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亟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专业为例,研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定位培养目标,分别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的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关系确立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并形成了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体系,从而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及时修订和调整,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钱跃飞 《发展》2002,(12):51-51
所谓绿色教育,是一种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的教育,它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人对自然的道德和责任,个人对他人、社会的关爱与义务,塑造和谐完美的人格,以达到教育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与美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中国大学的绿色教育发端于工科院校。工科院校在绿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因为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直接参与变革自然的实践,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是培养对地球友好的工程师。其次是工科院校绿色教育是教育工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如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形式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等.本文结合工科院校特别是笔者所在学校特点,提出了多种形式并举,利用校企两种资源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2017年以来,许多应用型高校都把"新工科"作为指导新时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但在"新工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高校切勿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以求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为此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新工科"的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努力构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兼具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要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教育体系: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思维、专业知识和榜样作用进行广泛宣传;注重高校校风建设、社团建设和社会服务,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结合专业建设,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6.
吴清波 《魅力中国》2014,(7):171-17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从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分析了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由此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建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颖 《魅力中国》2014,(10):183-183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促进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着力提高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质量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质量控制体制下,大一统的齐步走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距离大学转型建设要求和社会用人需求上有一定差距。本文基于新时期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工科院校高年级专业课程特点,探讨小班化教学模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探讨了金陵科技学院"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当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项目式教学,分别从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及考核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液压与气动专业方向新工科人才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党中央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与重要讲话,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作为坚强后盾,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培养工科创新创业人才的意义以及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等措施,对工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为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强化先进的思想观念,培养文化人才,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保护和利用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呢?本文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提出培养“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3.
邓成超  蒋凯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64-167
重庆市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民生改善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给予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重庆高等教育尽管取得长足进步,但还不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重庆高等教育需要从优化布局结构方面寻找新举措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发展大学生公益旅游的意义出发,分析大连市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发展现状,找出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科学的方法支撑下,结合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培养专业的旅游人才,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开发诸多适宜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将学校、社会、旅行社三方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大学生公益旅游。这样才能提高大连市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发展速度,将其真正落于实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而培养既具科学技术知识、又富于人文社会观念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正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新的定位。因此,必须在人才观、教育模式、科学  相似文献   

16.
代金平  张东 《重庆与世界》2013,(10):18-20,28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工作中心,而需求满足和主体满意是当前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高校纷纷探索和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模式,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充分激发社会多主体的需求机制,让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把握人才培养"需求—满足"结构和多元主体"多层次满意"要素特征,构建以搭建董事会平台、需求层次排序、优化合作机制、加强质量评估等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富红 《理论观察》2005,(6):149-150
未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智勇 《理论观察》2004,(4):124-125
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切实培养好市场急需的合格人才,高职教育应围绕校企合作问题,市场开拓问题,规模与质量问题,理论、实务和实践教学关系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林景良 《特区经济》2009,(5):130-132
中国现行的"二元"养老金制度,不仅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而且导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失衡。一方面,大量人才流入事业单位,引起其人才过剩;另一方面,企业亟须的人才却由于供给不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改革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有助于消除事业、企业单位之间人才流动的障碍,对实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人才环境划分为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活环境四个方面,以2012-2017年6年为时间区间,选取25项指标,利用熵权法构建辽宁省人才环境指标体系。对此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据此提出优化辽宁省人才环境的政策建议:树立人才观,把人才环境建设置于战略层面;加大政府投入,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