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强农先强种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关键转型期,这给种业发展带来无限空间。现代种业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现代种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亮点和典型经验?发展中还面临着哪些问题亟需解决?本期聚焦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子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和中坚,企业强才能种业强。新修订的种子法作为发展现代种业在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将给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近日,记者走进隆平高科寻求答案。谈起中国的种企,隆平高科不容错过。隆平高科是目前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中排名第一的育繁推  相似文献   

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逢春耕备耕时,我们将视角聚集在我国的民族种业。2011年,国务院将农作物种业列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细数过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加强新品种的开拓研发,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实现了国家粮食安全,现代种业发展进入快车道。3月20日,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推进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如同一场春雨,为我国种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希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处于种业振兴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是种业发展获得资源和市场的重要渠道。我国种业对外开放在助力农业发展、推动种业产业化和走出去方面作用显著,种业政策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种业贸易呈现多元化发展。同时,我国部分品种种源进口依赖度高,种企国际化程度有限,种质资源和技术引进难度大,阻碍了种业开放进程。未来可通过开放举措保障国内用种安全,通过专项支持提升种企国际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加速种质资源、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5.
种业在农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种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种业在种子选育、生产、经营及市场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入世,种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种业的竞争力却令人堪忧。要迅速提升我国种业的整体竞争力,有效地保护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以法制化管理为中心,大力推进依法生产和依法经营,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完整、规范的市场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种业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与安全的关键,我国粮食生产用种自给率较高,但是种业育种创新水平仍有待提高。种业产学研合作是种业创新的关键,目前,我国种业合作创新水平不高且发展缓慢,科研院所仍是种业合作创新的最重要主体,多以省内合作为主。为此,应提升植物新品种合作研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类育种创新平台建设与协同利用;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明晰合作创新成果产权属性;健全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设,提升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促进种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也是农业发展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集约型、内涵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核心在种业。全国政协委员、隆平高科常务副董事长伍跃时认为,目前我国种业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抵御国外种业的冲击,加快提升种业创新能力是发展现代种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2003年9月份以来,全国农副产品价格全面上扬。据国家统计局年底发布的形势报告显示,价格同比上升:粮食为10.8%,鲜菜19.4%,肉禽12.4%,蛋品16%,油脂27.2%。位居全国涨幅前四名的湖南省,稻谷上涨25%,棉价涨幅高达69.1%。业内人士认为:农副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给农副产品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国种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农业之母,种业主权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外资在我国种业市场的不断渗透,挤压了我种子企业的经营空间,一些企业生存艰难,甚至沦为外资操控的“棋子”。而据记者调查了解,很多外资种业巨头拥有深厚的国外政治背景,业内人士称,  相似文献   

10.
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种业创新链各环节的相互协作、均衡发展关系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本文从种业创新链视角探讨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困境,揭示种业创新链价值“衰减”的特征及背后深层次原因,并在理论探讨科学与技术、政府与市场、中央和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和企业四类关系在种业创新链中的功能与定位的基础上,从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度竞争的国家种业创新体系,尽快改革现行种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多层次明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大型种业龙头企业方面,提出破解种业创新发展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2022年全国渔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渔业生产、水产绿色养殖、水产品进出口贸易、远洋渔业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全国渔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渔用饲料原料进口受阻、渔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疫情反复导致市场价格波动、水产良种进口依赖度强、中美贸易摩擦给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带来负面影响及自然灾害影响渔业生产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统筹渔业生产与疫情防控、提高渔业生产补贴、加强水产种业基础性研究及增强渔业自然灾害防御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升级、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制种基地,事关国家供种安全。制种基地是确保良种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现代农作物优势种子基地建设是强种业基础、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种业企业现状,分析了种业企业的行业特点,并由此带来研发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业企业成本费用归集的原则、科目设置和核算方法,从完善研发制度、加强归口管理、建立研发基金、加强费用管理等方面探讨种业企业加强研发费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升我国种业企业竞争力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力是种业企业生存的关键,是种业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是种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种业发展的灵魂,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是种业企业竞争力的精髓。我国种业企业科研水平起步晚、基础差、投入少,品种科技含量较低,再加上种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导致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大量的国外种业巨头陆续登陆中国,对我国种业和种质资源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要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发展我国种业产业,提升我国种业企业的竞争力,打造具有强势竞争力的民族种业。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垦经济》2010,(4):16-16
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邓光联在《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的演讲中提到,种业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是农业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要在新形势下推动民族种业发展,把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作为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在国家许多重大种业政策推动下,种业领军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兼并重组,创新型企业开始增多,企业创新体系、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快速提升。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阵型企业,成为我国种业“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的重要力量。但总体上看,我国种业企业的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还不多,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创新战略还不清晰;  相似文献   

17.
2月6日,农历狗年正月初九,带着浓浓的“年味儿”,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种业科技论坛在我国南繁育种基地海南三亚市隆重开幕。在为期3天的论坛会上,20位国内知名的棉花育种专家与塔河种业的高层管理者及科研人员济济一堂,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产业而言,种子产业的管理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种业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种业的科学管理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种业市场经济化促进了种业产业的发展,但是国家也减小了对种业产业的管理力度,导致种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论述了新时期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消费和种子生产国,这是中国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世界级种业企业成长的沃土。种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种子产业才真正开始按照市场化方向发展。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种业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种业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已发生改变,主体呈现多元化,使得种业市场化的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种业尚未发展的起步阶段,与国外成熟种子市场相比,仍存在诸多差距。  相似文献   

20.
李兵 《农业经济》2004,(12):55-56
品牌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不仅代表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更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随着我国种子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加入WTO组织后,更需要我们强化品牌意识,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种业,参与国际种子产业竞争,推动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