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只限于经营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传统品种,而在进出口押汇、出口打包贷款、票据贴现、保函等业务上发展缓慢,也未能开拓国际结算业务新品种.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严重不足,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币储蓄网点,缺乏对公外汇存款基本客户群体,未能提供发展外汇业务的配套人民币资金,而且外汇业务人员奇缺,又长期得不到培训,影响了业务的办理.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结算方式分为传统结算方式和新型结算方式两种,传统国际结算方式主要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五种,新型国际结算方式主要包括国际保理和包买票据(又称福费廷)两种。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结算主要有信用证、托收和汇款三种结算方式,目前信用证结算方式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商业银行是主要的服务提供者,担当了开证行、保兑行、通知行、议付行等不同角色。本文主要就商业银行担当不同角色时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保理是国际只付代理业务的简称,是继信用证、托收、汇款之后最流行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兼具贸易融资、坏帐担保和财务管理的职能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加速国际化、标准化进程、完善国际结算体系,充实和丰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内容,必须以促进外向型企业发展为出发点,进一步大力拓展国际保理,和国际金融业务接轨。  相似文献   

5.
《金融电子化》2006,(7):85-86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目前在京开业。国际结算单证中心作为工行全行国际结算单证业务的后台操作部门,负责接受分行委托,集中处理国际结算项下的信用证、托收和保函等全部单证业务。目前,工行北京市分行的国际结算单证业务已经全部转到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审核处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其数量、品种、金额等都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信用证、托收、保函、保理等,各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一定的风险性。涉外企业托收结算并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结汇风险亦可以成为企业避险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商业银行纷纷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上了新的议事日程,这是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将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的飞跃。营业部办公室联合相关业务部门对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一、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经过几年发展,营业部中间业务已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基础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八大类三十六项中间业务中,目前,开办了七大类二十余项,2002年实现收入1078万元,同比增加400万元。(一)支付结算业务。目前开办的人民币支付结算类业务有全国联行、省辖联行、同城结算、大额支付、实时汇兑、网内往来六种;外币结算有汇出汇款、西联汇款、进口代收、跟单托收、支票托收、旅行支票托收等。支付结算是  相似文献   

8.
目前,银行能为出口商提供货物装运前的贸易融资产品大多限于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打包放款业务,品种单一、局限性大。随着国际贸易买方市场的形成,近年我国出口贸易结算方式也迅速由信用证向汇款、托收转变,例如目前国内出口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只占20%-30%,且逐年递减,这一趋势导致出口企业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需要银行提供装运前融资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编按]  相似文献   

9.
新型的金融业务──保理保理(FACTOR)是在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传统结算方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参与保理业务行为的共有四方;出口商、出口保理公司(银行)、进口保理公司(银行)、进口商。具体操作步骤士如下:1.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公司签订...  相似文献   

10.
袁莉 《甘肃金融》2005,(8):34-36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在为进出口商办理汇款、托收或信用证项下资金结算业务时,为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由于是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的结合,能以特定贸易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的资金来源,以结算中的商业单据和或金融单据等作为融资客户的履约保证,国际贸易融资具有风险低、流动性强、收益高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各家银行大力争夺的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一般采用的结算方式有三种,即自寄单据(汇款方式)、跟单托收和跟单信用证方式,本文就采用自寄单据方式结算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资银行的国际业务一般由对公国际结算、对公外币资金交易、对公外币信贷、个人外汇实盘买卖(外汇宝)、同业外币市场拆借等业务构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但主要仍然集中于国际结算业务和高端客户外币信贷业务流失上:外资银行在国际资金清算网络、结算效率、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管理、国际市场投资经验等方面都有比较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仍将保持很长时间。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对公外币资金交易业务(主要包括对公结售汇、套汇服务和企业外汇交易理财服务)上并不拥有优势。从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看,对公外币资金交易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主要使用三种国际结算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随着出口竞争的日趋激烈化,灵活多变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外贸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带来了进出口收付汇风险的增加.本文在分析各种结算方式特点和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国际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中间业务概述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基本不动用自己的资金,接受客户委托办理有关业务并从中收取一定手续费的经营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算性中间业务.包括人民币结算、外汇汇入汇出汇款、进出口托收、出口来证议付或通知、结售汇及外汇买卖业务、外汇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信用卡、个人电子汇款业务等.二是代理性中间业务.此项业务品种繁多,涉及的服务客户众多,按代理业务的性质、功能和服务客户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代理政府机构委托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其他代理业务等.三是咨询评估等专业技术性中间业务.主要包括财务顾问、投融资咨询、验资及贷款项目评估、个人理财和审查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和标底等业务.四是担保性中间业务,主要包括预收款担保、工程招标投标担保、履约担保、进口开证业务、提货担保业务、备付信用证、证明及担保书、其他担保业务等.五是部分衍生金融工具类中间业务.主要包括外汇资金交易类业务.六是其他中间业务,主要有保管箱出租、金融计算机服务、融资性租赁、设备租赁等业务.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保理业务有别于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大传统国际结算手段,无论对出口商还是进口商都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对出口商而言,保理商可以代替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与监督,从而为出口商的销售政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和信息.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完毕并向保理商转让发票等单据后,即可获得80%以上的融资,从而提高了收汇速度,加快了资金融通.对进口商而言,由于保理业务通过保理组织进行结算,可以省去买方高昂的开证费用及押金等支出,降低了买方的交易成本.保理结算的延期付款,也相当于为买方提供了信用放款,从而提高了其资金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托收业务,在国际结算三大方式中举足轻重。然而,仅仅依靠商业信用与简单的URC522托收规则,缺少类似信用证中银行信用的依托、更为完善的UCP600的保障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约束,托收业务中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新形势孕育"新"风险,近期就有几起典型托收案例发生在欧洲,说明即便在公认的国际惯例发源地欧洲,当地区经济恶化时,由于其存在"先天"保障缺陷,托收业务难免会被卷入风险漩涡。  相似文献   

17.
最给力TOP1冥冥中,已注定。现阶段的我们,离不开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最主要的工具,过去的2010年,信用证业务呈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这是否意味着,就不会出现引人关注的变化了?随着贸易双方信任度的提高,尤其是全球工业制成品市场日渐饱和,议价能力逐渐向买方倾斜,买方更倾向于使用不占用自己财务资源的托收、汇款进行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牧区已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有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网上银行等。商业汇票业务几乎未开办,银行本票、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和国内信用证业务尚未开办。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国际结算方式概括起来有三种:汇款(REMITTANCE)、托收(COLLECTION)和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一)汇款方式 汇款方式一般使用在进口方对出口方预付货款,但该货须是进口方急需的畅销货物,否则在一般情况下,买方都不愿意使用。因为进口方不但过早垫出资金,还会遇到出口方收到货款后不发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目前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的模式是:远期信用证、远期托收、特殊贸易方式、真实性审核企业的进口付汇须事先到外汇局办理进口付汇备案表;非货到汇款结算方式下的进口企业先到银行办理付汇,然后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到外汇局办理到货报审;货到汇款项下企业在办理付汇的同时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办理核销,但事后仍需到外汇局办理报审手续.可见,企业的一笔付汇核销业务有可能要在银行和外汇局之间多次往返,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又造成了外汇局、银行的重复劳动.另外,外汇局在签发信用证、托收结算方式下的进口付汇备案表时,只能审核表面单据的合规性,由于当时见不到进口货物报关单,无法确定此笔业务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这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