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粉饰会计报表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 《财会通讯》2007,(9):43-4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换入的非货币性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越来越多,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也越来越多。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人们对此还不很熟悉。关于企业之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会计处理,财政部曾于1999年6月第一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2001年1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以下简称“原准则”)。为了进一步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006年2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并更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1。现将原准则与新准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方法上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披露等进行了规范。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准则及应用指南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计量与确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相比2001年修订后发布的非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第3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9年和2001年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相比,最大亮点是引入了“商业实质”的概念,在新准则中,对于如何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完全取决于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相似文献   

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即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学习新准则成了许多会计从业人员的当务之急,由于不同的人对准则条文的理解不同,往往对于同一事项的会计处理有不同的看法。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的有关规定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的内容,笔者结合实务中的一些特殊情形,谈一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一、相关税费的处理问题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可以看出,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计量方式可以概括为,当交易同时满足两个  相似文献   

9.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交换双方而言,是以其自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取了对方非货币性资产(也可能有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相似文献   

10.
王芳萍 《电子财会》2007,(10):34-38
作为《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历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交换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内施行。新《交换准则》使用了商业实质的概念,允许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旧会计准则称为"非货币性交易")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例题来揭示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指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简称"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商业实质”的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2003年首次出现在国际会计准则中,2004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53号公告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FAS153),对1973年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修订。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修订过程中对此予以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由于引入了"商业实质",重新启动公允价值而备受关注.文章以上市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执行情况为切入点,围绕影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实施情况的核心问题,分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实施情况,阐述了实施新准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比较和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39项新会计准则(本文称之为新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们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是1998年正式公布,2001年进行修订的版本,本文称之为旧准则.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准则概念、要求,本文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差异加以例析,以便于大家正确理解、准确执行新准则.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纳税调整有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对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也做出了相应规范。由于《条例》与《准则》在某些方面不一致,对非货币性交换资产初始确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1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与计量问题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披露等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与1999年首次发布并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有哪些差异,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于1999年颁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旧准则”)。实施不到一年,财政部就对旧准则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因此新旧准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对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计价及相关损益确认的规定有所修改。 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新旧对比 (一)非货币性交易中未发生补价① 新准则一律以换出…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39项新会计准则(本文称之为新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们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是1998年正式公布,2001年进行修订的版本,本文称之为旧准则。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准则概念、要求,本文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差异加以例析,以便于大家正确理解、准确执行新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