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雪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06,(10):32-36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10月13日在深圳举行的"创新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成都、重庆,六家高新区的主任及香港科技园区总裁齐聚一堂,就高新区和科技园区如何发展创新集群,如何从集聚走向集群,如何从低端集聚走向高端集群,如何顺利实现"二次创业"目标,以及如何贯彻温家宝总理有关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11,(9):32-33
广东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各具特色近年来,广东省各个国家高新区按照"高端集聚、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原则,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形成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链的延伸完善,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在创新发展中要重视技术转移?从广义上来说,技术转移是创新体系各要素联系的纽带和推进知识创新“无形的手”!从狭义上来看,技术转移则是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源泉及灵魂!产业集群和高新区的升级与发展离不开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4.
5月11日上午,总投资25亿元的山东重工万台挖掘机项目在济宁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这一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尘埃落定,是济宁高新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高端产业集群、打造绿色科技新城的有力见证,标志着高新区在打造工程机械“千亿产业”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5.
创新集群 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新区需要承担培育创新集群的任务。这是高新区“十一五”规划的愿景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合肥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可谓风生水起:安徽“四创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被称为“中国雷达第一股”: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准上市的合资家电企业;科大讯飞勇夺国际英文合成大赛三连冠……位于我国内陆的合肥高新区,缘何拥有如此众多的“第一”?面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新一轮机遇,合肥高新区在各地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热潮中,如何凸现自身的优势,生生不息、永葆生机呢?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6月7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法国、芬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驻中国科技参赞和十几家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国家科技部确定的首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武汉、成都及国家高新区的代表一起,就国家高新区高端发展的规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路径选择、集群创新等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日丽经天凝紫气,大江流水润洪荒”是前20年郑州高新区的真实写照,那么“腾飞只为千秋业,崛起乃图百世强”则是郑州高新区现今的风采。如今的郑州高新区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密集区”,更是“新型工业的重点区”、“产业集群的孵化区”、以及“城市发展的拓展区”。  相似文献   

9.
胡欢  陈晓君 《中国高新区》2013,(10):132-135
【阅读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非公经济领域不断扩大。国家高新区作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具有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国有经济党组织能否在区域党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外资企业的党建工作如何加强?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成为摆在国家高新区前面一道道亟待解决的“红色”课题。构建高新区核心经济增长极,基础在产业,关键在创新,保障在党建。自宜昌高新区成立以来,高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一区六园”建设的火热实践,每个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前沿阵地,每名党员成为引领群众创业的标兵旗帜。在宜昌这方高新技术的“试验田”上,一个坚实的党建堡垒巍然矗立,保障着高新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战略研究是对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和谋划。国家高新区战略研究的首要目的,借用中国科技大学陈晓剑的话说,就是在证明“高新区存在性定理”,即“为什么要建设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存在的价值何在?如何把握时代的变化保持和实现这种价值?这正是国家高新区战略研究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新区》2009,(7):22-23
进入21世纪,由于“东部突破烟台”、建设“环渤海经济圈”、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给烟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作为科技要素高度密集、拥有巨大后发优势的烟台高新区也迅速调整发展定位,提出了科学明晰的发展规划,即采取“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端制造业和以研发设计、软件外包、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总部经济、金融商务等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建设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滨海生态科技新城,把烟台高新区创建成“创新型科技园区”。那么,烟台高新区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我国的产业集群已由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十五年来,高新区发展了一批具有高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制药、光通讯等产业集群,成为当地吸引投资的主导产业。成功的高新区必定要走向创新集群的发展轨道,这是企业间聚集、聚合、聚变的一个过程。继产业集群之后,培育和发展生机勃勃的创新集群,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一个宏伟目标。何谓创新集群?产业集群如何迈向创新集群?怎样实现此目标并进而提升其持续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  相似文献   

13.
许刚 《中国高新区》2013,(7):106-1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央对苏南发展始终高度关注,指明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南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改革创新的主阵地,无锡高新区秉承和弘扬“开放、创新、务实、争先”精神,矢志不渝地以“走在区域发展最前列、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为目标定位,以高端产业为突破,以科技人才为引领。以城乡一体为依托,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全力推进经济社会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创新智造、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三大转变,探索实践一条以开放融合、高端突破、创新转型、产城一体、亲商富民为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威海高新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陆路交通末梢,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匮乏。1991年成立时,这里是一片荒地滩涂,产业基础为零。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威海高新区已形成医疗器械和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占威海市的60%,高新技术产品占威海市的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威海市的70%,专利拥有量占威海市的30%。威海高新区如何在一片荒地滩涂上发展高科技,并逐步成为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笔者走近威海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08,(3):82-85
创新是科技的灵魂。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几年来,郑州高新区围绕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构筑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高新区发展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连高新区考察时给出了明确答案——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术,要体现高新含量,不能搞粗放经营、什么“菜”都装进高新区的筐子里。阁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让烟台高新区领导班子倍受鼓舞。自2009年启动“二次创业”以来,烟台高新区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17.
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应对入世挑战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它首先是创新的产物。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高新区;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高新区硕果累累的10年和充满勃勃生机的今天。那么,在应对入世挑战,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以经济、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新区如何以更加崭新的状态,进入世界经济主战场,肩负起“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使命,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做出更大贡献呢?唯一的出路就是: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主题,必须把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null     
目前,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研究如火如茶,世界各国也已经形成了大量颇具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但产业集群如何进一步发展、升级?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创新集群如何形成?这些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大量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主要在于提高其创新能力,以持续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入“二次创业”时期,高新区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来衡量,如何挖掘出属于淄博高新区的独有特色?内涵式发展是惟一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郑昊 《中国西部》2012,(13):44-49
伴随成都工业经济深化。实体经济在成都再次升温,避免“经济空心化”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三次产业倍增发展,筑牢实体经济支撑,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产业基础。尽管高新区、经开区和双流县等工业集中区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产业聚集能力、辐射作用不足,未形成产业链条,缺乏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