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中伟 《老区建设》2006,(10):16-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南丰县着力突出新农村建设主题,加快南丰蜜桔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富民、安民、智民、益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7,(5):24-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和谐,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2007年,古冶区将进一步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一、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从吕梁实际出发,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扶贫开发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以财扶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由于农民化素质、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新农村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综合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孙佳 《内蒙古工作》2006,(10):2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包头市作为重工业城市,在“大工业”与“小农业”经济发展格局中,农村经济仍占整个国民经济较大的份额,“三农”问题不仅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也是实现建设经济强市发展目标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必须把新农村建设放在全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位置,以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为突破口,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历史上,农村金融在扶植农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是如何实现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平 《老区建设》2006,(12):1-1
中央指出2007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慨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目前,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得到根本改变,手工插秧、鸡鸭散养、人畜混居、粗放经营、水土流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巩英洲  王建雯 《发展》2011,(10):84-8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如何改变落后面貌及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以农村为依托,通过农村自身体系的发展,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而生态村建设正是农村自身体系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吕梁市从2004年起就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要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分类推进、实施“四大”支撑,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方面面。其中,农村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尤其是始终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的创业化,作为一种敢于善于开创农村事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灵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即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必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建武 《当代陕西》2008,(11):52-53
吴起县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把握、放在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去审视和谋划,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通过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以基层党建、新型民居、产业开发、创卫工作为重点内容的“四位一体”党建综合示范村创建活动和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牵手帮扶创新业”活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邢凤 《理论观察》2006,(4):186-187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更是“乡风文明”的重心所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基本要求来看都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而直接涉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就是“乡风文明”四个字。这表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还是农村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我国农村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新农村的难度更大、路子更长。因此,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展开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乐亭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曾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基础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今年,海南电网确定了“一心三化”的农电发展新思路,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实现城乡供电管理一体化、城乡电网建设现代化、农村供电服务精细化,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农村电网。海南电网去年已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而且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客服系统覆盖至全省农村的省级电网。现在,全省城乡10千伏配网规划工作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7.
村级班子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稳定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使村级班子组织制度健全、干部亲民、政治坚定、充满发展力,是当今农村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体会议精神,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1-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县域范围内与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两位二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宏观上关系以城带乡、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发展大环境。中西部农村的、问题不是转移造成的,恰恰与就近转移和非农兼业不足、向外转移权益。缺失和转移不畅有关。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改善转移环境,是城乡都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北方经济》2006,(11):8-11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将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牧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