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标: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目标为背景,分别从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方法:空间统计学中的Moran’s I检验、局部Getis-Ord G统计量等,并构建分层空间计量模型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总体呈中间"高-高关联型"高水平匀质分布,周边"低-低关联型"分布的"山峰状"空间格局。经济密度的内部差异呈中度水平,但有明显的逐年缩减趋势。经济密度呈显著空间正相关,空间中"高-高关联型"地区范围扩大,热点区域及热点区与次热点区的经济密度差异已有所缩减,但冷点区域的经济密度没有跟上其他区域经济密度的发展。影响因素中要素的投入密度差异解释了各地区经济密度差异的绝大部分。R&D资本投入系数结果说明近年城市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在下辖地区间的影响更加广泛、均匀,但两层面创新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为正。除了城市处在大湾区内的区位因素外,下辖地区处在城市中的相对区位也是影响湾区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与非大湾区城市紧邻地区的经济密度虽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但其增长速度和产出效率并未低于其他地区,T-检验和模型结果都显示围绕海湾...  相似文献   

2.
张燕 《现代企业》2023,(4):91-93
<正>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大湾区内地“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广深两地核心引擎作用凸显。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最强,联系度也最高。广州通过增强科技创新集聚力、整合力和辐射力以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中枢纽能级,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区域创新系统逐步成为区域发展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是区域创新系统健康、高效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视角。从产业维度、创新维度和空间维度出发,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及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系统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深度促进"两链融合",拓展多样化的区域创新模式,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治理水平,不断探索丰富区域创新政策的内容,在全国区域创新中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进而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文章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及其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分析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因素及其内部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力及内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具有率先发展区块链产业的优质土壤和先行条件。论文主要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发展的现状,对比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的科技、人才、投资机构等方面,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比分析下的发展潜能,分析存在的优劣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支持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优势,促进湾区内产业发展提升,推动珠三角与港澳科技创新及产业深度协作,成为当今研究大湾区发展的最重要课题。基于"粤港澳产业协同""协同管理"和"网络化管理"理念,分析粤港澳在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构建一个静动态相辅相成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各省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的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探究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而运用QAP方法研究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大部分战略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水平并不相持,如京津冀绿色成果转化效率高而创新研发效率中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发效率高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一般;第二,五个战略区域空间不均衡性呈下降趋势,各区域组内差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组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造成我国重大战略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且产业结构是主要因素,其中当地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分别是影响京津冀、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当地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对此提出协同提升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面板数据,构建基于Feder思想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贡献的空间效应,并对研发投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空间扩散效应;港深莞惠都市圈和澳珠中江都市圈高技术产业直接贡献呈现显著空间扩散效应,间接贡献分别呈现空间回波效应与空间扩散效应。此外,基于研发投入的直接贡献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突破第二门槛值时,直接贡献的正效应由强变弱;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贡献具有单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高级化突破槛值后,高技术产业间接效应才呈现显著正效应。据此,应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扩散作用,提升周边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琦  罗卫国  罗萧 《企业经济》2022,(12):98-106
人才网络对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跨界要素分解具有内涵式带动作用。本研究基于人才网络视角,选取2011—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数据,采用Haken协同演化模型,实证检验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网络对创新策源的动力要素有显著影响,直接关联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策源能力;人才网络与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密切相关,深度辐射到创新应用策源能力。据此,建议发挥人才网络对创新策源能力的内生调节功能,从人才规划体系、人才选拔标准和管理机制多维入手,激发人才网络对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科学创新和创新应用的驱动作用,强化人才网络建设对创新策源能力的有力支撑,全面培育、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能力,促进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的分析方法,实证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并通过改变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反事实检验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就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异质性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程度更大。文章同时使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采取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企业的融资约束与政府补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融资约束与政府补贴的中介途径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的结论,提出了政府应继续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建设,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外部支撑并多方位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科技强国变革的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国家多重战略功能,广州是其重要的核心枢纽,为秉承大湾区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对接国际市场、对内辐射带动环珠三角区域发展,研究广州科技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州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与大湾区城市的区域联动态势,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提高广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知识产权建构体系、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拓宽空间要素集聚效应等路径,加之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融合,助力广州建成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新时期,加强青年科技文化融合交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本文结合广东科学中心连续八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科学影像大赛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探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技文化交流融合发展路径,凝聚湾区青年新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共谋湾区科技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湾区经济理论视角出发,以同城化发展理论为框架,以"广佛同城"为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同城化发展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佛同城"效应构成变量具体对佛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机理。文章构建了插值函数Gompertz逻辑回归方程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主要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佛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呈正相关且显著持久;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的"广佛同城"化发展策略的提高通过"城市圈渗透"佛山市这一受益主体的外溢效应最终提高佛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同城化发展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实现佛山快速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创新策源、产业创新策源、创新应用策源和科学创新策源四个基准层,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HAKEN协同演化模型和SOM聚类算法,准确识别科技创新策源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创新应用策源能力受政策环境、创新网络规模和协同交互强度等影响显著;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策源能力受到价值信任基础和核...  相似文献   

15.
人口集聚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依据2000~2020年数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内部圈层的人口集聚特点,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人口集聚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人口集聚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有近一半的常住人口生活在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主的第一圈层城市,且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集中化趋势明显,具有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制度差异、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地方过度竞争等,应采取跨境治理机制法制化、创新人才合作模式和精准城市产业定位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服务水平、抗风险能力、开放程度、汇集规模、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城市金融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与障碍度模型测度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并深入探索其障碍因子。研究发现:从综合水平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整体较低且差异明显,空间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内强外弱”的分布特征。从子维度来看,除香港、深圳在五个维度表现整体良好且较为均衡外,其他城市均存在发展短板。从障碍因子看,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开放程度是粤港澳大湾区绝大多数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鉴于此,未来需持续完善城市金融网络,强化金融服务质效,创新金融开放体系,进而提高全域内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伴随高水平开放和高强度科技创新,大湾区日益显现区域市场的活力和高成长性。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新内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彰显大湾区经济活力。一是强化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增创和发挥大湾区协同治理优势;二是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步伐,增创和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势;三是强化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展示窗口。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习近平同志视察广东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香港和澳门大湾区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要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再建新功。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金融深化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文章从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融资、债券融资、信用担保等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湛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探索一条突出“粤西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湛江拥有对接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技资源、交通设施、社会文化等现实基础条件,同时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合作开放意识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从培养合作意识、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制定专项政策等方面入手,推进湛江更高质量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及城市群带来经济结构、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对公共服务及文化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间的文化传输路径成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球化治理的新思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化,城市群文化的地域空间界限必然将逐步弱化,粤港澳大湾区能够通过紧密的府际合作优化文化传输的顶层设计;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能增强文化传输的行政保障;此外,可以通过地缘辐射来弱化文化传输的现实阻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域之一,能够鼓励文化传输的多元参与。但是从目前大湾区的文化传输优势与传输困境来看,走"文化自信"的道路还需要解决好文化特性以及全球化进程所体现出来的几对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才能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输优势继续扩大,助力于全球文化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