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代中国,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各大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房荒,住房问题非常严峻。1939年华北水灾之后,天津市的住房供应更加紧张。日军占领下的天津特别市政府为了安抚民心,在1940—1942年的三年间连续建房,分别叫做“市营住房”、“平民住房”和“日式住房”,其性质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公有土地建房,产权公有,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市民居住的保降性住房。这些市营住房虽然并没有对低收入者进行特别保护,但增加了天津住房市场的供应,对当时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祺  杨峥  周亮 《中国房地产》2013,(12):79-80,2
2013年6月9日,天津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所、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房地产杂志社在天津财经大学共同举办了"城镇住房供应结构暨滨海新区住房供应结构研究"开题论坛。应邀出席论坛的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交易管理中心多位专家学者,大家围绕"住房供应结构理论及其在房地  相似文献   

3.
一、住房供应应多元竞争,防止垄断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理论界探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最终形成的思路是,对存量住房实行"租售并举,提租促售,小步快走"方针;对增量住房的建造与供应,则是政府建房、合作建房、私人建房和开发商建房并举。但后来实际执行,却没有按这个思路走。原有住房是只售不租,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4.
房改十几年来,集资合作建房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建该制度对于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改变开发商主导房价的格局,拓宽住房供应渠道,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新的集资合作建房制度应面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未覆盖的中低收入家庭,政府也应支持和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集资合作建房,但要纳入统一管理,以便更多地发挥集资合作建房填补住房供应体系空白、平抑房价、规范市场、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薛婷婷 《中外企业家》2009,(5X):101-101
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市场提供的商品房并非住房的有效供应。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住房供应渠道单一,住房供应被开发商垄断,而政府又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性住房。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必须打破开发商对住房供应的垄断。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定位要更注重住房的居住功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允许居民合作建房,形成多元化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6.
合作建房源于住房“解困”,伴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发展,适应了住房短缺的需要。常中央、国务院在政策上给予合作建房大力支持,1986年起的十年间,城镇合作建房进入蓬勃发展期,各种类型的住宅合作社曾发展到5000多个。住宅合作社作为合作建房的主要载体,有三种类型和组织形式,合作建房具有不明的特征有,是实施住房保障的一种供应形式,应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以住宅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合作建房也是国际上一种被普通采用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方法。在新形势下,建议继续以住宅合作社的形式开展合作建房,从完善合作建房制度入手,充分发挥其在实施住房货分配、危旧房改造、加快城市建设,抑制房价、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2005,(4):71-73
合肥市1998年12月31日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货币分配,1998年开始建立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逐步规范了集资建房,2003年建立和完善了廉租住房制度,不断深化旧公房房改工作。针对在房政中存在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刚性不强、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推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合作建房作为一种住房供应渠道的重要补充.通过低成本建房,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低价住房,解决了高房价与低收入之间的矛盾,也对现今市场房价起到一定遏制作用.若能合理发展住房合作社,则能在解决社会住房问题的同时,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调节房地产商品的结构性平衡,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住房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在1988年颁发23号文以前的历次房改文件中,都把理顺住房资金(含建房与购房资金),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出来。其中重要的理念有二:一是,住房资金由政府、単位和居民共同负担;二是,房改前供应住房资金的渠道在房改后不要改变。在酝酿起草23号文送审稿时,情况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23号文做出了实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的决定,资金供应理应做相应的改变。当时的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算职工领取住房补贴后的住房消费能力.分析了我国目前住房供应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下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和实际住房供应情观进行比较,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关键: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市场竞争使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回归正常,加大力度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鼓励发展集资合作建房,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后,各种形式的合作建房渐渐兴起,开始打破由国家、地方、单位统包的住房福利分配格局。1981-1990年,许多省市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住房建设和允许个人建房的政策要求和规定,颁布了允许个人或单位合作建房,推动住房改革的政策文件。关于个人或集资合作建房的性质与作用问题,在1991年由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颁布的文件中说:“住房投资和建设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长春市实行多层次的供应体系和机制,在住房货币分配上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在低保家庭住房保障方面,还存在需澄清理论、规范政策、把握舆论导向等问题。“夹心层”的住房困难可尝试通过合作建房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3.
近期江苏省淮安市公布了全国首个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共有产权住房与普通商品住房接轨,将普通商品住房纳入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房源中。不仅使共有产权住房成为构成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迎来了住房供应格局的新变化,即在原有的"保障房+普通商品房"二元制住房供应基础上构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满足夹心层群体的共有产权住房+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普通商品住房"的"三元制"住房供应体系。本文立足于《淮安市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创新分析,旨在研究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创新对协调"三元制"住房供应体系的作用,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供应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浅议建立廉租房供应体系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意义 目前,解决居民住房,已由过去的国家、单位统揽统包形式转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职工居民集资建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人家庭以购买商品房改善居住条件,经济适用住房主要供给中低收人家庭,廉租房供应对象是目前住房条件比较差、收入低、市场购置住房缺乏支  相似文献   

15.
《北京房地产》2006,(11):I0004-I00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为尽快改善城镇居民和一些行业职工住房紧张的状况。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职工通过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合作建房),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改善居住条件。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部分单位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住房实物福利分配或商品房开发等问题。为维护住房制度改革成果、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们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和《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2004177号)等文件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住房保障》2005,(4):61-63
海北南省房改工作,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4-2000年,彻底破除旧的住房体制,建立以出售公有住房,集资建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起开始建立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住房新体制。当前,海南省房改工作正处于新,旧住房体制交替的过渡期,暴露出了各种矛盾,主要是住房需求与住房投入方向的矛盾。需进一步推进工作,建立新体制,落实住房补贴政策和资金。  相似文献   

17.
建设住房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在1998年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以前的历次房改文件中,都把理顺住房资金(含建房与购房资金)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出来.其主要的理念有二:一是住房资金由政府、单位和居民共同负担.二是房改前供应住房资金的渠道在房改后不要改变。  相似文献   

18.
《住房保障》2005,(2):34-36
实行货币补贴集资建房是鞍钢深化房改的重要措施,鞍钢从1988年开始进行房改,在十几年逐步发展基础上,从2000年开始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要求,实施了货币补贴集资建房,鞍钢将货币补贴与集资建房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快职工住房建设,有效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房地产》2006,(9):98-9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为尽快改善城镇居民和一些行业职工住房紧张的状况,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职工通过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合作建房),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改善居住条件。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部分单位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住房实物福利分配或商品房开发等问题。为维护住房制度改革成果、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们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37号)和《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2004]77号)等件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有关问题通知如下:[编按]  相似文献   

20.
《住房保障》2006,(2):7-7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06年要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管理的各项政策,严格供应对象和申请审查,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规范销售管理,严格上市交易管理,严格集资合作建房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