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重整制度相比于传统重整制度更能挽救具有市场前景困境企业。虽然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预重整制度,但是司法实践已经探索出诸多经验,为预重整制度在我国落地提供诸多宝贵经验。本文从现有预重整实践案例出发,探索我国预重整制度的建立,并从政府和司法、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企业重整制度与一般破产制度有所区别,重整着眼于降低企业破产带来的资源浪费、员工失业等不良影响,给企业重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在2007年6月1日实施的《企业破产法》第8章中明确规定了我国的重整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制定了最健全最完善的破产重整制度,我国在重整制度的设计上也有充分借鉴。因此,通过对中美重整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企业重整制度仍在存在的缺点,并为进一步提出合理完善的改进意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艺旋 《江苏商论》2023,(9):137-141
预重整制度作为介于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之间的中间产物,是拯救困境企业的一条新路径。中国近年来的相关政策性文件积极倡导预重整制度实践,从各地的实践中看,地方法院对于预重整制度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入,实践中困境层出。有必要结合司法实践经验,参考域外制度设计,探索优化中国的预重整制度,形成立法统一化、启动规范化、方案标准化、定位明确化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4.
重整被公认为是预防企业破产最为积极、有效的法律制度,我国新破产法也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规定了这一制度。但由于其适用对象涵盖一切企业法人,不能适应上市公司重整的特殊情况。完善重整制度相关立法,可以保障上市公司重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商》2015,(1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破产重整制度逐渐在企业改革中出现。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拯救濒临破产的企业,实现企业再次复苏,它的确立,体现了我国破产法价值从债权人利益至上的个人本位到兼顾债务人利益的社会利益平衡的社会本位的转变。其中,破产重整制度在预防规模较大的企业破产方面体现的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破产重整制度价值的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完善破产重整制度,为破产重整制度的更好运行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重整制度是预防企业破产的制度之一,其宗旨在于避免濒于破产境界的企业破产清算。我国《破产法》重整制度的引入给处于困境的危机企业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而如何保护重整中债权人的利益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债权人保护的角度,以重整立法的条文规定为切入点,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有关债权人利益的相关规定做出评析,以期为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商》2015,(28)
重整制度旨在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复苏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避免社会资源浪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出现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一步的创新。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重整程序的定义及来源,并与其他相关破产制度做了比较,归纳了重整程序的优点。基于现实的适用情况提出了重整制度的缺陷,提出了限制重整程序债权人申请的门槛、法官专门化、加强重整监督的力度及在强制重整程序中扩大债权人权利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在重新制定破产法。在新破产法草案中 ,规定了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制度。中国现行破产法中并没有规范意义上的破产重整制度。《破产法 (试行 )》规定的和解整顿制度 ,其实质是行政机关进行的内部整理 ,并非司法意义上的重整。破产重整制度的本质是司法性破产预防制度。该制度的立法目标是通过司法程序帮助困境企业实现再建和清理债权债务。破产立法理念及理念指导下破产法功能的演变是现代破产法规定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制度的基础。破产的本质在于破产清算 ,而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的本质却在于破产预防。从破产到破产预防是破产立法理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胡燕 《商业会计》2012,(17):48-49
新的《企业破产法》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一个重大变化是借鉴国际惯例设立了破产重整制度,为面临破产企业摆脱困境、偿还债务并重获新生提供了法律保障。上市ST光明破产重整案是新破产法实施后重整成功的上市公司之一,本文拟分析该重整案例的基本特点,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重整制度。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8)
破产重整制度的引入是我国破产立法制度的一大创新,重整成功的关键在于重整计划,重整计划是否合理与可行,直接影响着整个重整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和各方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平衡,在此,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破产法对于重整计划制定主体的规定存在明显的弊端与不足,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应构建以债务人制定重整计划为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公司,尤其是股份公司的破产,因其所具有巨大的牵连性,将会给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负面效应。可谓是应运而生的重整制度,在这方面较破产与和解制度具有相当的优势。我国近期将对重整制度依法确认,而我国的企业重整对象,即我国重整适用主体的范围,也应是我国重整立法中颇具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1日,新破产法开始施行。以“拯救企业”为理念的破产重整制度首次引入我国破产法,为我国破产法可谓增添了不少光彩,也为我国的困境企业获得了额外生机。但是,重整制度在我国还只是一个“新生儿”,还有很多未成熟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考察国外的重整制度入手,进而探讨我国破产法中对企业重整制度规定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1日,新破产法开始施行。以"拯救企业"为理念的破产重整制度首次引入我国破产法,为我国破产法可谓增添了不少光彩,也为我国的困境企业获得了额外生机。但是,重整制度在我国还只是一个"新生儿",还有很多未成熟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考察国外的重整制度入手,进而探讨我国破产法中对企业重整制度规定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起点是选择控制目标,从业务流程入手,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主线,重整流程,施以信息化应用,推动配套的制度重整、组织架构重整和管理模式重整,设计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制度保障,并用S公司的案例论证了"风险管理为主线,流程管事、制度管人"的设计路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在内部控制设计中,还应注意领导重视、会计部门地位高低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破产,部分有价值的企业可以通过破产重整获得新生,破产重整是建立在未来共同的营运价值和利益与共的基础上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有企业利用破产重整制度逃废债务,让债权人承担破产重整的社会责任和风险。本文通过DW公司对终本案件在破产重整前夕以及破产重整,对债务的处置方式过程进行分析,对正常运营的企业提供一些措施建议以规避风险。同时,呼吁立法部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破产重整制度和健全积极的司法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期海明  姜黎皓 《中国市场》2011,(52):171-172
重整法律制度是实现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法律之一,在挽救企业、预防破产、关注债权人利益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重整制度的产生有其经济实践、制度价值等构建基础,是各方利害关系人博弈共生的产物,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重整是面临破产但有拯救希望的企业摆脱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重整计划是重整制度的核心.重整计划由债务人制定较为妥当.在重整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管理人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我国法律有关重整计划草案内容的规定过于简略,实践中应当加以细化和丰富.  相似文献   

18.
<正>新修改的《企业破产法》对职工利益的保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在重整制度中仍不允许职工主动提起企业重整申请,学界多以重整人角色为切入点或者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视角研究重整制度,没有将职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单列出来,给予特殊保护。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允许职工主动提起企业重整申请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破产重整制度对其他国家的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破产重整司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做法,提出审理破产案件的法院、法官要进一步树立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商人的司法理念;逐步探索设立专门审理破产案件的审判机构;完善加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配套建立合格的破产管理人队伍和科学合理的指定管理人机制。对完善我国破产重整立法和司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破产法的司法实践而言,异化的社会本位论和法律的不完备性是法院滥用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的法律规制应遵循从价值取向矫正到制度构建的逻辑进路,在价值取向上应坚持私法自治基础上的利益平衡原则,在制度构建方面应以私法自治与利益平衡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破产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