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科研院所产业化模式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宁 《科技和产业》2008,8(6):62-65,82
目前,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已经走上产业化道路,在产业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种产业化模式,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科研院所产业化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科研院所产业化模式类型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理论,提出产业化生命周期的概念,对产业化模式和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科研院所内在条件进行组合分析,力求寻找不同产业化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科研院所”),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除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院所已基本完成企业化转制工作之外,现在全国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还有5014个。这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科技大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正面临着结构调整、人才分流、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震荡与阵痛。其中,绝大多数与242个科研院所一样,将面临着向企业化转制的艰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探讨科研院所高新…  相似文献   

3.
司双龙 《发展》2013,(10):115
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要明确技术、市场、企业等要素间的关系,理顺科技成果市场化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一个以科技研发、技术评价、成果转化、产业融资、综合激励、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与科研院所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起步于30年代的美国,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80年代末期,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扶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正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渠道,我国的科研院所正处于转轨变型期,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科研院所走科技成  相似文献   

5.
开发类科研院所产业化的几个问题机械工业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李鹤鹏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院所产业化,作为一种摸式提了出来,研究院所为什么要槁产业化,产业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想结合我所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科研院所产业化方能...  相似文献   

6.
火炬计划是1988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负责组织实施的一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性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稳定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火炬计划以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的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为宗旨,紧紧抓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个关键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进行功能的建设和环境的营造,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高科技成果尽快开发,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高科技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面旗帜,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加速农业技术变迁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变迁方向.其决定因素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如何符合经济规律快速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正确地认识币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运行机制,以此构建我国科学的农业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指导我们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的战略地位农业科技在…  相似文献   

8.
苏毅 《中国经贸》2010,(4):10-11
科技是支撑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形成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将成果产业化形成财富效益。因此,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从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不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制定激励政策;规范配套技术支撑能力;实行小试能力和中试能力;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这几个方面对如何推动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高科技成果大规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的整个过程以高科技成果为起点,包括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几个阶段。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理论以及我们对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化实践的考察来看,影响产业化速度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风险性,从调研立项、样品试制、工业化生产到市场开拓,风险无处不在;二是过程的非连续性,研究开发、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市场营销,通常都是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科研院所走向市场的决策问题吕怀力,欧明星众所周知,我国的科研院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研究开发与经济运行发展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比率很小,大部分是以样品、论文、报告等形式在通过鉴定或评审后保留。自从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创新为前提,以加强技术转移为中心,通过科技成果-研究主体-开发主体-商品化主体和产业化主体等基本路径,不断实现转移,形成一条完整的技术-经济价值链来满足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融资制度障碍是严重制约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体制应当包括规范的私募资本市场、有效的债权融资市场和以创业板证券市场为主再融资资本市场,应当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体制,推动我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融资制度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融资制度障碍是严重制约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体制应当包括规范的私募资本市场、有效的债权融资市场和以创业板证券市场为主再融资资本市场,应当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体制,推动我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中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农业国际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问题。它是提高农业的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水平,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农业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必要途径。因此,应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资结构和风险投资制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机制建设;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  相似文献   

15.
<正> 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创新为前提,以加强技术转移为中心,通过科技成果-研究主体-开发主体-商品化主体和产业化主体等基本路径,不断实现转移,形成一条完整的技术-经济价值链来满足社会要求。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优质的成果源要改变科技成果转化不理想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能力,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才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1)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新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并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的有效途径。从“竞争战略之父”Michael E.Porter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入手,基于创新驱动发展和技术产业化的相关理论,推导出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我国区域主导产业培育的一般模式,并结合全科盟在大同培育新能源主导产业的具体实践展开案例分析。该模型丰富和完善了主导产业培育的理论体系,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明显特征。市场化的实现,是经济运作机制发展目标、竞争手段和组织模式变革的综合结果。社会经济组织模式变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韦小鸿 《特区经济》2006,210(7):17-19
论文以外向型经济作为切入口,在分析南贵昆区域特点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以外向型经济带动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使命和战略模式:以沿海港口、外资以及国际市场为联结,组建区域农业产业化肌体、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经济网络和协作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俊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69-17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之下,我国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立足WTO规则,及时作出立法应对,迎接时代的挑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要通过立法扶持政府财政对非盈利性的科研院所的补贴,要在立法上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要对技术入股作出立法保障,还需要及时完善和细化反垄断法,推进科技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往往采用不同的形式,其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较为普遍,即政府和微观主体轮流充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第一集团。在综合原有制度变迁模式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主体转换假说,并对影响主体转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转换时机的选择和转换失败的后果进行了理论性论述,这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演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