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若宇  李颖 《当代经济》2005,(12):58-59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的流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要求劳动力经常流动以适应就业机会和地区发展变化的需要.我国有着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并没有带来高速的农村经济增长,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投资不足.长久以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禁农民自由迁徙,割裂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助关系,造成城市工业的发展没有带动农业的相应发展,反而几乎把农业排斥在了现代化发展之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第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同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城乡间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劳动力在当前经济状况下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农民奔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城乡二元的商贸管理体系是导致城乡双向流通不畅的主要原因。因此,实现城乡商贸流通双向流动的关键在于改革现有的商贸管理体制的城乡分割状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商贸管理体制。本文通过对现有城乡商贸流通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的过量流失导致农地“抛荒”现象严重、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农业文化传承难以为继、现代农业所需的人才队伍缺失等不良后果.应采取措施,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摈弃“鄙农”意识是基础,改革户籍制度是前提,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建设,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需要提高农村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发挥物流企业的市场整合作用,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功能,建立适应城乡双向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以实现城乡商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利益协调视域下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现实中的城乡生产要素却流动不顺畅、流向不合理、分配不公平、市场化不均衡,原因在于:历史惯性使然、社会二元结构分割、体制政策摩擦及产业关联迟滞。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必须建构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保障机制、资本要素自由流动激励机制、土地要素流转机制、技术扩散传导机制、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和信息交流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无论是在地区间还是国家之间的流动,都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人力资本外迁并获得发达地区高额报酬的可能性,刺激了欠发达地区个人决策者的教育投资决策,从而对后一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这种影响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力资本外迁鼓励了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为今后的经济发展进行了人才准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力资本开始回流,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本的载体即劳动者个人把其人力资本折价入股投入企业后,随同其载体在企业中流动,表现为个人进入企业、留待企业任职工作、到退出企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产业取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但是商贸流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一些特点和内部差异,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对商贸流通特点差异进行分析,建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城乡商贸流通的特点,然后分析其差异,最后提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立措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转让权不仅仅是交易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和制度设计的基础,有效的转让权来自于与专门知识的匹配,政府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行政委派,使得转让权很难被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才掌握,这样就造成了专门知识的浪费和控制无力,从而使转让权失去效率,建立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条件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有效转让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人力资本流动中存在较多的制度约束,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短缺是制度约束的基础。矫正人力资本制度体系必须建立以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产业间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勇  潘启龙 《生产力研究》2012,(5):176-178,261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决定着产业的边际效率,在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间形成了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又影响着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同时,人力资本也影响着劳动力的流动性,人力资本含量越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就越强。人力资本的城乡结构及其不同的积累方式决定了增加农村公共人力资本投资,能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城市人力资本能促进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间接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引进外资的种种超国民待遇优惠举措,外资在填补国内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维持适度投资规模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入规模超常增长、对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对城乡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乡差距始终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扩大城乡差距的一个因素。由于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农村人力资本对城市表现出强烈的外溢性,而城市人力资本主要表现为内溢。要缩小城乡差距,扭转农村人力资本的单向溢出趋势,就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村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云南省2006-201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了云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泰尔指数,并对泰尔指数进行零阶分组分解和一阶分项分解,实证分析了云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性的来源和成因。主要研究结论有:云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性主要来源于农村内部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和城乡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交通通讯投资相较于文化娱乐教育投资、医疗保健投资而言是造成农村内部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分割和融合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基本模型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了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收入差距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随着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扩大,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会增加,城市最终产品部门就业量也随之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会上升,城市劳动力的单位有效工资水平会下降但实际工资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中的人均收入虽然会提高,但是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会扩大,同时社会内部不和谐程度也会提高。在扩展模型部分,我们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部门,分析发现,中间投入品部门的产业集聚在一定条件下会扩大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建立和人力资本个体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芬 《生产力研究》2003,(4):141-142,150
深受信用缺失之苦的中国 ,信用的重建应从高流动性、高收益、自身有加盟愿望的人力资本开始。国有银行和政府其他部门应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整理、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 ,形成公用数据库 ,避免诸侯割据 ,最后以市场化的方法与私营信用部门一道成立全国性的信用公司。中介组给和用人单位应重视对人力资本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开发 ,强化绩效管理系统 ,从产权制度上建立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兼容机制 ,失去中国以人力资本为内核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建立及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有市无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本文在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本定价模型,并分析了在此定价下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与中国人才外流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久、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其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决策层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性质,客观冷静地对待其严重程度或正负面影响,慎用乃至不用所谓优惠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19.
就业的流动性强、稳定性差一直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特点。文章从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匹配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上考察了就业流动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说。基于江苏省农民工调研数据的计量检验显示:在对内生性和样本选择性偏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就业流动在总体上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但这一作用随着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并且上述效应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宜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充分、及时的就业信息,并重视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上海开埠后,以大规模、多元异质人力资本的输入为基础,经由干中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职培训等方式,渐渐积累起在全国居优势地位的社会人力资本。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与人力资本在上海与外地间的自由流动不同,近代上海内部人力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因教育程度、国籍、籍贯、传统观念等差异而导致的多维分割状态,人力资本的内部流动极受束缚。近代上海人力资本市场的分割与流动对于上海近代化发展有着多方面深刻影响,对现阶段上海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