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入世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将进一步开放一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银行将与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国内商业银行同台竞技,共同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服务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在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因中国金融业的不适应而带来巨大挑战。一、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时间安排是五年分两步走,达到全面对外开放,实现金融业游戏规则与国际接轨。在银行业方面的开放步骤是:准入2年,外国银行可以经营中国企业单位的人民币业务;准入5年可以经营中国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同时取消外国在华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准入后金融公司可以提供汽车融资;允许少数外国人拥有的合资公…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197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到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已全面开放,本文将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制度带来的变迁渠道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谋划中国     
2004年12月11日,对中国保险业来讲,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地域限制,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服务,中国保险业正式融入世界保险大舞台,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使我国长达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入WID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我国金融服务领域将较快放开,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认真分析“人世”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产生的影响,抓紧研究制定有效的应对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入WID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按照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我国在加人世贸组织后,将逐步取消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种种限制:五年内,外资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有可能被取消,外资银行将…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发展,中国的金融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自2006年12月11日中国履行人世承诺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这对中资银行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中资银行迫切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绩效考核为此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帮助实现对员工的管理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截止2004年3月底,来自十几个国家的62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91个营业性机构,总资产接近4000亿人民币。在2006年12月之前.中国将兑现根据WTO协定作出的广泛承诺,向外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如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赍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外汇业务及时开放,取消地域和服务对象限制;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等。届时,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引入各种类型的竞争,并取消竞争方面的限制。如果不能在“入世”过渡期内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就可能在与外国银行的竞争中败北,并危及中国银行业的稳健性。目前.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已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国银行在重蛆股权结构的法律机理、公司治理结构法制化、不良资产处置、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开始有步骤地允许外资银行进入,并承诺5年后放开对外资银行的经营限制,按照内外资平等的原则,银行业对民间资本开放已是必然趋势?金融改革正在提速,加上近年来有关民营银行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2003年将是中国的民营银行之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美、中国与欧盟就加入WTO问题达成协议,中国金融业全面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参与全球竞争已成必然,外资银行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必将构成地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强大压力,更为确切地说是一种强制推动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中国现存状态和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缓冲期(五年),作好应对准备工作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就农业银行而言,加大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力度,是其应对“入世”后国际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它将标志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对世界将面对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其实,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可以在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应对。人们可以站在个人、知识及智慧角度来应对,如以我观之,是意见;以物观之,是知识;以道观之,才是智慧。全面开放迈出重要一步面对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如果仅是以我观之,那么看到只是金融开放如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银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银行业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随着银行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国内市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全球资本市场的挑战、考验和竞争压迫,必须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2006年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将加速融入全球市场,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民银行的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内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中央银行内审监督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货币政策,加强宏观金融管理,搞好金融服务,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开创现代金融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已四个月。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并没有体会到之前预计的那种狼来了的感觉,但细心的人们却发现我们身边已经悄悄地出现了外资银行的影子。外资银行究竟会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什么?为我们中国老百姓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4.
施群  杨宏伟  张铁军 《活力》2008,(11):55-55
伴随着我国改革不断的深入,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脚步正在逐渐加大,其中作为银行业基础工作之一的会计工作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合规管理到风险防控都提高了新的要求。强化会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5.
黄范章 《经济界》2000,(4):21-24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WTO),势必加速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和题,特别是应对“入世”后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战略性思考。一、中心问题是“综合竞争力”中国“入世”,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全面开放阶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各行业对外全面开放之前,可以有5年左右的宽限期,但最终要走向全面开放。这个全面开放新阶段的重大特征之一,就是将国际竞争引进国内市场,各企业即使在国内市场上面对的竞争也…  相似文献   

16.
日子最难过的将是那些未获外资参股的银行——它们将如何与其他市场对手竞争呢? 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正成为国际金融并购的热地。中国在2005年跨国金融服务并购额飙升67%,超过150亿美元。而中国即将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更将导致并购巨增。亚洲各个市场的金融并购有何差异?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并购战略如何,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贝恩大中国区银行业咨询服务主管Oliver Stratton,贝恩南亚地区金融咨询服务主管Edmund Lin,以及贝恩亚太区金融咨询服务主管Gary Turner等人(以下简称贝恩)。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由此,开始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历程."入世"后,银行领域的开放承诺为两年内开放所有外汇业务,五年内开放所有人民币业务,是金融领域中开放得最"彻底"的.这一切,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诸多问题及挑战,如何应对,本文尝试提出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为全社会所关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全世界也开始对中国银行业备加瞩目。5年前中国政府加入WTO为银行业的改革开放揭开了帷幕,5年后中国政府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以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为标志,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的时代正式到来。2006年12月11日以后中国将向外资银行开放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在承诺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资开放银行业能否兼顾微观的效率和宏观稳定,如何培育银行业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中资银行能否成功利用后…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开发》2003,(2):15-15
2002年10月底,英国《金融时报》刊文,预言中国将在2006年之前爆发金融危机,许多经济学者也指出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巨大风险,近20年来,大国中尚未爆发严重的银行业危机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银行业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对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底,中国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中国的银行业必须实行一系列的创新,本文对此作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