浏阳经济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产业集群在浏阳烟花炮竹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浏阳市烟花炮竹产业集群为对象,采用2005年至2014年统计数据,运用区位商和计量经济模型测算浏阳市烟花炮竹产业集群和浏阳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