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完备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关乎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要素。当前,在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中普遍存在诸如"应急性有余,制度化不足"、"亡羊补牢多,超前规划少"、"条块分割严重,整体联动缺乏"、"政府单兵作战为主,社会有效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构一套"双维度、多线性"的协同治理型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认为应在完善政府内部治理结构和充分动员社会化力量的基础上,从政府系统内的自循环逐步过渡到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双循环。  相似文献   

2.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复杂的多灾种、交叉性公共安全风险。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安则新区安。建设韧性社区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韧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是创新和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视角,剖析韧性社区自适应、网络性和多样性三大基本特征,进而提出由"设施环境"、"成员自有资源"、"制度及组织环境"、"经济及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组成的社区韧性资源系统。预测雄安新区未来"新建社区"、"搬迁社区"和"既有社区"的韧性资源特征,并从五类韧性资源的建构与整合入手,提出"基于城市微循环营造设施环境韧性"、"合理布局与统筹社区成员资源"、"智慧化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韧性评估机制"、"加强经济韧性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供给"、"打造社区自适应能力提升内核"等雄安新区城市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安全运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应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中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优先把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公共安全的可承受度有机统一到提升质量和效益上来,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途中有效破解城市安全运行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正逐渐面临着各种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从宏观角度出发,有效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优化与完善社会治理方法,整体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民生工程建设水平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基于此,通过分析城市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解决城市人口发展中面临的公共...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细化治理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必选动作",对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意义重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赋能"是推动治理逻辑重构的"绣花针","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了一个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融合性框架。通过H省L市"智慧城管"的案例分析,初步确证了"技术赋能"对新时代城市精细化治理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当前仍面临着资源统筹和信息共享、技术应用推广、信息化人才和技术治理悖论等方面的挑战。推进新时代城市精细化治理,亟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制度设计,拓展互联共享信息数据资源,推广综合行政执法技术应用,健全综合行政执法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6.
谢敏峰  姚海燕 《中国发展观察》2022,(10):115-118+121
<正>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的根基和“神经末梢”,社区治理的好坏将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国内已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对社区治理开展研究,在已有的文献成果中,更多是在智慧社区建设、大数据助力社区治理、社区韧性治理、社区精准治理等方面开展探索。然而,从社区队伍建设、行政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7.
陈思源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110-114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现代城市的两大基本职能.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实施防灾减灾是城市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首先,综述国际城市防灾减灾的合作和研究的主要进展;其次,基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特征,探讨城市灾害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形成机制,分析中国城市灾害风险的特征;再次,提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战略,包括:确立城市安全发...  相似文献   

8.
城市韧性系统发展测度——基于中国288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韧性建设是城市发展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的体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研究文献基础上,提出城市韧性发展指数框架,并对全国288个城市的韧性系统建设进行了测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发展韧性发展存在系统建设及地区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文化韧性和社会韧性成为短板,西北、东北地区以及中小城市成为我国城市韧性建设的薄弱地带.结合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和挑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韧性系统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激活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文化韧性,聚焦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优化社会治理、增强城市社会韧性,筑牢底线保障、增强城市环境韧性,深化品牌思维、建设城市形象韧性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安全韧性是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对传统中医哲学"治未病"理念的再认识,认为"治未病"四个阶段的不同内涵"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与城市灾害"发生、形成、发展、灭亡"过程存在内涵上的一致性.在分析城市灾害的具体特征与疾病特征对比后,提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城市空间安全韧性提升的思考,从未灾先防、欲灾先治、既灾防变、灾后恢复四个阶段,阐述了城市空间安全韧性建构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了城市空间安全韧性是随灾害演变过程动态应对的思路和原则,研究可为城市空间安全韧性建设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场所,因而建设好城市社区,提升社区应急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文章鉴于社区应急治理的基础性地位,从韧性社区的角度出发,试先学习国外韧性社区应急治理机制的相关成就,并对我国韧性社区应急治理机制面临的基层治理短板进行制度、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进而依据我国国情,通过4个方面着力完善韧性社区应急治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赵峥 《中国发展观察》2023,(Z1):157-162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实现高效能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城市更新机制及配套政策体系具有四方面价值,一是有助于规范主体行为和保障主体利益;二是有助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有助于平衡城市发展的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文章提到,应重点完善城市更新的五项机制,一是完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完善多方参与机制;三是完善资金支持机制;四是完善专项规划实施机制;五是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文章还就健全城市更新配套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逐步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现实因素。流动人口缺乏在城市的原始积累,生存状态不体面,对城市社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主要障碍。在风险治理和安全保障方面,政府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体系中的制度化生存问题,通过扩展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归属感。同时,还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常态性、制度性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和对城市社会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韧性的内涵及韧性城市的特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技术运用、政策战略、基础设施及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分析国际韧性城市的建设经验,反思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韧性城市建设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规划启蒙期、设计发展期、要素整合成长期、协同进化成熟期,并分析其阶段困境与应对策略,提出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转型社区在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过程中,成为城市中最为薄弱和容易受到风险冲击的单元,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难点.基于对社区韧性内涵与构成要素的梳理与讨论,以转型社区为研究场域,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治理四个维度分析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与脆弱性,认为应通过内部增能与外部协力重塑转型社区因应内外部变化的吸纳、回应与创新能力,促进转型社区的城市融入与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问题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基础组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关系城市高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命脉。传统的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体系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城市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政府已意识到多重治理主体介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城市公民参与程度对城市基层社治理改革的影响毋庸置疑。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从公民参与视角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治理时代,重视引导公民参与,才能形成有效治理体制与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承担的"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件中人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应对重大风险,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构建韧性城市。第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第一前题是安全与健康,是公共卫生。安全与健康是城市产生发展的初心与使命。"人类的一切活动目的一般都在于追求幸福"。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风险性(脆弱性)是现代社会一大特征,更是现代城市一大特征。现代城市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风险也在剧增。  相似文献   

17.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城市功能疏解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治理既是地域概念又是公共管理范畴,特大城市功能集聚带来了城市社会治理更大的挑战:社会分层化挑战基层社会治理,人口集聚及多元化挑战空间治理,城市功能过度集聚挑战社会服务,信息和资源集中挑战技术和管理。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在未来要实现四个突破:第一是模式突破,实现三社联动升级;第二是空间突破,聚焦社区单元和社区综合体;第三是服务功能突破,进行社会服务跨区域合作和管理;第四是技术突破,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政务。  相似文献   

18.
张文君  陈丹良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中插1-中插7
新时代下城市文化空间成为城市空间治理的重要对象之一.城市文化空间治理既要解决过去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城市特性消失、归属感认可度差"等系列问题,又要符合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通过构建"目标—驱动—路径"的治理框架,提出"历史挖掘、多元融合和设施均衡"的治理路径及其行动方案,结合江安城市文化空间治理实际工作,在问卷调查统计和研究梳理"历史底蕴、文化特征、空间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验证,为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支撑和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陈永蓉  黄洁 《企业导报》2015,(6):144-14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市民公约在社会多元治理中的作用。武汉市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创造出运用市民公约强化城市治理的宝贵经验。市民公约是国家软法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市民公约的概念、特征、优点等入手,基于武汉市文明城市创建中运用市民公约的典型案例调查分析,阐释市民公约在城市治理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20.
马雯 《中国质量》2022,(8):28-31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在飞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大量农村、乡镇人员涌入城市生活、工作,加快了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口流动量较大、财富高度集中,这也为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1]管理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而且对于安全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城市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的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