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工商行政管理》2012,(11):65-65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指出,今年4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202批,食品添加剂、品质和微生物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11,(2):67-67
2010年,上海口岸共进口动植物源性食品、深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约10.8万批,其中约1%被检验不合格,价值近千万美元。这些不合格进口食品按规定被销毁或退运,有效保障了国内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进口特殊食品存在四大问题 目前,常见的进口特殊食品有鱼油类、磷脂类及各种果蔬提取物等诸多品种,2012年我国各口岸共检出不合格进口特殊食品59批,不合格原因涉及国外证书、标签、产品质量等。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认为进口特殊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疆系统在整顿年工作中共出动执法人员45419人(次),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999件,案值290.34万元,罚没款37.4万元;捣毁制假黑窝点49个;查获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178.8吨,货值154.9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管理》2011,(22):73-73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了今年7月和8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进口商中有多家知名企业。所幸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并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6.
《致富天地》2004,(12):4-5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出通知,对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严重违法行为的食品生产企业,一律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与此同时,生产不合格食品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法人,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要求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对安全指标不合格的企业严格停产整顿。如有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一律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载入企业档案.及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345批次北京11月12日电(刘文婷)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9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共计345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饮料类、蜂产品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来自36个国家或地区,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质检总局表示,名单所列不合格进口产品均已做退货或销毁处理,未进入大陆市场。不合格进口食品中有38批蜂蜜产品,相比前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批专项抽查食品接触用植物纤维模塑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三聚氰胺迁移量不合格为8批次,1批次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不合格,标签标识项目均为不合格。根据抽查检测结果,重点从标识要求、标识内容、标识使用情况以及标识符合标准情况等方面分析标签标识检测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分别从三聚氰胺迁移量、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和标签标识等3个方面进行了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并根据风险分析情况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欧盟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对我国该类产品发出不合格质量安全通报最多的地区。本文介绍了欧盟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监管框架和质量通报机制,针对2016年至2019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中与我国相关的通报数据,从产品不合格原因、通报成员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出口企业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检验检疫》2011,(10):58-58
北京市工商局近13透露,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共抽取食品样本17660个,检出不合格食品1209个,并采取下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消费导刊》2011,(12):I0005-I0005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北京市工商局今天透露,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共抽取食品样本17660个,检出不合格食品1209个,并采取下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是海关对进口法定检验检疫货物签发的执法文书之一。本文回顾了进口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的法律依据与文书变迁,认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是进口食品的法定合格凭证,是食品进口后生产经营过程中查验的凭据之一,但不具有合格保证的法律效力,也不能免除进口商和经营者法定的产品质量责任,进口食品消费者与海关之间也不因《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形成法律利害关系。进口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评语应当强调海关对进口食品已经实施食品安全合格评定、进口商和经营者继续承担食品安全质量责任。同时,海关应当建立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证明的效力终止程序,并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13.
进口食品注册:从风险最高处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近年来倍受关注,时常见诸媒体的各种不合格食品甚至有毒食品的报道,涉及到食品的许多种类,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五花八门.也难怪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的史小卫副主任在接受<中国海关>采访时,第一句话就说,过去的民以食为天是要吃饱,现在首先是要吃得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口食品因食品标签问题被国外退货或扣留约占不合格食品的1/4,其中标签标注不真、不全、不规范是最大问题。据调查,我国被美国FDA扣留的出口食品中有25%是由于不符合美国食品营养标签法的规定而引起的。“毒饺子”事件曝光后,日本国产食品的供不应求成为导致食品产地做假事件 频发的一大因素。日本农林水产省宣布,因伪造食品原产地等违反《日本农林规格法》而被曝光的企业已达81家,其中用中国产竹笋、鳗鱼等冒充日本产品的事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粮食流通技术》2020,(全国春节)
本文主要针对2018—2020年全国春节期间食品专项抽检情况进行统计,主要从整体情况概述、不合格样品食品大类、问题的分布情况与涉及生产企业情况4个方面进行分析。2018—2020年春节期间食品共抽检样品4 987批次,不合格率1.06%。抽检样品共覆盖13个食品类别,不合格样品涉及9个食品大类,检出不合格样品最多的为肉制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为微生物污染问题、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及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等。不合格样品涉及48家生产企业,其中5家均检出2批次不合格样品,后期需通过完善抽检计划、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及发挥监管机构职能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校园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存在着食品添加剂严重超标、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环境不达标、缺少必要的标签等问题,严重威胁到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儿童的身心状况关系到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若不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势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如下:对原料和生产环境进行监管;对销售过程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7.
国家质检总局2月9日公布最新一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黑榜单,248批进口食品、8批化妆品被拒国门外。其中,新西兰嘉仕堡巴氏杀菌乳检出质量问题;台湾统一出品的科学面、韩国狮王出品的多特洁丽康牙膏也有批次被曝不合格。  相似文献   

18.
营养标签,是显示食品组成成分、食品的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食品营养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消费者最简单、最直接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营养标签逐渐成为美国采取的一种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据统计,2001年1月1日至2004年8月13日,美国向WTO发布了50份有关食品标签新要求的通报,其中,有关营养标签要求的通报为11份。美国重视营养标签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美国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要求极为严格,我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因营养标签制作不合格而屡次受阻。据报道,自1987年以来,我国每年被美国海关扣留的食品中有25%左右是因营养标签不符合美国食品  相似文献   

19.
叶坚  柳伟峰 《中国品牌》2010,(9):113-113
近期,福建省东山县质监局对冷饮食品和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夏季食品安全。此次检查的重点是企业是否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和卫生状况,产品是否有QS标志及编号等。检查中,该局对企业进行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把好出厂检验关,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苏北4市(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下辖的30多个乡镇和村庄的100多家商店(包括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情况的市场调查,评价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调查食品总的不合格率为8.96%,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总体较好,但部分食品种类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问题,应加大对这些食品的安全监管力度,规范进货渠道,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