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甘肃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甘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现阶段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如何发展农村经济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体现出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决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体现和重要实现途径,但在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状况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4.
农村市场是我国范围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益群  张高平  颉鹏 《发展》2008,(2):55-57
2007年平凉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部署,在自然灾害严重、市场竞争加剧、供求关系趋紧、要求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旱之年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蒋江川 《发展》2010,(11):5-7
甘肃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自从1984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5个春秋。25年来,甘肃省农村固定观察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调查队伍不断壮大,调查网络体系逐步健全,调查内容不断增多,调查数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不仅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和涉农部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为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应当正确认识到农村经纪人是沟通产销的重要牵线人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带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量.将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摆上位置.纳入日程.投入必要精力.积极推进.切实抓好.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扩大农副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编按]  相似文献   

8.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乡镇经济》2006,(2):26-28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全面实施,才能发挥整体效能,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上海农村30年的改革历程,研究改革给上海的农村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总结上海农村改革实践的基本经验,这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上海农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也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社会的总财富已经大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社会保障就没有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只有搞好农村的社会保障,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23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全,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稳需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3.
马瑞  孙钰 《天津经济》2008,(11):40-43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中国农村的生产投资、农民生活水平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出新的要求。加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可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农民致富、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政策体系。政策措施有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这些政策措施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民生存状况;同时,新农村建设间接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提高了农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份额。但在现实中,仍有一些政策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5.
张立波 《中国经贸》2011,(6):173-1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规划、有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1998年开始,国家从计划、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投入,用于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建设和农村公路、电网、储备粮库建设等,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研究》2007,(11):F0003-F0003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之一。2008年中国将迎来对外开放三十周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客观评价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深入分析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乔志霞  张艳荣  吴建平 《发展》2007,(12):68-69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为了解甘肃省当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联的问题,2007年3月,笔者走访了通渭、天水、清水等市县,利用参与式方法与农户、县乡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座谈,从而得到以下调查结果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体经济》2007,(2):31-34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利益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巩固党执政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最近,我们到北京市昌平区就其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调研,深深感到,这项改革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很有意义,可以作为有条件的地区改革中的借鉴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以来,我国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为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调动养殖户(场)养猪的积极性,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提出了要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生猪的公共防疫服务体系等八项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保监会、银监会和部分省政府颁布了具体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