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样郑重地强调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任务的确定,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战略性推进,也为包括先进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浙江工商》2006,(9):22-22
今年上半年,湖州市德清县新农村建设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关注并作出批示;在德清举行的全国县域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指出,德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新农村建设的“德清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德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被列为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上的先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李海蓉 《发展》2006,(11):104-105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实行城乡互动,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天津经济》2006,(4):1-1
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总理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5.
刘范一 《现代乡镇》2006,(11):39-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没有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佳 《天津经济》2007,(1):50-5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惠及广大农民、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承担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根据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暑假期间我对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县淮卫镇幸福村和雪华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应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8.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结构失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的科学发展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这既为浙江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浙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浙江奉化滕头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滕头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放到重要位置。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按照“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要求,牢固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理念,围绕“四农一村”,实施“六项工程”全面推进杭州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建中 《发展》2006,(7):77-78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中央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而且要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其中蕴涵着平安建设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深化农村综合治理,不断推进平安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平安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 统筹联动 扎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镇海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积极贯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开局的首要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制定了《镇海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几年发展都市农业和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公共服  相似文献   

13.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农村繁荣和谐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近年来,乐亭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促进农民增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吕梁市从2004年起就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要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分类推进、实施“四大”支撑,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贫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山西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难题。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山西省石楼县全面整合各类“三农”资金,大力实施以扶贫移民为总抓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山西省石楼县从一个贫困山区小县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7.
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按照中央《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9.
《唐山经济》2006,(9):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我市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唐山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也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之举。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自觉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唐山两大历史任务的战略举措,作为落实执政为民要求、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抓住机遇,扎实工作,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在全市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负有重要责任,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找准公安机关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县级公安机关的大部分警力分布在农村,对农村建设起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三基”建设提高基层派出所服务农村建设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