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履行"WTO"规则,其成员对农业支持保护的方式方法,应逐步摒弃"黄箱"政策,施行"绿箱"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和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应着力解决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吃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起,国家开始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并抱起了新一轮种粮高潮。由于直补资金发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加强对直补资金的审计显得相当必要。通过加强对直补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审计,监督其筹集和发放,以保证直补政策的执行到户,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郭瑜林 《齐鲁粮食》2006,(10):22-22
一、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按照国家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要求,落实了15个粮食购销企业为执行最低收购价预案单位,稳定粮食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全市累计收购粮食4.28万吨。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应用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合作开发了“浙江省订单粮食管理信息系统”。1.权责清晰,确保订单真实。市县粮食收储公司录入种植数据和订单合同,农业部门审核订单面积,粮食部门审核订单数量,到收储公司发放售粮卡、现场收购、核算订单奖励,最后财政部门负责订单奖励审核,通过设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权限,从技术上确保了部门分工明确、审核程序到位和订单数据准确。2.电子收购,提高工作效率。系统应用条形码技术,自动提取农户订单信息。收购人员通过扫描售粮卡条形码信息,自动获取农户的基本资料、“一折通”信息和订单数据,录入交售数量,即可完成收购电子开票和粮食入仓登统工作,大大提高了收购效率。3.自动核算,奖励资金到户。在完成收购开票的同时,系统严格审定奖励政策标准,自动核算奖励资金,将一般散户、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社员的订单奖励全部核算到户。通过与农民补贴网和金融机构共享订单奖励数据,实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央243亿元直补农户应对油价上涨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近日财政部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补贴政策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补贴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效率分析与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保护价政策,是通过保证农民的种粮收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达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的目的。因此其政策目标主要是两个,即稳定粮食供给能力和稳定农民的收入。然而由于政策本身设计不足、宏观经济形势疲软及政  相似文献   

7.
粮食"直补"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一)补贴率低于农民预期,不足以调动种粮积极性以枣阳市为例,2003年全市价外补贴总额594万元,按18.3万农户计算,户平30元,人平不到7元。农民为得到0.06元/kg的补贴,粮食要晒干除杂,加上减重因素,基本上没有增加什么收入。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不愿将粮食卖给粮食企业,而卖给个体粮食经营者。而且由于当前的补贴范围仅限于定购粮部分,这与农户所售商品粮数量有较大差距,普遍认为补贴面过窄。此外,价外补贴部分相对于农业投入成本的增长量来说微不足道,并不足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三老”问题难消化“老粮…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种粮直补的惠农政策实行8年,补贴资金屡遭冒领、骗领。种粮直补的金额是按国家核定的耕地种植面积来计算的,种多少补多少,补贴到户,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给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有利于先进技术推广,有利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实现粮食增产增收。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对种粮大户在政策上优惠、生产上扶持、物资上倾斜、技术上培训,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保持较好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195户,承包经营土地78695亩,复种面积141130亩,占全市早晚稻播种面积的43%。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10月5日,湖南省邵阳县五峰铺镇大户村农民李永青的20亩早中稻及一季晚稻收割完毕,产粮达一万多公斤。丰收之际,满心喜悦。曾是老牌种粮大户的他,一度弃田改行。政策的惠及,粮款直补到户,农业税降低了三个百分点,焕发了他的种粮热情,使他重新当回种粮大户。图片新闻@李爱民  相似文献   

11.
将财政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之一。作为粮食直补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财政部门责任重大,一定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粮食直补政策落实,首先是管好直补资金。要严格执行粮食直补资金的专户管理制度,粮食直补资金只能通过财政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专户拨付、储存、支用,不是直补用途,资金不出专户。真正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其次是要注意做到两个倾斜。分配粮食直补资金,必须坚持向粮食主产县倾斜,向种粮多的农民倾斜,不搞平均…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湖南省常德市粮食经济科技学会、粮食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全市9个区县(市)、47个乡镇的100个村开展了种粮、售粮、储粮情况调查。分别在每个区县(市)选择山、丘、平、湖区3-5个乡镇调查了11个村,在鼎城区调查了12个村,走访农户1000户。通过此次调查,全面了解了百村农户种粮、售粮、储粮现状及其发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实行粮食直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一项激励政策,自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粮农民收入增加,全国粮食大局稳定。但是,补贴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存在问题补贴对象不够明确。按计税面积进行补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补贴方式,但难以细分种粮耕地与非种粮耕地,缺乏粮食补贴的针对性,致使一些地区产生了非种粮耕地也同样得到了种粮补贴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桂林市为全面提高农民种粮效益,依靠科技进步,狠抓产业化经营,外树品牌,全市优质稻加工企业达129个。“力源”、“名桂”等众多优质米品牌的涌现,催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2004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播种面积增加、单产增高、总量增长的“三增”局面,仅  相似文献   

15.
《齐鲁粮食》2010,(3):39-39
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春节刚过,山东省财政部门就积极行动起来.筹措56.7亿元资金拨付各地,继续对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并加快兑付进度,确保3月31日前发放到农民手中.以利于种粮农民抢农时、增投入.再创粮食大丰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粮食主销区和部分产销平衡地区、粮食主产省的非主产区逐步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粮食收购保护政策重点集中到具有粮食种植优势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域。在这些地区,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种粮为主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经验。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和思考。一、几个需要妥善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一)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系。在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几乎所…  相似文献   

17.
一、粮食收购资金与补贴资金的兑付要分离。要严格执行粮食部门兑付收购资金,财政部门兑付补贴资金的政策规定。粮食部门兑付补贴资金存在将补贴价直接加入收购价之中,补贴资金用于弥补粮企亏损等诸多弊病,造成补贴政策不到位,农民不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弊端。 二、发放补贴款与扣缴农业税款要分离。政策规定粮食补贴可以抵顶农业税款,但并不意味可以无条件强行扣款。财政部门一定要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抵税,不愿抵税的发放补贴款,切忌态度生硬、方法粗暴地扣款,这样会直接影响农民对粮食直补的热情和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 三、规范粮食部门…  相似文献   

18.
应城市种粮大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应城是湖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强农惠农政策拉动下,应城市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种粮大户迅速涌现。为了解种粮大户发展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近,笔者对应城市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主销区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东南沿海地区粮食销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销区农民农产品生产、销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上当时的政策导向,鼓励销区少生产粮食,导致主销区种粮面积锐减,粮食大幅减产,自给率降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粮食缺口加大,对外依存度加大,粮食安全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为了提高主销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稳定本地区的粮食产量,主销区各省自2004年相继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直补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一)有效地增加了本地区的粮食供给市场化条件下,保…  相似文献   

20.
寿县是安徽省六安市粮食生产大县之一,每年粮食总产量在160万吨左右,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5年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该县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视农民为衣食父母,严格执行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吸引农民售粮;改变收购方式,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效收购,连续六年收购托市粮均在25万吨以上,居全市首位,做到了政府满意,农民实惠,企业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