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是空间城镇化、制度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而资源介入状况的差异导致了转型社区的发展在上述三个层面面临不同的问题,转型社区本身也面临不同的发展陷阱。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转型社区发展容易陷入碎片化和内卷化的陷阱。在资源介入充足的情况下,转型社区的发展也并不顺利。资本的介入导致转型社区容易陷入区隔化发展。发展陷阱则导致了转型社区居民无感发展、密集利益不能普惠、社区分化日益严重以及社会资本难以重塑等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2.
未来社区是在我国语境下人们追求跨越简单居住模式的新的生产-生活-生态耦合模式。未来社区是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新方案,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场景。未来社区的建设试点,存在邻里塑造客观障碍、新兴场景制度瓶颈、技术应用潜在风险、各方利益平衡难题等可能的风险与难点,需要从顶层设计、微观建设、制度创新、营造模式等方面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境内外籍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和聚居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移民及其聚居区治理已成为我国移民研究和多元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上海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是政府规划和市场力量参与共同形塑的结果,是上海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国际化社区演进历程与城市发展战略、工业布局和城市更新进程密不可分,先后经历了发展主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和士绅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国际化社区治理需要从治理理念、族裔特点、创新治理方式等多个维度入手,从国际化社区的结构层面去思考治理制度的构架方式与实践模式。上海国际化社区的治理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为解决多元化社会治理难题提供地方样本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已基本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治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面临新旧问题双重叠加的发展困境。通过对武汉市城市社区治理推行"一体两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三方联动"协同治理机制的实践分析,对城市社区治理总体布局和治理机制进行再思考,提出加快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的恰当回归、转型发展与自治结构重构的完善,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协调、共享、共赢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进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对社区概念、特征及其与灾害风险治理关系的梳理和概述,针对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灾害风险治理理念、组织结构、机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在以上几方面的经验与特点,并得出对我国灾害风险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社区营造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等语境下城市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路径。日本社区营造经历了社会制度与规划体系的转型,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转变,其服从于资本逻辑,是通过空间调控进行空间关系再生产的表现。引入“资本循环”理论和“自主治理”理论,分析资本、权利与空间生产及再生产的关系,阐述资本逻辑下日本社区空间发展的本质及权利逻辑下社区空间治理的模式。通过借鉴日本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坚持顶层设计以实现社区自主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促进社区空间正义,以及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以重建社会资本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社区营造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市更新改造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旧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要求。借助全球第一个创新城区——巴塞罗那普布诺更新改造经验,探讨从老工业区到创新城区转型过程中,城区更新、经济复兴与社会再构的规划、动力和机制,从发展理念、更新内容、发展机制、实施路径等方面总结创新驱动更新改造的模式,为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将非物质的社会关系与物质空间建设进行结合是社区治理的一个基础问题。完整社区是近年来国内在此方向上的创新和探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完整社区在本质上与邻里社区概念相同,即在特定区域内建立一种地域界限和社会关系耦合的实体单元。其次,在分析国内治理单元演变的过程后,认为目前的“行政—社区”模式在尺度、内容、理念和方法上都难以支撑完整社区的建设。基于治理转型视角,从尺度和规模、关键要素以及作为空间组织的结构性要素三个方面讨论了“完整社区”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体制是社区治理元问题。结合治理理论提出社区治理体制概念,从政府、市场、社会三维分析框架出发,通过对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调查,分析政府、市场、社会三大社区治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其处于非良性运行状态,存在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趋势严重、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滞后城镇化、社区共用部位产权遭侵犯、物业服务企业定性错位、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和业主委员会建设难等突出体制性问题,这给社区治理带来制度创新层面的新考验。为此,全面深化社区改革,加快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是破解社区治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城镇化社会治理是一个以确立社会良好形态和实现社会良性发展为目标的施政过程,不是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管制模式。其基本逻辑和治理模式决定了民族地区城镇化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以共享共建为内容、以联合互动为手段、以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安居乐业为标准是民族地区城镇化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文章基于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为例,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社会治理创新路径,希望能对南宁市邕宁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发展顺应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国内由经济化政治向生态化政治转型发展的新诉求,也契合了当前国家政治话语的生态化建构模式。生态化政治新思维的治理模式某种程度上,为地方治理实践提供了全域性生态系统创新的制度基础和政策导向。特色小镇作为地方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系统创新工程,本质是重新培育和建构地方生态空间场域的探索过程。通过生态治理思维的指导,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振兴和政策机制的可持续主义框架为基本解释思路,建构包括生态系统要素、生态培育体系、生态治理维度、生态治理原则及生态治理政策的内容体系,能够完善和推进地方生态治理系统性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石,事关城市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社区微治理是社区治理精细化下的创新范式,旨在实现社区治理重心下移,回应居民多元化诉求,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城市社区事务冗杂,居民在参与社区微治理过程中难免存在参与意识与专业能力薄弱、相关政策制度缺乏及路径发展滞后等诸多困境,因此,文章从培养意识、完善政策和创新路径等维度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丰富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实现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省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研究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文化程度、自治机构利益代表性、自治机构换届选举、"自治机构、公共组织、政府部门"回应性等是显著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治理意愿的因素。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角度出发,应该注意通过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型、角色转换,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组织化程度,完善基层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制度,提倡自治组织、公民与政府开展合作治理等途径,构建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治理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进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伟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城市社区承担着重任。黄山市屯溪区的老街社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治理难度较大,创新推出"小巷管家"模式,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助力社区善治。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治理理论无法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模式改革提供具体的实施途径,我国社区治理失灵的现象比比皆是。新公共管理中政府再造原则、战略与工具为我国社区管理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即获得授权的社区、居民驱使的社区、协作型社区、企业型社区与竞争型社区。  相似文献   

16.
郑汉印 《中外企业家》2009,(18):119-119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实践中的治理模式大多采用类似于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但从效果上看,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妨碍了独立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探讨建立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和要求,提供解决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方面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农民转型是我国城镇化的质量风向标,有序推进制度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农民转型,并将其视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湖南省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但却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农民转型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制度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以及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相宜等现实问题,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困境。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需要全民参与和广泛创新,需要从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转变。结合包容性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金字塔底层人民的协同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转型,还能在全社会实现"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19.
童莹 《价值工程》2015,(6):302-30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融合及文化创新,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殊产物,社区多元文化交替、糅合的过程矛盾重重。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居民的文化诉求,做好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村改居"社区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并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把社会治理重心推向基层。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理模式及创新治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政府权力过于集中、社会主体参与度低、制度规范不够细化、社区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制约着城市社区治理发展。为破解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元化、公正化、法治化等手段,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展多元主体共治,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